浅析美国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998932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美国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析美国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析美国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析美国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析美国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美国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美国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美国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摘要针对校园暴力,本文以美国为代表,对其现状及原因进行了 初步探讨。美国校园暴力可分为欺侮、枪击、性骚扰及网络暴力,近儿年 呈现集中化、低龄化、严重化趋势。校园暴力的原因较为复朵,个人方面 有个性问题及成瘾问题;家庭结构的改变、家庭暴力和不当家庭教育方式 同样会诱发校园暴力;学校教育中口由观念过度、道德教育缺失以及应对 方案不足使校园暴力恶化;同时,社会中暴力文化泛滥、枪支管理漏洞及 种族歧视问题也留下了诸多隐患。关键词美国;校园暴力;现状;原因学校是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之一,学生在学校的时间,甚至会超过在 家的时间。学校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活动与交流的场所

2、, 因此保障校园安全是保障学生安全的关键一环。然而,近儿年世界各国的 校园暴力事件不断涌现,暴力事件发牛率越来越高,暴力形式越来越恶劣, 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來极大威胁。最早校园暴力研究起源于美国,口美 国的情况也相对严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将从美国校园暴力的现状 特点和产生的原因这两个方面,对美国校园暴力现象进行初步探究。一、校园暴力的现状及特点(一)校园暴力的定义校园暴力又称为学校暴力。慕于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看问题的角度,也有研究对校园暴力的定义和划定范围略有不同。但综合来看,校园暴力就 是发生在校园中、校园附近或上学、放学路上的,加害人蓄意对学校教师 或学生的人身、财产进行伤害或威胁的

3、行为。(-)校园暴力的类型美国校园暴力表现出类别的多样性,通过对己有案例的整理,可以将 其划分成以下几类。1 欺侮欺侮(Bullying)是指强势个体对弱势个体持续施行的故意的攻击性 行为,欺侮者和受欺侮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力量的不均衡。欺侮行为并不是 偶发的,而是长期持续地一直存在1,包括直接身体欺侮、言语欺辱或 社会拒斥。男孩主要是以身体欺侮居多,女孩则是以言语或社会拒斥居多。欺侮不仅仅是校园暴力的一种类型,而口可能是更严重校园暴力的前 奏。2003年4月,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权发展学会(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

4、lopment)的研究指出,欺 负或受欺负的儿童携带枪支进入校园、打架斗殴和受到伤害比没有此类经 丿力的儿童比率要高得多。2美国国家威胁评估中心(the National Threat Assessment Center,简称NTA)对2000年37例校园枪击案件的调查显示, 2/3以上案例中的青少年说自己对同学和老师开枪是因为他们无法忍受同 学的欺侮。32. 枪击枪击是校园暴力中最为严重的暴力行为,虽然发生的次数不多,但一 旦发生,就会造成严重危害。根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校园死亡枪击案上世 纪90年代发生了 9起;2000年以来就已经有9起,其中仅2006年就发生 了3起。更严重的是一连串的恶

5、性连锁反应:在哥伦拜恩中学校园枪击事 件发生后的两年内,一名被杀死的学生的母亲因为不能忍受丧女之痛自 杀;一名目睹屠杀的学生也因受不了刺激而自杀。校园枪击案的特征较为明显。相比于其他儿类校园暴力的随机性,校 园枪击均做好了充分准备,包覆性更大,且一般有明确的报复冃标,在相 对严密的计划下实施起来也就有高效性。3 性骚扰校园性骚扰是一种后果很严重、处理起来很复朵的校园暴力行为,它 不仅对受害者造成身体和心理方面的伤害,而且对整个校园产生消极的影 响。1993 年,美国高校妇女联合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Women,简称AAUW)的研究结果表明:8

6、0%以上的男生和70%以上的女生 曾遭遇过性骚扰,并且有1/4以上的学生“经常”经历性骚扰。4性骚 扰包括非身体的性语言、性玩笑、性手势,针对身体的触摸、推操、搂抱 等等。女生被骚扰的情况比男生严重得多o4网络暴力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暴力也浮出水面。网络暴力行为是指“通过交 互式的数宁技术或移动电话,偷取或篡改受害者的信息,散布谣言,以受 害者的名义发表言论等,给受害者带来一定的物质损失或精神伤害的行 为,可称之为通过网络的暴力行为。” 5由于网络暴力的加害者不用直接 面对受害者,也看不到受害者的反应,可能会刺激加害者更肆无忌惮地进 行暴力行为,造成的伤害也可能更严重。(三)校园暴力走向根据美

7、国学校安全中心2005年关于学校暴力死亡人数的年度统计报 告,“从1992年到2005年,1218岁的学生受到暴力侵害的比例从1992 年的4.8%下降到2005年的2.8%; 1993年到2005年,在校内外打架斗殴 的学生百分比从42%下降到33%;同一时期内,9-12年级的学生在校内 持枪、持刀和棍棒的比例从12%下降到6%。” 6从以上数据来看,美国校 园暴力问题有一定的缓解,校园安全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从近期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来看,作案比率的下降并不代表问题的 减少,美国校园暴力问题表现出了以下几个走向。1 校园分布不平衡2000年美国学校犯罪与安全研究(SS0CS)发现,1999年

8、-2000年, 大多数学校只发生过一起暴力事件,而一小部分学校集中着大量的暴力事 件。其中7%的学校(5, 400所)犯有50% (735, 000起)的暴力事件, 18%的学校(14, 500所)犯有75% (1, 090, 000起)的暴力。在城乡分 配上,暴力事件集中在城市学校,而城市郊区学校较少。2 加害者与受害者年龄越来越小1994年美国司法公布了一个报告,在1988-1992年间,针对1217 岁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上升了近24%7早期儿童性情变得更加狂暴,他们在 还未进入青少年时就实施了更多的暴力犯罪。校园暴力的低龄化趋势越来 越明显。3情节更加严重,涉枪案增多,单次死亡人数增加90

9、年代校园枪杀案只占所有青少年枪杀案的1%,但是涉及多位受害 者的校园枪杀案由平均每年一件增加到每年5件,单次事件的死亡人数不 断增加。而到200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公布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周报中表 示,与学校校园有关的凶杀案件共有109起,造成学生死亡的人数为116 人,其中以枪杀死亡的比例最高,达到65%。因此,虽然犯罪率有明显降 低,但造成的伤亡并没有显著下降。二、校园暴力的原因校园暴力的原因十分复杂,校园暴力是整个社会环境的产物,其产生 不单是学校系统内部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交织作用而导致的一个社会性 的问题。学生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及社会因素使得美国校园暴 力现状十分堪忧。(-)学

10、生个人因素1 个性心理青少年处于青春发育期,受到激素等影响,这个时期,青少年很容易 情绪波动,并产生叛逆心理。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2001年初公布的一 项报告说,美国10%的儿童存在精神健康问题,每10名儿童和青春期少年 中就有一人患有精神疾病,其严重程度足以构成伤害,而能够接受所需治 疗的人数估计不超过五分之一。虽然相关研究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但通常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产生身体 上的攻击行为,而且由于家庭环境对性格的影响,来自下层阶级的孩子比 来自中产阶级的孩子更容易产生暴力行为。82 .成瘾问题美国青少年吸烟、酗酒和吸毒的发生率近些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 2008年底由密歇根大学的调查报告显示,美

11、国11%的八年级学生、24%的十年级学生、32%的十二年级学生在过去一年中吸过大麻。吸食过毒品的 青少年不仅会出现严重的身体健康问题,往往也会出现严重人格障碍,为 了能长期吸食毒品,他们可能去偷盗、抢劫,做各种违法犯罪的暴行,由 此形成的错误道德认识及暴力观念极易诱发校园暴力。()家庭因素1. 家庭结构的变化自上世纪80年代以來,美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离 婚率激增,能将婚姻维持在十年以上的夫妇由20世纪50年代的90%下 降到20世纪90年代的50%。9而且同居、未婚生育和同性恋人数剧增。 美国统计局发布的2005年“美国社会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在当前的美 国社会中,有50.2%

12、的家庭为非传统家庭,其中近50%为单亲家庭。非传统家庭出身的子女得到的父付关爱相比于双亲家庭要少得多,使 子女易产生人际关系紧张,孤独,口卑,厌世甚至反社会等情绪。美国健 康和公共服务部1992年美国儿童的健康的研究表明,家庭破裂和缺乏 父母的监督和关爱是导致青少年反社会行为包括暴力的一个重要因素。2 家庭暴力家庭内部存在暴力倾向,父母染有恶习,动辄拳脚相加,或有违法犯 罪行为,子女会因此对暴力行为有错误的认识,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最 有效手段,耳濡目染便易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Flalmery和Wiiliams的 研究表明,受过虐待或忽视的儿童在成人期以前耍比没有受过虐待或忽视 的儿童超出38

13、%的可能性因为暴力犯罪行为而被捕。美国的家庭暴力一直是婚姻、家庭社会的顽症,而口其严重程度也在逐年加深,这边对校园暴力起了火上浇油的影响。3. 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方式,尤其是承担主要教育任务一方的教养方式,对孩子 的个性养成具有重要影响。相关研究发现,校园暴力实施者的父母所采取 的教育方式有一定规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过度严厉型,体罚或其 它激烈行为会加重孩子的攻击性,形成“暴力引发暴力二是溺爱型, 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无限宽容,孩子的不良行为无法得到纠正。三是忽视 型,孩子缺少父母的关心,越来越有反叛性和攻击性。(三)学校因素1. 自由教育观念美国中小学教育是典型的自由教育,这种教育强调尊

14、重学生的个性, 鼓励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但自由教育的弊端 之一就是不好把握程度,一旦过了头,自宙教育就会变成“放任自由的教 育”。学牛的纪律问题、生活情绪问题是归学校的专职辅导教师负责,但 辅导老师精力有限,不能及时地发现和处理学生出现的行为问题。久而久 之,不守规矩的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不良行为的习惯,那么,出现各种违法 乱纪的事情,也就很自然了。102. 道德教育不足由于传统价值观念的沦丧,学校又忽视对青少年的心理和伦理道德教 育,青少年的伦理道徳价值淡薄,对人的生命的漠视使校园暴力的强度、 残忍性和随意性不断加剧。例如,一项对城市高中学生的调查显示,20% 的学生认为

15、将偷他们东西的人枪杀没有错。11导致美国中小学道徳教育缺失的原因有两个:第一,负责学生徳育工 作的是专职的辅导员无法顾及每个学生。第二,美国公立学校的道德教育 课的内容很容易成为各个政党相互争夺的地方,许多中小学校基本不开设 道德教育课,即使开设也是形同虚设。3. 学校缺乏处理暴力的资源和技能学校针对校园暴力的防范措施是制止和减少校园暴力的重要条件, 然而大多学校本没有有效防止暴力行为的项目和计划。1992和1997年在 俄亥俄州做的对1251名学校管理者、教师和评议员的调查发现,50%中学 教师和57%的小学教师不知道其学校是否有应急计划,24%的中学教师和 27%的小学教师不愿为预防项日工

16、作甚至参加培训。12学校防范及干预 的不足使一些本可以避免的校园暴力发生并造成严重后果。(四)社会因索1暴力文化泛滥美国司法部长约翰?阿什克罗夫特指出,化解当前校园暴力危机最有 力的因素丿应是新闻娱乐业而不是更严厉的枪支管理法。一个美国青少年18 岁之前在各种传媒上能看到4万起谋杀案和20万起其他暴力行为。美 国全国反电视暴力联盟(Nalional Anti-TV Violence Union)曾对美国 电视节冃中的暴力内容做过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全国无线、有线电视 节目中,有37%含有暴力;家庭影院有线台的节目中,86%含有暴力;美 国电视网台的节目中有85%含有暴力。” 13铺天盖地的媒体暴力内容, 很容易对心理尚不成熟的青少年产生恶劣影响,造成儿童对暴力的崇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