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过程化教学实施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998924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过程化教学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过程化教学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过程化教学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过程化教学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过程化教学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过程化教学实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过程化教学实施随着新一轮历史谍程改革的展开,人们发现出现了不少新理念,其 中把“过程与方法”纳入课程日标中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那么, 应该如何认识这一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该怎样具体操作呢?笔者认为,新 课改中增加“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目标,实际上是说明了教与学是“动 态”的,而不是传统认识中“静态”的。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准备从过程 的重要性、教师的角色转变、学生的主动参与等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充分认识“过程”目标的重要性,体会“动态”教学的必要性(-)从知识层面进行新旧课程理念对比,加深对“过程”目标的认 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知

2、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一体的新课标使人眼前一亮,尤 其是把“过程”作为目标,更是对原有教育理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新课程改革中以“过程”为目标,实际上就是强调以一种特殊的知识, 即程序性知识为冃标。课标中有这样的表述:“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 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 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学习一个“动态” 的过程:由感知、积累到理解,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过程”不仅是目标也是手段,决定着教学一定是“动态”的应该说,“过程与方法”既是冃标也是手段。为了实现历史学习目标, 必须选择一定的学习过程和方

3、法;在体验学习过程和运用学习方法的同 时,可以掌握学习过程与方法,有利于进一步学习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 说,“过程与方法”当然又是学习目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仅 要把这些“过程与方法”作为手段来获取知识,更重耍的是要把这些“过 程与方法”作为耳标来学习、运用和掌握,获取“能够获取知识的知识”。二、引领者一一教师在过程中“教”,在“动态”的教学实践中扮演 好“园丁”的角色(一)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成为优秀的育人园丁现代教学理论强调教育耍“以学生为木”,耍关心学生,要以学生的 发展为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虽然不少人都知道这一人本主义思想,然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戴着镣铐跳舞”。究其

4、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应 试教育的大环境使不少教师不愿意也不敢在实践中真正贯彻“以学生为 本”;另一方面,很多教师自身缺乏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的主观动因。然而,新一轮课程改革使我们必须转变原有一些旧有的思想。例如: 在课程结构上,课标改变了过去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以“模块 专题”的形式,构建了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 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这就要求教师转变原来通史的教学模式,从有利于学 生发展的角度重新整核高中课程。这就需要教师、要把教材当作实现教育 作用的“载体”,作到“用教材教”。(二)教师要不断解放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当好学生的引领者其一:“小课堂”教学方面。这里所说的小课堂指的

5、是常规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运用其人格魅力和深厚的学识吸引学生的注意,运 用多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性和探究性学 习,学生活跃了,不仅课堂的气氛好了,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自 觉性、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莫“人课堂”教学方面。这里所说的人课堂不单纯指的是课外活 动,也包括各种类型的研究性课程。课标中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 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 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巴尔扎克说:“打 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伟大发现都应该归于 如何大课堂”某种意义

6、上是“小课堂”的一种延伸,教师可以引 领学牛利用现代互联网查找资料,开阔眼界,不断提高学生历史认知水平。三、学习者一一学生在过程中“学”,在“动态”的学习经历中体会 “胜利者”的幸福(-)创造环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古人云:“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今人言“教是为了不教”。古 今中外的学习信条表明: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个从教会一一学会一一会学 的过程。例如,在学习“西安事变”时,启发学生把握思维技巧的规律, 站在全球史的角度探索有关问题。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时中外丿力史上发生 了哪些重大事件?国际形势是怎样的?美国、口本及中国国内各派政治力 量的态度有哪些?対历史进程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提

7、出后,学生带 者问题思考,可以较为理性的注意到国际形势的特点和国内各派的矛 盾,激发学生具有的潜在的创造意识。(二)尽量让学生去体验历史学习 布鲁纳认为:“学习就是依靠发现。”历史中的文化实际上是“活”的。在文化史教学中,就应当重视直观形象性。例如,结合当地的情况引导学 生了解“将军崖摩崖石刻”的文化价值;引导学生重读西游记和镜 花园等名苦,了解这些名著和花果山等地的联系,等等。通过这些活动, 让学生学会学习,同时也使历史离学牛很近,有助于学生在体验历史的过 程中有所收获,做真止的“胜利者”。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过程”化的教育理念日益 深入人心。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注意到教与学的活动不是一方向另一方简 单灌输的过程,而是课堂内外的师生间互动的一种“动态”的过程。教师 要教的“活”,学生要学的“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 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