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998775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摘要】根据混凝土强度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 的内因与外因,水泥强度等级、水灰比和骨料质量等内因,及环境温度、 湿度、龄期等外因对混凝土强度均具影响。阐述了应从混凝土的配合比、 原材料、施工工艺等多方面进行混凝土强度控制,以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 设计要求。【关键词】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控制方法基本建设是指人们使用各种施工机具对各种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进 行建造和安装,使之成为固定资产的过程。其中基础性的环节是使用质量 合格的建筑材料,一个建设项目需要许多种建筑材料,例如钢筋、混凝土、 水泥、砂、石子、铝合金型材、木材等,其中混凝土是主要的建筑材

2、料, 值得探讨和研究。1 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以混 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表 示,单位是N/mm2或MPa。我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通过实验得出的,规 定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在(202) C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 潮湿空气中养护28天,依照标准实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 度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普通混凝土划分为十四个等级,工程混凝土强度等级应该取最适宜的 强度区间,如果盲目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强度等级,会引发工程裂缝,增大 成本,严重者则造成质量事故2。如果改变混凝土强度等级,则承载力、

3、 耐久性、经济性等都有一定的变化。建筑工程中各部位使用的混凝土强度 等级没有规定不变的,建筑所承受的荷载不同、构件的尺寸不同及配筋不 同,那么混凝土强度也是不同的。一般垫层采用C10-C15混凝土;桩栓一 般采用C30以上;基础梁、板、承台、柱一般采用C25-C35;墙板柱一般 采用C20-C35;楼板一般采用C20-C30;其他二次结构一般采用C20-C30。2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影响因素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10)规定结构耍满足承载能力 极限状态的要求,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足时,将会使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 下降,挠度增大,严重者造成坍塌事故。影响混凝上强度等级的因素主要 与试

4、件形状、水泥等级、水灰比、集料、龄期、养护温度和湿度等有关。2. 1试件形状文献3就形状因素对混凝土强度等级影响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 发现形状因素与实验取得混凝土强度等级有明显的相关性。随强度等级的 提高,形状因素对抗压强度影响减弱,而对弹性模量无明显影响;对纵向 应变影响也较小,但对横向应变有一定的影响,以较小试件测得的应变值 较大。高径比在1.5Z内,对各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所测得强度值均随高径 比的减小而增大,高径比大于2之后,其影响变得不明显。因此考虑试 件形状对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2. 2水泥强度和水灰比水泥强度等级和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最主耍的因素,也是决定性 因索。

5、水泥是混凝土中的活性组分,在水灰比不变时,水泥强度等级愈高, 则硬化水泥石的强度愈大,对骨料的胶结力就愈强,配制成的混凝土强度 也就愈高。在水泥强度等级相同的条件下,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灰 比,水灰比愈小,水泥石的强度愈高,与骨料粘结力愈大,混凝土强度也 愈高。但是,如果水灰比过小,拌合物过于干稠,在一定的施工振捣条件 下,混凝土不能被振捣密实,出现蜂窝、孔洞、反而导致混凝土强度严重 下降。2. 3粗骨料当石质强度相等时,混凝土强度决定于骨料的表面粗糙度,如:碎石 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力比卵石大,当水灰比相等或 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

6、,因 此强度较高的混凝土多采用碎石粗骨料。砂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也有一 定的影响,如果砂的含泥量大,含有害杂质,就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因此, 通常在施工中使用清水砂。2.4环境温度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一水泥的水化需要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才 能正常进行,显示出一定胶凝性能,从而使混凝土结构具有一定强度。其 中,环境温度是影响水泥水化和混凝土强度增长的重要因素温度过 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发展。一般混凝土应在18到23度之 间标准养护。温度越高,混凝土的强度上升越快,反之则慢。在-5度时, 混凝土浇注工作必须停止,如果想继续浇注混凝土的话必须采取相应的措 施。2. 5龄期混凝土在正常养护条

7、件下(保证一定温度和湿度),混凝土强度将随 着龄期的增长而不断发展,最初的7-14天内强度发展较快,以后增长逐 渐缓慢,28天后强度增长更慢。3 混凝土强度的控制方法混凝土强度是评定混凝土工程质量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反映施工管理 水平的一个综合指标。混凝土强度的高低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和建筑物的 造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对混凝土强度的控制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应从混 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施工工艺等多方面进行控制,以保证混凝土强度 达到设计要求。3. 1配合比控制(1)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执行,合理的配 比应通过设计计算和实验室试配确定,不得仅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指标 随意套用配合比

8、。(2)在使用过程中随时监控混凝土配合比,及时调整。3. 2原材料的控制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拌合后,水泥水化反应形成凝胶,将砂、 石胶结而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固体复合材料。(1)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当采用其它水泥时,应根据工程特点、所处坏境 以及设计、施工的要求,选用适当品种和强度等级的水泥;水泥应按不同 品种、标号、出厂批号、袋装或散装等,分别贮放在专用的仓库或储罐中, 防止因贮存不当引起水泥变质;袋装水泥的出厂口期不应超过3个月,散 装水泥不应超过6个月,快硬水泥不应超过1个月。(2)选用级配良好的 骨料,骨料品质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DL/T 5144

9、-2001) 的要求,不同粒径的骨料应分别堆存,严禁相互混杂和混入泥土。(3)混 凝土用水应遵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的规定,未经处理的 工业废水不得使用,拌和用水所含物质不应影响混凝土和易性和混凝土强 度的增长,以及引起钢筋和混凝土的腐蚀。(4)外加剂的选用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9的规定,使用外加剂前应熟悉外 加剂品种、特性,需经试配后合理选用。3. 3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强度质量应该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的规定进行评定。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 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

10、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 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施工缝、后浇 带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丁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 理、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技术方案执行。4. 结论因为混凝土强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结构安全,情况严重的将 造成建筑物坍塌,严重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严格控制混凝土强度 的影响因素是非常重要的。混凝土的强度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 须对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从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 比、搅拌、运输、浇筑直至养护等所有环节进行有效控制,才能确保混凝 土强度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保障建筑物的长期安全使用。参考文献: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102 杨继建,于德湖,张同波混凝土工程中混凝土强度等级取值的影响因素分析工程建设,2011,43 (6): 12-163 王泽云,苏晓韵形状因素对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影响.四川建筑, 2006, 26 (4): 144-1454 吴才文浅谈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索山西建筑,2010, 35(15): 165-1665 谢咸颂,陶春才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及控制措施.2008, 34(23): 167-168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 2002作者简介: 刘哲(1989-),女,硕士研究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