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推进 科学发展 努力开创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998405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推进 科学发展 努力开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实推进 科学发展 努力开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实推进 科学发展 努力开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实推进 科学发展 努力开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推进 科学发展 努力开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推进 科学发展 努力开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推进科学发展努力开创“三品”开发工作新局面龙江县绿色食品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201 1年4月20日)几年来,龙江县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农业发展战略,充分发 挥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地域优势,紧紧围绕绿色、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发展的主线,采取政府 推动、科技带动、龙头拉动和农户互动的有效措施,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超越自我,扎实开展各项 工作,取得了取显成效。全县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发展到万亩,完成实物产量万吨,实现产值亿元;无公 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万亩,产量万吨,全县万亩农田全部实现了无害化种植,开创了我县“三品”开发 工作的新局面。一、以基地建设为载体

2、,全力加快“三品”产业开发进程2005年以来,我县己先后I员I满地完成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1 00万亩玉米、50万宙杂粮和50万亩葵花 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任务,并分别以年度高分通过了国家对基地的检查验收。今年我们又通过积极中清, 争取到了 1 00万宙全国绿色玉米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创建项H,使我县成为全省创建国家级大基地 批次最多、面积最大的县区。通过几年来基地创建实践,我们在不断巩固提高老基地建设水平的同时,进 一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创新思路、完善措施,探索出了以“十化”措施为代表的基地创建新模式,即: 基地布局规模化、种植技术标准化、生产过程表簿化、工作指导记录化、监督管理制度化、科

3、技培训经常 化、档案管理规范化、资金投入多元化、企农联结紧密化、组织领导体系化。具体工作中,突出重点、统 筹兼顾、全面推进。我们严格按照“户有种植卡(手册),村乡县有生产登记簿,乡县有基地分布图的模式 组织生产:按照健全规章制度,严格市场、农户、田间检查和农户联保的方法,强化投入品监管;按照县技术人员包乡镇,乡镇技术人员包村,村技术员包屯、包农户、包地块的要求,认真指导生产:按照创建 工作全过程跟踪记录,积累资料,丰富内涵;按照县乡村三级统一规格,统一装订,统一设施的标准,严 格规范基地生产档案。山于工作措施得力,岗位责任明确,监督管理到位,使我县的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创 建的质量、标准完全符合国

4、家对大基地建设的要求,得到了省市绿办的首肯,被省绿办作为先进典型在全 省各基地县推广,并受到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王运浩同志的好评。二、以标识认证为切点,强力推进“三品”产业发展上档次我们把突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产品认证、培育群体品牌作为工作的重点,制定规划,纳入目标考核, 常抓不懈。一是大力宣传引导积极向企业大力宣传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标识申办必 要性和优惠政策,让企业明白申办标识、开发“三品一标生产是发展可持续性农业的需要,也是提高企业 产品知名度,增强自身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从而调动了企业认证的积极性。二是扩展认证范围。 以市场为导向,在扩大绿色食品粮食作物认证

5、规模的基础上,突出加大系列产品、精深产品的绿标认证力 度,逐步形成了以粮豆、林果为京点的有机食品产品布局。使全县“三品一标产品标识总数达到592个, 其中绿色食品标识19个,有机食品标识34个,无公害农产品标识538个,无公害地理标识1个,“三品一标” 产品认证数量在全省名列榜首。并强化了续展和复查换证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了企业积极性,产品续展率 达到98%以上。三是积极开展了品牌培育工作。在发挥己有的品牌优势的基础上,支持企业不断加大科技 研发和自主创新力度,依托龙江小米、大米、葵花和林果等地域资源,整合、培育一批品牌,辐射带动全 县“三品一标”产品提档升级。到去年底,全县“三品”认证企业达到

6、家,生产产量万吨,销售额亿元。三、以市场建设为手段,逐步加快“三品”销售市场占有率开辟市场是发展三品产业的关键,我们始终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扶持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逐步完善市场销售网络,不断开拓外埠市场,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一是做好了大型展会的组织筹备工作。以大型经贸展销活动为载体,全方位宣传推介龙江绿特食品,重点抓好了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第二十 二届哈洽会、第十一届绿博会和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展销周等大型展销活动的组织筹备工.作,实现了企业和 产品参展数量、销售额逐年年均有较大增加。二是组织成立了绿特色食品企业商会。本若“自愿参与、民主 管理、合作发展、风险共担的原则,侣议组织筹建了绿

7、特色食品企业商会,把全县的绿特色食品企业有机 地组合到一起,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章程和管理机制,注朋备案,统一树立龙江绿特色食品企业形象, 以全新组合的形式,整体对外宣传推介,解决单个企业打市场费用高、品牌少、影响弱的问题,扩大箱售 市场和提升知名度。三是积极完善省内市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省内市场占有份额,引导“三品”生产和带 佐企业继续以哈大齐等区域为重点,建立和完善绿色食品销区网络,重点做好了哈尔滨南极国际食品交易 中心绿色食品销售专区的招商工作,帮助入住的五家企业做好展位选定、设计布展等工作,现己开张营业。 四是积极开发省外市场。借助黑龙江特有的生态优势,加大宣传,以北京、威海、广州等

8、地为中心,建立 了销侈网络,绿特色食品企业商会还将在各大中城市发展专卖店、旗舰店和区域代理,并以此为桥头堡, 形成以京、沪和珠三角地区等为重点,辐射全国的销售网络。四、以质量监管为内容,切实巩固“三品”开发成果质量监管是“三品产业发展的关键,我们把监督管理作为“三品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投放主要精力 和人力,采取得力措施全程监管。一是制度监管。研究制定了龙江县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管理办法、投入品 管理办法和监督管理责任制、六统一管理制度、农户十户联保制度、生资业户不经营违禁投入品承诺制度 和经营投入品登记制度、外来肥源检测制度等10多项监管制度和办法,要求基地乡、村两级工作人员必须 认真落实、严格执

9、行,用制度来管人,约束工作、规范生产。二是生产监管。我们规定,县级绿色食品工 作人员监管到乡镇,抽检到村、户和地块,乡镇工作人员监管到村,抽检到屯、户和地块,村技术员监管 到屯、到户、到地块及生产的各个环节。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监管方法,对基地生产做到四查四看,即查市场,看生资经营业户是否组织购进并经营违禁投入品;查农户,看是否已购买了违禁投入品: 查地块,看农户在生产中是否使用了违禁投入品:查档案,看投入品使用最和次数。推广农户联保贷任制, 发挥农户的主体作用,互相监督,诚信生产,从源头上保证生产质量。三是执法监管。县政府每年都组织 工商、技术监督、农业综合执法和绿办等部门一道联合执法

10、检查,不定期深入生资市场、三品企业和大 型超市,讲解“三品”常识,培训营销人员,严厉查处经营违禁投入品、伪冒假劣投入品的不法业户,严厉 打击假冒伪劣、“三品”标识使用不规范等行为,从而规范了“三品”生产、防止了不合格产品输出经营,维 护了市场信誉度。四创新监管,我们在无公害畜产品质量迫潮平台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将以绿色食品基地 档案为依托,以加工企业为试点,实施绿色食品生产质量追溯建设,做到生产有记录,信恩供查询,市场 可跟踪,责任能界定的质量追溯要求,全力保障三品”质量安全。五、以加强领导为核心,努力构建三品开发组织体系“三品建设是政府行为,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体系是关键。

11、龙江县委、县政 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山县政府县长任组成,主管经济的副书记、副县长任副组氐,衣委、绿办、 环保、财政、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和基地乡镇为成员单位的“三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基地乡镇也都 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具体负责对“三品”产业建设的领导、综合、协调、管理等工作。另外,县政府在专 门成立了绿色食品办公室的基础上,要求每个乡镇必须安排1名副职领导,2-3名专职人员专抓这项工作, 务村均安排1 -2名技术人员来具体负责“三品”产业开发工作,在全县上下建起了一支技术过硬、作风顽强、 服务优质的专兼职工作队伍,总计280余人,其中乡镇48人,村级231人。为强化对“三品”建设的领导

12、, 县政府还将此项工作纳入了全县农村工作的目标管理,制定了考核细则和办法,以政府文件下发到各乡镇 和有关单位,责承绿色食品办公室定期考核,严格兑现奖惩。在抓落实上,县、乡、村三级都把强化责任 机制作为抓好工作落实的弟要环节来抓,坚持做到将责任细化到单位,细化到人,细化到具体工作。通过进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工作失误造成影响和损失的,逐级迫究,严肃处理, 在全县上下形成了逐级定岗定责,逐级落实岗位责任,逐级相互负责的工作运行机制,保证了“三品”产业 开发工作顺利实施,取得了预期成效。几年来,我县通过大力实施三品产业开发工作,使全县的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改善,农民的科 技素质和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县域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地发展。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座谈会为 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广泛学习兄弟县市区的好经验好做法,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建设标准, 加快建设进度,为把龙江建设成为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绿色食品大县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