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词人及其诗词赏析(苏轼)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998016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朝词人及其诗词赏析(苏轼)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宋朝词人及其诗词赏析(苏轼)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宋朝词人及其诗词赏析(苏轼)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宋朝词人及其诗词赏析(苏轼)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宋朝词人及其诗词赏析(苏轼)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宋朝词人及其诗词赏析(苏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朝词人及其诗词赏析(苏轼)(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朝词人及其诗词赏析(苏轼)中国的词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 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诗余。前面几篇 文章主要是介绍了诗人以及古诗。本文就简单的介绍宋朝的 词人及他们的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 家,书画家。其文明白畅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且与欧 阳修齐名,并称“欧苏”;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 弃疾并称“苏辛”,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很大影响。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 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 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

2、天狼。上、下阙分别写什么?上阙出猎的壮观场面:装备齐全、人数众多。下阙借 典故抒发雄心壮志:要报效国家,关心国家命运,这也是本 词中心。全词主旨:本词记叙了一次出猎情况,抒发了作者的 少年狂气,表达了杀敌立功的壮志和关心国家命运、报效国 家的精神,委婉表达了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亲射虎,看孙郎”和“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分别运 用了什么典故?孙郎,即三国时的孙权,青少年时曾亲自射杀老虎。冯唐,汉武帝时人,汉文帝曾派冯唐去赦免云中太守 魏尚。此词的语言风格:这首词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老夫” 本不该“狂”,而自己却要发发少年人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 黄犬,右手架着苍鹰,率领众多的随从,纵马狂

3、奔,席卷山 岗。这就体现了粗犷豪放的风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 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 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 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 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主旨:政治失意,妻子亡故,弟弟远在他乡,中秋月 明,作者问天问月排解愁绪,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 盾中,既表达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抒发对兄弟的怀念之情, 又表现即使政治处境失意,仍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归去”指到哪里去? “恐”的内容是什么?两个词语表 达了作者

4、心理怎样的变化?“归去”指上天。“恐”指担心,犹豫。在作者看来,美好皎洁的月宫, 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然而真要弃绝人世,词人又有些犹豫 了,担心“高处不胜寒”。这两个词写出词人的矛盾心理,终不忍弃绝人世。“起 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里所谓“人间”,即指作地方官而 言,只要奋发有为,做地方官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这样想 通了,仰望明月,又表现出积极的乐观的情绪。鉴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运用比喻修辞。把人生有欢聚和离别比喻成月亮有圆 时、也有缺时,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 心胸开阔、达观的心理变化。鉴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句用“婵娟”来代指明月。生

5、动形象的写出了远隔千 里之人,虽不能团聚,也能打破时间、空间的阻隔,心灵沟 通,共享中秋美好的时光。既表达了对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 祝愿,又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情怀,体现深邃的哲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 情?远隔千里,同处在这美好的月光下,只愿彼此珍重, 在远别的时光中共享中秋美好的月色。这既包含着对弟弟的 怀念之情,也是对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的深挚而美好的 祝愿。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所 展现的画面。月亮悄悄地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的挂在雕花的窗 户上,皎洁的月光如水般倾泻下来,照着人儿不能入睡。主题: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和弟弟的别离,中

6、 秋对月,抑郁惆怅。但他没有陷于消极悲观的情绪中,立即 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写法: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 并叙,寓哲理于抒情之中。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绿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此词先写作者村头伫立,谛听绿车,静观叫卖,侧面 表现了夏夜农村生活的场景,表现恬淡和谐的气氛;后写羁 旅生活中酒后赶路需要喝水,轻叩农家门的小事,表现出谦 和平易的知州形象。从下阕看,作者是以怎样的身份出现在百姓面前的? 这体现了苏轼怎样的特点?试结合“敲”字加以分析。作者是以普通人的身份出现在百姓中的;为官的平易 近

7、人,不摆官架子。例如“敲”字刻画了作者的动作自然谦恭, 仿佛造访朋友,唯恐惊扰于他,表现出一方州官的平易近人、 体恤百姓的特点。浣溪沙游薪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主旨:这首词,上片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 表现作者的喜悦之情;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 抒情中融入哲理,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 度。鉴赏: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 唱黄鸡。作者面对眼前西流的兰溪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 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作者 认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应有衰颓心态。大胆想象,巧用比 喻,充分体现在贬谪期间执着的生活态度和旷达乐观的精神 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