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知识治理的现实审视与理性实践——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995587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知识治理的现实审视与理性实践——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学知识治理的现实审视与理性实践——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学知识治理的现实审视与理性实践——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学知识治理的现实审视与理性实践——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学知识治理的现实审视与理性实践——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知识治理的现实审视与理性实践——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知识治理的现实审视与理性实践——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知识治理的现实审视与理性实践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黄文武 徐红 戴雨婷长江大学教育学院=1摘要:知识生产模式经历着从模式1到模式2再到模式3的转型过程,知识的分立性、 异质性特征及知识势差的存在促使大学进行知识治理,将自身知识活动与政府、 企业、市场等知识生产主体的知识活动联合起来,实现知识共享与整合。大学知 识治理包括“对知识进行治理”和“用知识进行治理”两个方面。通过交互创新 平台的建构、运行与保障机制的建立及共治文化的营造实现大学知识创新发展。关键词:知识生产模式;知识治理;知识分立.性;作者简介:黄文武,长江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作者简介:徐红,长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

2、作者简介:戴雨婷,长江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北荆州/434023)收稿日期:2017-07-19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社会转型背景下高校教师 角色适应研究” (14D317)的成果之一Received: 2017-07-19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模式经历着从模式1到模式2再到模式3的转型过程, 大学不再是知识生产的单一主体,政府、市场及企业、公众及公民社会都成为知 识生产相关主体,形成“大学-政府-市场及企业-公众及公民社会”的“四重螺 旋”知识生产创新系统。大学必须通过知识治理有效联合各主体间的知识活动, 通过外部知识的获取及内部知识的整合实现知识创新发展。一

3、、知识生产模式由模式1到模式3的转型(-)从模式1到模式2 自洪堡以“学术自由、教学与研究统一”思想创办柏林大学以来,科学研究被纳 入大学体系,大学形成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的功能。以大学为中心的知识生产表现 为一种自容性活动,大学教学和科研共同为追求永恒真理而服务。学界-般将这 种“第一次学术革命”下的知识生产模式称之为“洪堡模式”或“模式1”, 模式1下的知识生产方式强调“为知识而知识”的理念,知识生产遵循严格的 组织规则和学科范式。大学是唯一的知识生产者,并与市场、企业等社会部门划 分出一条明显的分界线。随着知识社会的发展,知识生产从大学蔓延出来并越过组织边界,打破了 “以 大学为中心”的藩篱

4、。传统的以理论为尊、学科内部驱动、以大学为核心的知识 生产模式即模式1正在被新的知识生产模式2所取代。m在知识经济时代,知 识的价值与作用愈发凸显,知识生产成为由大学、政府、企业等多种因素、多元 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市场、企业对大学科研成果转移和商业化抱有强烈 的需求,各主体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大学知识生产的引导和干预。同时,政府和 企业为了充分掌握知识的实用价值纷纷设立研究所、实验室进行知识生产,这就 进一步打破大学知识生产的垄断性,迫使大学走出象牙塔并围绕知识生产与政 府、企业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知识生产从模式1到模式2转变意味着,在学 术情境中进行的以认知为目标、由兴趣驱动的知识生

5、产转向在应用情境中进行的 由任务骊动的知识生产;从知识生产参与者单纯性转向生产主体异质性与组织多 样性;大学知识活动的价值评价由同行评价转向质量控制标准多样化,并且知识 质量的监控由系列的标准决定,这个系列标准反映了知识生产过程扩大了的社 会构成。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表明大学或许不可能在知识生产过程中遗世独立, 而应积极与各知识生产主体展开广泛合作促进知识共享与整合。模式1下的知识 生产呈现出“大学基础研究-相关组织应用研究-政府、企业接纳与运用”单向线 性创新模式,大学处于知识生产的上游;在模式2中,大学、政府、企业之间由 “三元分立”转变为非线性的链环结构,知识生产横向联合趋势更加明显。(-

6、)从模式2到模式3在模式2中,各知识生产主体的立场不同,所追求和专注的知识领域也必然有 所不同,大学注重高深理论知识的探寻,而政府、市场及企业更注重知识的实用 性,致力于发展技能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知识主体间知识存量的差异导致了主 体间的知识差距,也就阻碍了知识的进一步发展,这客观上要求加强各主体间 知识交流与融合。同时,模式2着重大学、市场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却忽视 了公民社会实体(公众)在知识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公众和公民社会是知识生产 的用户群体,与知识生产及运用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理应成为知识活动行为主 体。图1模式3知识生产模式结构图下载原图资料来源:Elias G Carayanni

7、s. Quadruple Helix and “Mode3 Knowledge Creation:Moving from tactical Fragmentation to StrategicIntegrationR. Thessaloniki.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trepreneurship.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2009 (4) :26.华盛顿大学教授伊莱亚斯卡拉扬尼斯(Elias G. Carayannis)与坎贝尔 (David F. J. Campbell)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述了 “知识生产模式3”及其

8、应用性 情境,模式3是对模式1和模式2的逻辑拓展,是“分形创新生态系统”的内 核。“分形创新生态系统”主要是指具有多形态(Multi-modal)、多层次 (Multi-level)、多节点(multi-nodal)、多主体(multi-agent)等特质的创 新生态网络。也模式3的核心要素是“创新网络”和“知识集群”,“强调大 学、产业、政府、公众及公民社会之间分形协同创新,并以竞合(co-opeting)、 共同专属化(cospecial izing)和共同演进(co-evolving)的逻辑机理驱动知 识生产资源生成、分配和应用过程,最终实现知识创新资源优化整合”也,如 图1所示。模式2

9、以“大学-政府-市场/企业”的“三重螺旋”创新系统为适应性情景,而 模式3则在“三重螺旋”创新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知识生产的边界,将 公众及公民社会纳入知识创新系统演变为“四重螺旋”创新系统,从模式1到 模式3揭示了大学知识生产的动力多元化,大学、政府、企业及公民社会共同组 成知识生产的动力场,从以大学为载体学科分布式知识生产到社会分布式知识 生产,预示着大学知识活动必须在与各知识主体的有效联动中实现知识创造。二、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框架下大学知识治理的内涵及其必要性分析(-)大学知识治理的内涵阐释 知识治理的概念最早由格兰多里(Grandori)提出,他认为知识治理是对组织 内或组织间知识的

10、交换、转移、共享等知识活动在内的治理,即知识治理就是对 组织相关知识活动过程的治理。也随后知识治理这一理念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 注,但在其早期发展中知识治理并未被视为一个特定的理论范畴,关于知识治 理的具体内容及手段还只是一般组织活动的简单迁移。后继学者对知识治理内容 进行了拓展延伸,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伯斯坦(Burstein)将知识治理与知识 管理战略结合起来考虑,认为知识治理侧重于合理分配资源及决策权,以审查、 规制、监督和修正知识管理过程,进而促进知识管理战略有效实施。福斯 (Foss)从知识生产活动与组织实践关系的角度指出,知识治理是治理知识的过 程,即选择治理结构(如市场、混合形式或层

11、级制)以及治理和协调机制(如协 议、指令、奖励计划、信任机制、组织文化等),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组织结构或 机制的安排以最优地选择、创造、共享和利用知识。堕他还明确提出知识治理 的三个问题:一是动机与知识过程,鉴于动机的复杂性,不同类型的激励对知识 共享、整合与创造的影响;二是配置何种的知识治理机制最能促进组织间及组织 内的知识共享、整合与创造;三是考虑知识活动中的风险,如何配置治理机制以 规避这些风险。7 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一系列活动都是围绕知识及其生产展开的,在知识生产模 式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作为知识集合体的大学不再是知识生产的唯一主体。大学 外部组织如政府、市场、企业等广泛从事知识生产活动并

12、积极介入大学内部知识 活动。大学应努力在知识生产“大学-政府-市场/企业-公众/公民社会”四重螺 旋创新系统中取得主动权,而知识在量上的增长和质上的创造需要通过对知识 主体行为的协调强化组织内外知识及行动的相容性和互动性,消除知识在各知 识生产主体之间转移、使用、整合等方面可能引发的矛盾。大学知识治理是指大学由协同参与情境的创设,将政府、市场、企业及公众等知 识主体纳入自身知识活动中,通过各种协调保障机制的设立,使各主体在遵循 “和而不同”的沟通原则下保持知识差异的同时相互协作与联合,从而弥补大 学自身知识及经验的“缺口”,促进内外部知识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使大 学形成知识获取、累加、创造利

13、用的螺旋上升形态。具体而言大学知识治理包括 两个方面,一是“对知识进行治理”,即通过组织结构、激励制度、决策权配置、 沟通、信任、文化等正式和非正式机制安排影响大学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 内化、知识创造等活动。一方面大学在外部知识的获取与整合中快速了解知识发 展的最新动态及知识应用领域的需求变化和前景规划;另一方面大学通过对各类 知识的内化增强自身知识吸收能力,实现知识的持续积累和创造。二是“用知识 进行治理”,即有意识地利用知识来解决组织问题的治理形式。也理性的知识 确保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协调政策的协商以及对复杂问题的解决做出长效决断, 促成大学高效的知识行动。(二)大学知识治理的必要性分

14、析1. 知识的分立性。以哈耶克为代表的经验理性主义强调任何单一的组织都没有能力把深嵌于社会 秩序中的所有信息和数据收集起来,并把它们组合成一个知识整体,知识总是 分立于不同组织之中。在知识的分立当中,包含一个基本的内在规律:一方面, 不投入到特定的局部里去的组织是无法获取任何知识的;另一方面,投入到特定 局部里的组织不得不依赖于其他组织(在其他局部里)的“经验”。质知识生 产模式的变革突出了知识分立性特征,知识分散掌握在各组织之中,不可能由 某一个人或某一权威组织全盘集中。这就指明大学独自进行知识活动时面临着较 大的不确定性和“无知”,大学知识积累和创造在于追求其目标时能够使用较 其自身所拥有

15、的更多的知识,大学能够从其自身并不拥有的知识中获益并超越 其无知的限度。102. 知识的异质性。在知识领域“分类”的认知方式及大学依据知识进行的专业划分都是知识异质 性的表现形式。知识异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主体异质性,大学、政府、 企业等构成了知识活动的多元主体。在知识活动认知价值观念上,大学推崇对高 深理论知识的探求,致力于科研学术水平的提高,而政府、市场及企业的多数知 识活动着眼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大力发展实用性知识。多组织跨边界知识合作由 于缺乏共同理解和共享认知,使得知识的协调利用较为困难旦11,这大大增加 了整个社会知识活动的成本。二是知识本身异质性,各知识活动主体由于不同的

16、价值理念和活动目的,所关注的知识领域是不同的,使得各主体掌握的知识存 在异质性。并且各主体对知识的关注及研究力度的不同使得各自所掌握的知识在 程度上也表现出异质性。异质性知识的有效整合为大学知识创造带来无限的可能 性,设计并建立一个良好的协同机制实现异质性知识的交互创造成为大学知识 治理的关键。3. 知识势差的存在。知识活动领域和发展方向不同决定了各主体积累的知识存量各异,也表征着组 织间知识需求的差异,知识活动的非均衡性必然使得不同主体间产生知识势差。 知识存量势差表现在知识的数量和知识的质量上,知识的数量指知识的多元性, 即组织掌握知识的广度;知识的质量指主体在某一方面的知识专注程度,即知识 的深度。知识存量的广度和深度的差异直接导致各组织间的知识距离,从静态方 面理解,由于知识网络中某一组织的知识不足而导致知识活动多重螺旋创新系 统整体创新效益显著降低,造成“木桶效应” U21,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知识 生产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