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理科“情境、问题、探究、反思”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991712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中理科“情境、问题、探究、反思”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品]高中理科“情境、问题、探究、反思”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品]高中理科“情境、问题、探究、反思”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品]高中理科“情境、问题、探究、反思”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品]高中理科“情境、问题、探究、反思”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中理科“情境、问题、探究、反思”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中理科“情境、问题、探究、反思”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一五”省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高中理科“情境、问题、探究、反思”的实证研究一、课题提出学生方面:我们这一届是江苏高中实施新课改的第一届,而这些学生也是 初中实施新课改的第一届,给教师的感觉是比较活,自主意识强,好表现,文 科素质好玩理科素质,吃苦精神不足,团结合作意识差,比如:学校举行演讲 比赛、歌咏比赛、竞选学生会干部等,学生积极参与,上台竞选演说一套一套 的,但理科的竞赛兴趣不大,而且运算能力较差。其次,初中提出快乐学习, 数理化的难度与以前的初中生比大幅降低,上了高中吃不消。初高中教材的衔接:比如“因式分解”中的“十字相乘法”初中新教材没 有,解一元二次方程只介绍公式法,对

2、于判别式的用途,根与系数的关系等一 概不讲,而高中教材上也没有讲,反而当成学生已经掌握的,物理、化学也存 在着这样的问题。其次,教学内容与过去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初中甩一部分 给高中,大学又丢一部分给高中,学生的负担明显加重。这是新课程改革面临 的一个实际问题。教师方面:大多数一线教师,通过自上而下的新课程新培训,对课程标准、 新教材有了一定的认识与理解,也形成了几点共识,如:新课程面前没有老教 师,大多数老师有经验但缺少理论,等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操作,大 家心中没数,这就造成了有的是穿新鞋走老路,有的是拎着新鞋走老路,有的 是四不象,课上热热闹闹,表面看学生在全程参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3、得到了体 现,但课后仔细想一想,学生并没有什么实际收获。高考方面:08年高考方案已经公示,3 +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细读 08高考方案,很耐看,表面看只考语数外三门,这三门很重要,再一看,选修 两门重要性不亚于语数外三门,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考生能否上本科,细细 看,必修和学生综合素质也很重要。新高考方案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了 教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必须全面发展,对优生和中等生来说压力是大的,负担 是重的,对部分学生来说,负担相对是轻了。预期解决的主要问题1. “怎样教,一 “怎样教学生学什么”和“怎样教学生怎么学”2. 如何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3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

4、题意识和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4. 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以及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运用所 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5. 如何构建共同发展的平台,为教师成长和学生终身发展服务。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新课改理念。2、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必定经历由感知一表 象一理解应用(反思)这一反复循环的学习过程,这一基本规律,使得 我们了解学生学习过程、方法,进而为教与学提供了基本保障。3、现代心理学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与教学观。建构主义认为数学为人类的 一种动态的创造性活动一主要表现为一种探索的活动,提倡学生探索发现、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习为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主

5、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 的过程。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强调在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又自主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教师要成 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 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 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 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 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三、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课题的理论价值:北宋军事家岳飞认为:“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宋史岳飞传)这

6、段话告诉我们:方法是决定事业成败的要素。 军事上如此,教学上同样如此。方法即智慧,方法即风格,方法即效益。所谓探究,就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探究实物、现象 和观点而自主获取科学知识并形成探究技能和探究态度的过程。探究教学的出 发点在于学生方面,探究是学生的探究,教只是为学服务,而不是要学服从教,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问题 解决、发现学习、交流合作,就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 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与评价的学习方式。问题产生于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离不开情境的精心创设,情 境的创设,其素

7、材可以源于生活,源于学科本身,还可源于相关学科。在此过 程中,通过给学生呈现刺激性的材料信息,达到激发学生好奇心与发现欲,引 起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的目的,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 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把“反思”作为主要的 教与学的活动之一,使之成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课题的实践价值:布鲁纳指出,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 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旨在激发学生探究的 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促进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阅读自学,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

8、。以“问题”为导向,有助于学生树立 自信心,形成“问题提出”的自觉意识。创设情境的素材源于生活、学科本身, 有利于学生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与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和参与性,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潜能,在学习中学会做人, 在做人中促进学习。以让学生学会学习为目的,不仅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还 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养成终身 学习的习惯。在坚持全面发展和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探索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因 材施教的方法和途径,鼓励求

9、异思维,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培养学 生的创新能力。U!、国内外的研究状况SJJ1 .现状与趋势分析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全美数学教师联合会(NCTM)提出“问题解决” 作为数学教育的核心的口号以来,“问题解决”一直备受数学教育界关注,我国 的学者于1996年提出了 “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课题,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 我国基础教育的数学素质教育理论和模式,以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地进 行。2000年我国学者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现代教学观和建构主义学习观 为指导,进行了 “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教学实验,指出数学学习是在 教师指导下,从熟悉或感兴趣的数学情境中,通过主动探究,提出问

10、题、研究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 识、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而我们是在此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调控的 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2 .联系与区别目前国内相关课题大多数侧重于教法和学法的研究居多,他们的许多做法 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如何让教法、学法相互统一,如何落实到每-节 课堂教学中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改 变学生的思维习惯,由此对学生数学心理的影响、创新能力的提高究竟能产生 多大作用亟待研究和试验。本课题旨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 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促进学生参与

11、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阅读学, 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是对培养学生“问题提出”意识的一种新模式 的探究,也是对培养学生综合地、创造性地应用己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非 常规的问题的一种探究。这种探究以我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民族科学文化为 背景,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前提,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想学 生所想,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疑,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系,想学生所乐。 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同类课题相比更趋近于时代赋于数学教育的使命,更利于 推进素质教育。五、课题研究遵循的原则1. 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性学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 地位。自主性学习的主要标志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2、,学生是课堂的主人。2. 协作性原则:从学生认知需要出发,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制造认知冲突, 可以使学生始终处于对知识的探究和发现中,沉浸在不断地满足求知愉悦的体 验中。3. 开放性原则:开放性有三层含义,一、学习内容不仅仅是特定的教材知 识体系,还要研究来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便于感 知,并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意义和工具作用。二、问题解决方式和结论的多样化, 教学中要增加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求变,强调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三、学习的时空不完全限于课堂,打破课堂教学的封 闭性。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1. 学习理论,明确方向。组织实验老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

13、准、学习建构主 义理论,组织有关讨论,同时,就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作出客观的 分析,从而明确研究的方向。2. 调查研究,把握学情。对学生现有的理科素质、能力、学习策略水平等 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的方式有问卷、测试等,调查之后,要撰写调查报告,寻 找问题与对策,为课题研究打好基础。3. 整体构思,分层落实。对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操作措施等,课题组将根 据学生学习理科的基本规律,进行整体的构思和谋划,然后,根据每一位实验 老师的特点和专长,将课题分解出若干子项目,分解到每一位老师,进行分层 研究。4. 加强合作,注重实效。研究的方法上,将以行动研究为主,引导教师将 行动与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特

14、别是开展协作性的研究活动,组织教师与教师、 教师与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努力提高研究的实效性。同时,我们要综合运用 观察、调查、个案等研究方法。要加强科研资料的积累,引导教师对资料进行 分析,归纳规律,及时进行总结。5. 横向联系,提升理性。在横向的联系上,将加强与教育科研部门的联系, 特别是与高校科研人员的联系,借“科研脑袋”,让理论“下嫁”,使课题研究 提升理论层次。七、课题研究的方法大的课题分解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方面的小课题,集合各备 课组所有教师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全程请专家指导。1调查法:调查学生学生学习现状,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原则、意义。2. 文献法:搜集国内外相关课题研

15、究动态,以资借鉴吸收,构建课题理论 模式。3. 测量统计法:用于实验过程中数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建立微机处理数 据库。4. 经验筛选法:筛选优化创设数学情境的策略,提高学生问题意识。5. 经验总结法:总结课题基本经验、原则和措施,归纳出带有倾向性或带 有规律性的东西。八、课题研究的实验步骤1. 2006年1月2006年8月,完成课题方案的设计,科学界定“情境问 题探究反思”的内涵,宣讲课题的理论,介绍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草案);课 题组成员对理论和方案、计划进行讨论修改,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明确实验目 的和要求;确定实验班与对照班,制定课堂教学实验计划,和操作培训,制订 课题实施方案。2. 20

16、06年9月2007年6月,进入课题实施操作阶段,在数学、物理、 化学、生物、体育学科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收集有关实验材料与数据;进行实 验阶段性检测等,初步总结经验。3. 2007年6月一8月,分析前期实验情况,确定后期实验的程序和方法, 把阶段性实验结果上升到理论,撰写了与课题有关的研究论文,中期评估、交 流、研讨等活动。4. 2007年9月一2008年6月进行第二阶段的实验活动。在第一阶段实验的 基础上,吸取经验教训,加强理论指导,不断完善,形成我校新授课、习题课、 复习课、试卷评讲课的课堂教学模式。5. 2008年8月一10月撰写结题报告,编辑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教学设计 集、论文集、课件光盘;申报课题研究成果,申请结题并进行成果推广工作。参考文献: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 认知科学建构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