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究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991611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究大学教育如何体现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如何培养具有 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一时成为教育者和社 会各界人士高度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作为高校教师,如何在 教学中坚定不移地贯彻国家人才实施战略,如何通过教学实 践,推进和深化教学改革,在教学中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 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就成为当前重要的教学改革目标任 务。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平台,有效促进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的能力,这 是我们进行课程改革与创新时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一、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内涵与特色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它涉 及到教学的各

2、个环节的处理,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质量的 评价标准、教学理念的运用、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行为的 改善、教学的价值追求、教学策略与技巧的运用、教学的学 术性与前沿性、教学模式与方法的选择等等。目前教育界虽 然对课程教学质量的内涵有各种表述,但其目标导向和价值 取向却基本相同。总之,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反映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价值追求,更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成长与发 展的关注上,体现在教师如何通过教学的引导、设计和实践 活动的组织,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们在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进行改革时,就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去进行改革。探索传统文学的现代转型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现代研 究,主要是把文学

3、置于现代文化的视野中,从民族迁徙与文 化流传的角度探索传统文学的现代转型。例如:把中国古代 文献中神话、传说、民歌和对节庆的描写等与现代生活中各 民族文化中仍然有所保留的神话、传说、歌谣、节庆等进行 综合比较研究,通过古代文献与民俗的历史残存,解读中国 民间的、区域的、民族宗教信仰与民俗风情,把传统文学的 研究与地方区域特色文化的研究结合起,从民间文学与民俗 的视角展开中国传统文学的教学与研究。针对民族杂居地区 文化的多元化特点及其各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从民 族迁徙与文化流播的角度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及历史 渊源。通过田野调查与实地考察访问等方式,探寻传统文学 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在民俗

4、方面的契合与渊源关系,以及在 表现形态、表现手法方面的共同点。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 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 而且有助于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形成,通过梳理与归纳提升, 在历史与现代的比较中加深对中国文学内容的学习与掌握, 实现其课程教学的内涵及特色的目的。确立文化研究的综合形态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要具有 广阔的视野和融通的思维模式。要从多种文化纽带去审视中 国古代文化中的文学现象,而且对其作圆融通照的研究。重 视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去讲授古代文学史,借助哲学、美学、 宗教学、艺术学、心理学等邻近学科的成果,为文学史研究 拓展空间,力求在学科的交叉点上取得新的发展。体现课程设计的

5、目标追求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关键是规划设计出新的课程体系,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增 强学生学习的目的和有效性。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知识要点陈 述式的讲课方式,重视对问题的和指导学生探寻解决问 题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教学设计的理念,将对学 生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贯穿于教学内容的组织中,重视 对学生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用开放性的思维组织教学, 通过教学方案呈现教学智慧与教学策略,体现教师对课程改 革的具体实施与效果。课堂教学要体现课程设计的理念,重 点是课程如何立足于学生能力本位,解决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问题,让学生论文联盟的学习行为发生根本性变化,体现学 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二、改进

6、课程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确立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中国 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以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与人格塑造 三者统一为重点,以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境界的提高为目标, 以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形成为导向,逐步推进各项改革措施, 完成传统教学观念向现代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教学中从基础 知识、能力培养和实践训练三个层面突出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在能力培养与形成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根据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本科应用型人才具体规格 要求,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一是专业职业能力,即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语文 教学的实践能力和分析归纳与综合鉴赏作品等专业技能。二 是科研能力及检索文献资

7、料,进行资料的整理与提炼,对所 选定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能结合前人的观点和研究现状 进行综合分析与概述,写出文学专题研究报告或文献综述; 能综合分析文学史的重点作品,具备科研论文和教学案例的 写作能力。三是核心竞争能力,即未来从事教育、文秘、新 闻、传媒等职业所具备的人文素养、综合素质与听说读写的 能力。四是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即通过教学实训活动,积 累一定的教学案例的课件制作的经验。制定以实训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措施在实践训练方面,教 师设计完整的实训方案,实践环节包括课内与课外两个部分, 课内包括课堂讨论、课堂默写、朗诵与表演、小组发言、教 学课件演示等,课外包括自主创作、读书报告和文献综述

8、的 写作。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进度的安排,结合本课程教学纲 完成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鼓励学生树立自主性、 研究性学习的意识,从专业成长和未来职业能力形成的角度, 重视对自我实践能力的培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首先,以教师职业能力形成为核心,建构学生听说读写 实训的基本内容。通过让学生写诗和填词,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训练,一方面巩固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学以致用,培 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学习吟唱古典诗词 作品,进行诗词的背诵和朗诵比赛,强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 体验,培养学生对作品内涵和语言与节奏的感悟,提升学生 的审美能力以及对传统经典著作内在精神的把握能力;还可 以通过放优秀的

9、文学作品的声像资料,培养学生鉴赏文学艺 术的能力,或结合中学语文课的内容,组织学生改编并排练 表演古代文学名著片断,提高学生的欣赏与表演能力。其次,以学生知识的应用与提升为目标,拓展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平台。通过古代文学的现代研究,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形成。例如:通过实训要求学生掌握上古神话的内容,并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神话,分小组收集云南彝族、傣族、尼族、纳西族、白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神话,认知云南少 数民族神话的存在形态与主要内容。或以某一民族的神话的 叙事内容为例,分析云南少数民族神话的类别。对云南各少 数民族神话所具有的同题异文特征进行讨论与分析。再次,以课件制作与演示、读书报告、课堂讨论等形式

10、, 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结合中学语 文课本的内容,选择一定的作品配合课程教学论,让学生制 作课件并进行讲授,从专业成长的角度锻炼学生的能力;或 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查阅文献资料,做好读书笔 记,提炼与归纳资料,完成读书研习报告的写作和讲习。完善课程体系,统一质量规格要求中国古代文学课 程改革,着眼于课程体系的完善与建构,制定本课程的课程 标准、考试大纲、教学质量规格、导学纲要等教学文本,从 体现教学大纲的指导性和规范性出发,不仅结合每章的教学 内容,设定考核目标作为评价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完成的尺 度,而且制定了统一的质量规格要求。同时,还加强对学生 学习方法和课堂

11、延伸的学习内容的指导,提供相应的参考书 目和具体学习要求,使学生学习有明确的指向。三、呈现课程改革的效应与成果为保障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 学生能力形成相结合,并具体实施,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 我们从2000年就开始对该门课程的建设,经过10年的实践, 不断探索完善,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四位一体”的教学保障 体系,即:统一性、规范性、实效性强的“教学大纲”;目 的性、实践性、指导性明确的“导学纲要”;具体性、针对 性、特色鲜明的“设计教案”;全程性、实施性、操作性强 的学生学业目标及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在教学方 法和手段上,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坚持研究性、讨论式 的教学

12、方法,突出教学中的良性互动。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意识与精神,提高其创新能力,结合读书推荐,逐步尝试开展研究性、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包括在课堂上的启发性讲 授,专题问题的课堂讨论,争议性问题的课外思考研究。通 过多媒体教学和本精品课程教学网站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 量,将许多客观性的教学内容以更直观、生动的声像图片资 料再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得到丰富的感性认识,同时培养、 强化了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中,结合学生的能力培养,发挥教师教学个性特长。如在明 清文学的教学中,由于明清文学对现当代文学和社会生活影 响较大,通过学习能对其文化内蕴、文艺思潮,文学现象、 经典作品的社会价

13、值、艺术鉴赏等方面有所收获并从中得到 社会人生,文学艺术的启示。在实施这一教学目标时,围绕 名著与改编情况进行学习,联系由此而产生的研究热、文化 旅游开发热现象进行调查研讨,使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学习传 承有较好的认识。另外对本课程的学具体要求,要求 学生按照导学纲要具体要求,加大自主性学习的力度,认真完成古代文学导学中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一是宏观把握与知识点、结合;二是基础性与研究性结合;与思考分析结合;三是泛读与精读结合,改变学习方式,力求探寻创新 的学习模式。这一课堂教学延展的学习,取得“一举三得” 的效果。一是提高了学生拓宽专业学习的思路,注重资料的, 对问题分析研究的综合能力,为毕业论

14、文的撰写打下基础; 二是锻炼了学生“教师职业”的口头表达能力;三是培养了学生研习的合作精神。在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网站建设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形成了课程的 特色和优势。我们的课程网站内容建设根据国家精品课程本 科评审指标内涵要求,体现现代科学、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 注重在人才培养目标,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结合,融知 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 习、研究性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根据课程 内容和学生特点,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恰当 的教学手段,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 力的发展。建设好教学资源丰

15、富、功能比较齐全、运行良好 的课程网站,实现了 “教”与“学”的互动和资源的有效共 享。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从2000年升本后,其教学团队紧紧 围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这一核心,从课程目标、教案设计、 导学纲要等一系列平面文本的建设到XX年建成包含十个一 级栏目和四十多个二级栏目,全方位、立体的课程网站,以 省级精品课程荣誉为驱动力,以精品课程网站为平台,有效 的整合优化了教学资源。目前网站建设栏目包含了我们对课 程建设理解的所有内容。我们认为一门课程通过这样的建设, 内涵和外延都得到极大的延伸,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在教学思想、观念、内容、方法、教学引导、学习途径等都 是一次飞跃和提升。学生

16、的作业、论文、名著赏析、古诗词 创作、诵读表演、古诗文的教学实习、学科习得、考研体会、 学生寄语等在网站上呈现出来,学生的能力实训有了展示的 平台,使学生也成为参与该课程建设的主体之一,学生积极 主动关心其建设,依靠网站自觉去拓展和自主性学习,突破 了以往课程建设中的单一性,这是传统课堂教学不可能达到 的教学目的和效果。总之课程的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 工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和思考,不断地去实 践与创新。现代教学理念体现着教学的本质,是存在于教学 过程中对教学行为产生深刻影响的教学观念,是存在于整个 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深层观念,是教师组织和实施 教学的行动指南。在高等院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 积极探讨课程建设结合实践教学的改革,尤其是教学观念与 教学方法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