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986748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所谓敏感性是指人对事物所具有的敏锐感觉,对外界事物反应 很快的一种特性。对文字的敏感性是指针对文字,人所产生的一种敏 锐的直觉。而我所理解的大班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是指在游戏的轻 松氛围下,加强大班孩子对文字的印象,培养其对文字的兴趣,进而 激发他们对学习文字的热情,从而,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 兴趣。对文字敏感性的培养有别于幼儿识字。什么是“识字”:它是包括认识和掌握字的音、形、义三个要素, 只有达到这三大要素才能称为识字,而培养孩子对文字的敏感性却有 别于此,原因在于:一、从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来说:进入大班,孩

2、子的有意注意增强, 并旦对图书的阅读兴趣浓厚,能较长时间专心地看书,对内容的理解 能力较强,而且开始对文字产生兴趣,当他们在书中或广告招牌中看 到自己认识的汉字时会非常兴奋,还常常缠着成人教他们认字,识字 的积极性很高,记忆力也很强。他们还常常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写上 歪歪扭扭的汉字。到了大班下学期,孩子还会聚在一起边看图书边连 猜带懵地念书中的文字;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是他们这 个年龄段明显的特征。由此可见,对文字的兴趣是这一年龄段孩子自 发的、由衷的表现。二、从幼小衔接的角度来看:进入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再过一年 就将升入小学,面临强大的识字量,能否让孩子进入小学时,面对大 量的识字

3、任务,能顺利的适应,这就需要我们在幼儿园阶段做好前期 的铺垫,即培养孩子对文字的敏感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的。1. 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培养孩子对汉字的敏感性一说起“早期阅读,人们往往自然而然地把它与识字联系在一 起,把早期阅读当作提前开始的对幼儿进行的识字教育;也有人认为 学前阶段以发展口头语言为主,而阅读是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内容,学 前阶段不必操之过急;还有人认为,所谓“早期阅读就是看图讲述, 因而在语言教育活动的具体操作上常常混为一谈。其实,广义的早期 阅读的概念是指幼儿从11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准备和前期 书写准备,是一种凭借以图像、色彩为主、文字为辅的载体进行

4、直观、 感悟的语言学习行为,也是一种启蒙性、养成性的学习。在我们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的早期阅读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早期图书阅读经验。(2)利用孩子自己带来的阅读材料,互 相学习,讲解,分享。2 .创设良好的汉字学习环境,培养孩子对汉字的敏感性。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 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可见良好的环境是幼儿认知产生的 源泉和发展语言的基础。我们把汉字巧妙融入幼儿园生活环境中,让 幼儿感到汉字就是周围环境的一部分。(1)让阅读识字成为孩子学习的乐园;(2)完善图书区的设置, 将阅读活动与看图紧密结合;(3)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和贯穿于 教学、游戏、

5、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对阅读产生浓厚 的兴趣,并养成较好的阅读习惯。另外,还有两个游戏也是孩子很感兴趣的:(1)猜拳认字”:幼儿两人为一,组,进行猜拳游戏,获胜方获 得出牌权(即字卡),然后,让另一个孩子认读并将其插入“汉字小 屋”,以先出完牌的一方为胜。(2)“汉字棋”:该棋的棋格内写有汉字,幼儿两人为一组, 首先轮流将能认读的汉字用雪花片盖住,最后留下不认识的汉字由大 家帮助学习。3.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以及对文 字的敏感性。成功教育的核心就是要逐步提高孩子学习的愿望和学习的能力, 追求积极学习的状况,使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如果墨守某一种形 式的活动

6、,就会引起幼儿的厌学情绪。因此在我的教学中就注意到了 合理安排各种形式的活动,做到适时交换、交替使用,从而,使自己 在FI常活动中的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认识主题墙中的主题 名称,小标题的名称等,这些都是在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对汉字的敏 感性。%1. 将培养孩子对文字的敏感性教育与各科教学有机结合。1. 在教育活动中随机渗透文字,通过观察图片、录像活动,操作活动之 后,出示关键字等,加深对活动的印象。如:数学活动中的加,减, 语言活动中表示动作的走,跑,跳,游,蹦等。活动后再把字卡投入 到区角中,即配对游戏,找朋友等,使活动得以延伸。适时适当地结 合文字教学,能增强教育效果。2. 充分发挥

7、游戏的作用,真正体验识字的快乐。我充分运用孩子的喜爱的游戏活动,将汉字有机渗入其中,引导 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中轻松识字,快乐识字。综合以上的各种活动,我在对孩子进行对汉字敏感性的培养中, 主要是注重做到了以下几点:(1)趣味性:“在教学中,打破小学化识字教学的固定模式, 把握和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幼儿对文字的兴趣、 情感、态度、摆在首位,注重幼儿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把注重培养幼 儿对学习的情感作为一种自觉行为,贯穿于我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注 意根据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挖掘教材本身的情趣化因素,注意 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以积极的情趣参与学习活动,体现快乐 学习。(2

8、)自主性:在教学中,我注意充分调动孩子对文字的兴趣和 探究欲望,让孩子体会成功到的快乐,让孩子的兴趣持之以恒,让单 纯的兴趣变成孩子的一种心理满足,使孩子形成学习的内在动力(3)整合性:在教学中,一是把语言教育活动与其它各科内容 进行整合,在选择和编排语言教育活动内容时,把语言学习内容视为 一个整体。二是语言教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在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 和组织中,在组织活动时为幼儿创设具有真实语言运用机会的不同交 流情境,使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成为教师和幼儿共同构建的积极互动 的过程,力争取得最大的综合效益。(4) 游戏性:大班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比较薄弱,容易分心, 如果过分强调识字,是无法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对于预先的 目标定位效果也会降低。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使用幼儿最喜欢的 游戏,动静结合,以动为主,活跃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提高幼儿对 文字的敏感性。以上就是我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孩子对文字的敏感性的一些方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不断探索,找出更多更好的方法,使孩子进 步的更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