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58例临床分析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4979118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58例临床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58例临床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58例临床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58例临床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58例临床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58例临床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58例临床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58例临床分 析【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及预防 措施。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01年1月至2010年10月58例妇产科腹部手 术切口脂肪液化病人进行【口I顾性分析。结果对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 液化患者抗感染、支持治疗,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妇产科腹部切曰液化 与肥胖、贫血、术后咳嗽、糖尿病、妊高征水肿、缝合技术、术前未使用 抗生素密切相关。针对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 治疗、护理措施,以减少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 的愈合有深远的意义。【关键词】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治疗 预防措施1资料与方法。1.

2、 1临床资料:我院妇产科2001年1月至2010年10月行腹部 手术2668例,发生脂肪液化58例,发生率2. 17%,其中妇科981例,发 生脂肪液化11例,发生率1. 12%;剖宫产1687例,发生脂肪液化47例, 发生率2. 78% o1.2术后情况: 术后患者多无自觉症状,所有患者术后310 天换药时发现切口有淡黄色水样渗出物,按压切曰处渗液可增多,切口外 观红肿不明显,但可见愈合不史,切缘两端皮下组织易于分离,有时仅有 表皮相连,渗液涂片镜检见较多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血常 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不明显,中性分类不高。9例为术后第3天出现切口渗液,21例术后第5天,10例7

3、天拆线时发现,11例为拆线出院术 后第10天发现。7例患者体温轻度升高,但均未超过38.5Co1.3并发症:58例患者中均有并发症:合并肥胖者35例,合并 贫血者13例(HGb均90g/l病例;滞产4例;合并2项以上者9例,其 中妇科6例(均为糖尿病合并肥胖),产科5例(均为贫血合并肥胖)。2结果2. 1处理方法:术后每日检查切口,如发现切口有少量渗液,排除切口感染后,每日挤压切口 12次,每次尽量将液化脂肪挤净;然 后于切口表面覆盖碘伏纱条,有条件者可予以红外线理疗仪照射,每日2 次,渗液较多或持续时间较长者,应联合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同时拆除 该处缝线。用甲硝哩、生理盐水冲洗后加压包扎,术

4、后57天后发现切 口渗液较多者,在严格消毒下,清除液化坏死组织,隔日换药1次,将。 -糜蛋白酶2M均匀洒于创面,最后用无菌蝶形胶布固定创口,消灭死腔。 如渗液量大,切曰愈合不良,或经上述处理不愈合者,则拆除大部切口缝 线,祛除脂肪层线结,敞开切口充分引流,待肉芽组织新鲜后II期缝合。 部分患者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并辅以支持治疗。2.2结果:58例全部治愈出院,其中4例II期缝合,无1例切 口感染。愈合时间816天。3讨论3.1目前国内外对于脂肪液化的诊断没有统一标准,多数人认为 术后出现以下表现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1 :黄色渗液,按压 切门时皮下有渗液出现。3.1.2切口愈合不良,局部凹陷,皮下

5、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漂 浮的脂肪滴。3. 1. 3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3.1.4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 长。3.2发病原因3.2.1肥胖是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由于肥胖,切口渗液较多, 加之坏死脂肪组织未被及时清除、脂肪组织较厚,造成缝合困难。3.2.2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影响胶原蛋白合成均与切 愈合不良有关。3.2.3局部水肿,增加了局部张力,且压迫血管,影响局部血液 循环。3. 2.4医生缝合技术不当,也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在缝合过 程中,缝扎过紧可使组织坏死,缝扎过松止血不彻底,渗出物较多,缝合 时留有死腔,可扩大局部炎症反

6、应,缝合组织层次对合不以致切门裂开。 近年来高频电刀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增加了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3.2.5术后咳嗽、腹胀、曾应用糖皮质激素等,使脂肪液化发病 率增加,不利于切口愈合。3. 3预防措施:糖控制在8顺ol/L以下再手术。术中、术后严格监测血糖水平,控制糖 摄入。对于贫血者,术前纠正贫血使血红蛋白达90g/L以上。对于妊娠 水肿患者则应积极处理原发病以减轻或消除水肿,将中重度水肿控制在轻 度及以下者可使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儿率降低。3. 3. 2术中处理措施得当将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2O3. 3.2. 1慎用电刀,对肥胖病人尽量避免使用电刀,如果需要使 用时应将电刀强度调整到刚好

7、能切割皮下组织为佳,避免以高强度电流切 割组织,上血时,钳夹组织要少,避免大块组织电凝止血。3. 3.2.2减少切口暴露时间,切口尽量用盐水纱堑保护,避免在 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3. 3.2.3尽量避免空腔脏器内的消化液长时间浸渍切口,及时更 换纱堑保护切口。3. 3.2.4缝合切口前,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切曰,拭净游离的脂肪 组织和冲洗液。3. 3.2.5缝合脂肪层时应全层缝合,对合良好,勿留死腔。3. 2. 34术后注意严密观察。对于存在肥胖、糖尿病、贫血、水肿 等以及手术持续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增多的患者,事先考虑到发生本病 的可能,术后换药时,注意敷料上沾染渗液的色和量并观察切口的清洁度,

8、 看切缘周围是否有红肿发硬或皮温增高的现象,可于切口两侧适当加压观 察是否有渗液渗出。口进行处理,注意预防感染,另外可补充营养,静脉输注白蛋白,对全身 情况给予纠正。a-糜蛋白酶为蛋白分解酶,可迅速分解坏死组织,使其 变得稀薄利于引流排除,加速创面净化,从而有利肉芽组织生成,治疗脂 肪液化方法简单,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可进行辅助治疗,即给予微波治 疗以加强切口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消退及渗出物吸收,从而促进切 口愈合。总之,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需要术前、术中和术后多方 面的注意和配合。参考文献1苏明宝,王一平,王旭飞。切口脂肪液化20例诊治体会J 中 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 119: 144o2陈正阳,乌尔班,黄丽。腹部切口脂肪液化80例诊疗体会J。中 国临床医生,2006, 34 (4): 38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