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四化联动的工作思考x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4979037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搞好四化联动的工作思考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搞好四化联动的工作思考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搞好四化联动的工作思考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如何搞好四化联动的工作思考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如何搞好四化联动的工作思考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搞好四化联动的工作思考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搞好四化联动的工作思考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搞好“四化联动”的工作思考如何搞好“四化联动”的工作思考 省九届十中全会上,省委提出“四化两型”的战略部署。“四化两型”是对“兴工强农、“三化”、“一化三基”的拓 展与延伸,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湖南“既解当务之急, 又谋百年大计”的深层思考。“四化两型”是指新型工业化、 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四化”要由“两型”来引领,“两型”要通过“四化” 来带动。“四化”既不是平均使力的“四化,也不是互不 相关的“四化新型工业化是第一推动力,农业现代化是 重要基础,新型城镇化是重要载体,信息化是重要支撑。只 有实现“四化联动”才能实现“四化两型”的目标。一、我省

2、“四化联动”的现状。工业化对城镇化可以起到带动作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可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提供坚实基础,城镇 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可以促进和支撑工业化的发展,信息 化可为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中提供支撑和推动作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是现阶段全省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新型城镇化逐步推进,将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 大引擎;湖南发展的基础是农业,发展的优势也是农业,推 进农业现代化对加快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省将起到重要作 用;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势,推进信息化是覆盖现代 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省的新型工 业化 农业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信息化进入到联动发展阶

3、段,“四化”相互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影响更加广泛,相互 作用更加直接。二、推进“四化联动”的必要性。当前,我省的工业化、城镇化处于加速发展时期,推进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湖南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 来,湖南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全省工业化、 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2006年至2016年,工业化率由35. 6%提高到41.5%,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7. 5%提高到57. 8%,城镇化率由38. 7%提高到45.3%。湖南己进入工业化、城镇化中期加速阶段。但是,我省工业化、城镇化面临日益 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我省资源禀赋不足,人均资源占有量 少,资源能源利用率低,万元CDP能耗比

4、全国平均水平高 11.2%o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传统发展道路难以为继, 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工业化 城镇 化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科学发展、转型发/UK o三、如何推进“四化联动气 要坚持抓大扶小,加速新型工业化。我们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倾力培植产业集群,着力推动中小企业成长, 不断壮大工业经济规模。一是大力培育产业集群。要大力培 植精品钢材、镒深加工、有色冶炼及深加工、石油化工、现 代中药及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 电站配套及输变电成套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电子信息、造 纸 陶瓷及花炮、轻纺 卷烟、新材料等十六大类产业,重 点培育50

5、个年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二是大 力培育市场主体。坚持大招商 招大商,上大项目 上好项 目,千方百计培育市场主体,支撑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紧盯 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沿海转移企业,积极开展委托招商 代理招商 以商引商,强化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招商;三 是大力推进园区建设 统筹推进开发区规划建设。我们要推 进XX信息产业园、XX光伏产业园 XX信息产业园 益阳信 息产业园、常德德山产业园建设,引导产业布局向长株潭发 展区集中 工业项目向开发区集中 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 中,引导乡镇(街道)到开发区兴办“园中园”,采取区乡共 建模式,全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调优调强,加速农业产业化步伐

6、。围绕发展现代农 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扩大特色农业板块规模,延伸 农业产业化链条,提高优质农产品比重。1、狠抓基地建设, 形成湖南区域性优势产业带。培植主导产业,搞好基地建设。 湖南地域辽阔,各地资源优势不一,根据湖南的原料基础和 加工比较优势,应突破“一村一品 一乡一品”的界限,合 理配置资源,重点扶持粮食 棉麻 油料、畜禽、水产、林 果 茶叶、蔬菜、烟草 药材等系列农产品发展成为全省的 主导产业。要围绕这些优势主导产业,进行合理布局,相对 集中,建成一批优势农产品原料和鲜销基地。因地制宜,建 设区域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带。应围绕优势产业链的形成 和基地建设,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战略,

7、形成湖南农业区 域性优势产业带和特色产业带。一是重点发展长株潭高科技 农业 出口创汇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业,形成集约型现代农业 带和特色产业带;二是重点发展洞庭湖区优质专用农产品, 形成规模化的适水农业带;三是发展衡阳 永州、郴州、娄 底的专业型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四是发展怀化、湘西和XX的 资源型特色农业带。2、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 能力。着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政府要坚持多元化、多层次、 多形式的方针,采取“扶优 扶强 扶大”的政策,按照“大 规模 高起点、外向型 强带动”的原则,不限所有制、不 限行业、不限地域,围绕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的开发,重点 扶持一批农业企业,使之尽快成长为集生产

8、 加工 销售 服务于一体的企业集团或龙头企业。提升企业素质,培育现 代化的大型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要从财政 金融、社会服 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支持龙头企业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支持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以提升竞争力为重点, 充分利用湖南水稻、生猪 柑橘、油料 棉花 芒麻 蔬菜、 茶叶、水产品等农产品生产优势,实施农业产业化“131”工程,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坚持城乡一体,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根据湖南城镇体 系特点与实际,要按照湖南城镇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 坚持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着 力培育壮大城市群、大力发展区域中心城市、积极做大做强 县城和中心镇,加快推进和

9、形成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主体形 态市州中心城市为骨干、县城和中心镇为节点的科学城镇 体系。一是要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适应城市扩张 功能 提升的要求,提高城市就业承载力,强化产业支撑,扩大就 业容量。提高基础设施承载力,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市 政公用设施建设领域,加快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基 础设施建设,构建系统化 立体化的城市基础设施网络。提 高公共服务承载力,配套完善面向大众的教育、卫生、文化 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城市公共产品供给,提升城市公 共服务功能。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加强城镇规划设计,优 化城市功能分区,加强城镇历史文化资源和森林、湿地 水 体生态系统保护,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10、,适度扩大城市绿地面 积,改善城市人文环境。提高居住承载力,加大普通商品房 供给力度,加快中小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促进房地产业的 健康稳定发展。二是要提升城镇管理水平。适应农村人口向 城镇加速聚集的趋势,满足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加速提升的需 要,加强城镇建设科学引导,创新城镇管理长效机制,不断 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强化城镇化规划管理,强化 对城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和增强可持续发展 能力的考核评价,积极探索城镇管理新模式,加强部门联动, 建立集社会管理、经济运行、文化生活、环境卫生、应急处 置、治安防控于一体的现代城市综合管理平台。积极创新城 镇管理手段,加快城镇信息网络建设,为建

11、设“数字城镇” 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新型 城镇化建设,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建立与新型城镇 化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创新城镇化建设投融资体制。进一步 完善政府引导 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鼓励外资和 社会资本投资市政公用事业。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商 业性银行组织贷款,吸引社会资本全面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领 域。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机制。努力消除影响城乡一体化发 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 基础设 施建设、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加快建立分类有序的农民工市 民化推进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放宽城镇落户限制, 优先解决农民工及新生代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居民

12、问题。深化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城镇土地流转机制和城乡统一 的土地市场体系,严格执行招标 拍卖 挂牌出让土地使用 权的有关规定。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理力度,建立城镇建设 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 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相挂钩、新增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与当地土地开发和整理数量相挂钩的机制。坚持对接XX,加速融入“3+5”城市圈。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建设“两型社 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基于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 湖南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和富民强省的重大历史机遇。按照省 委、省政府确定的“3+5”发展战略,加速以“3”带“5”, 形成以长株潭城

13、市群为核心,常德、益阳 岳阳、衡阳、娄 底5城市为节点的泛长株潭经济圈,对在高起点上实现富民 强省 科学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要建立区域性的协调机构。城市群发展存在的最大 问题还是部门垄断和地方保护。虽然区域间行政区划界限有 所淡化,但区域内政府行政关系复杂,给地区之间的协调带 来很多掣肘因素,如果处理不好,将会衍生新的矛盾。这就 说明,要推进“3+5 ”城市群建设,必须有一个由各城市共 同授权的协调推进机构,并制定各级政府共同认可的推进方 式和工作制度,突破行政障碍,协调解决事关整个城市群发 展的问题,加快城市的融合。二是要积极探索各个领域的对 接形式。硬件方面,应推动道路交通的

14、统筹共建,污水和垃 圾处理的共建共享,生态环境的共同保护,等等。其中最重 要的交通体系的衔接。现有高速公路网的建设还仅局限于核 心城市和周围城市间,不能充分满足城市客货运输迅速、便 利、安全、经济的需求,今后应对城际交通线路和网络建设 予以足够重视。软件方面,要在户籍 就业 住房 教育 医疗 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强行政协调,统一规定招商引资 土地批租 人才流动、技术开发等方面的政策,加快实现一 体化,消除生产要素的流动障碍,增强区域内公共服务的供 给能力和供给水平。三是要开展整体形象的营销。在某种意 义上,城市群的存在如同一个产品的存在,为了让人接受就 必须开展营销。特别是对于刚刚提出不久的“3+5”城市群来 说,整体形象营销有利于通过促进人的认同而加速城市的融 合,使得中原城市群的概念愈加清晰而突出。应对“3+5” 城市群进行高水准的形象设计和丰富多样的宣传推介,扩大 城市群的影响和感召力,使其成为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地 区光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