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南江产业发展的思考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4953938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推进南江产业发展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推进南江产业发展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推进南江产业发展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推进南江产业发展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推进南江产业发展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推进南江产业发展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推进南江产业发展的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推进南江产业发展的思考罗鸿宾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作为全国地震重灾县、全 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和时代先锋王瑛生前工作县的南 江,将加快建设产业发展新南江作为建设灾后美好新南江的重要课题之一,努力 推进南江产业发展,依托交通做大产业,依托园区做强产业,依托资源做特产业。一、抢抓机遇,依托交通做大产业交通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全市“六路”建设的加快推进,南江的区 位劣势将会得到彻底扭转,特别是过境南江的广巴高速、乐巴铁路、巴桃高速建 成通车后,将为南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要依托大交通带来 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借智、借力、借势带动产

2、业发展。聚集人流,借智兴产业。借脑提高,借智发展是推动南江产业发展所需。牢 固树立“路通产业兴、路通财源旺”的发展思路,开展新一轮思想大解放,重点 讨论“有了大交通,我们怎么办? ”利用建成后的大交通,积极吸纳外地信息流, 集聚南来北往的人流,重点在引进适用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上下功夫。利 用周边城市的科教、技术、信息等优势,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协调 专家、学者来南江挂联帮扶,缓解我县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紧缺问题,借智生 财、借经发展。进一步巩固、拓展西安、青岛、灵宝等地劳务市场,做大做强劳 务产业。在旅游产业中,积极参与区域旅游特色大组合,深度开发游客参与性旅 游项目,进一步提升

3、光雾山景区旅游人气指数,实现市场对接、客源互送、利益 共享。承接转移,借力兴产业。借力发展、借船出海是南江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利用大交通带来的大开放格局,抓住发达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梯度转移的机 遇,发挥南江在区域、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后发优势,积极创造条件,把南江 建成川东北重要的产业转移基地。发挥南矿集团等大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采取 对外扩张,转型发展策略,支持资源型企业多元发展,潜力型企业加快发展,承 接型产业借力发展。以提高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为重点,引进一批有实力、 有市场的加工企业,纵向延链、横向加环,做响品牌、做强企业,大力开发绿色 土特产品。进一步改善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

4、提高和服务接待能力,积极承接川 西旅游市场的客源转移,推进我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拓展市场,借势兴产业。成都是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西安是东西部的连接点, 重庆是全国城乡一体化改革的试点区。南江地处川、陕、渝“金三角”中心,市 场走向、经济流向均受关中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的影响。“大交通”形成后,南 江将融入三大城市圈,区域劣势、边缘危机将不复存在,接受川、陕、渝市场辐 射优势更加明显。利用大市场、大流通优势,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思 路,精深加工绿色土特产品,培育壮大龙头加工企业,切实增强我县特色农副产 品的市场竞争力,为进一步巩固、扩大销售市场创造条件。继续推动川、陕、渝 区域旅游合作,协调

5、完成相关规划,逐步推进区域内无障碍旅游,共同打造旅游 区域品牌。二、夯实载体,依托区做强产业以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工业发展,针对南江工业企业众多但力量整合不够、知 名品牌较多但深度开发不足、区位劣势明显但资源优势突出的客观实际,积极探 索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依托园区建设打造产业集群平台,进而优化产业布局,促 进产业规模发展。理清思路,科学规划创园。科学规划是建好产业园区的先导。按照“功能分 区、布局合理、资源集约、生态环保”的思路,结合汶川地震产业重建规划,认真研究不同园区在产业基础、地理位置、管理技术、创新能力和政策环境等方面 的比较优势,合理调配产业布局,科学编制产业园区规划。依托便捷的交通物流

6、 规划新型工业园区,依托现有的产业基地规划特色农业园区,依托丰富的旅游资 源规划生态旅游园区,加速产业集聚发展。找准产业定位,着力规划建设特色产 业园区,避免因相互攀比,造成低层次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园区经营业 主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培育优势产业、特色产业集群,切实提高产业园区的核心 竞争力,尽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良好格局。突出重点,加快进度建园。善于借助外力是加快建设产业园区的重要途径。 坚持“效益优先、优势优先、产业优先”原则,通过项目支撑带动园区发展。在 项目引进上,围绕国家宏观经济投资政策走向,积极搭建招商引资平台,以企业 合作为主体,以项目合作为基础,深入开展以企招商、以商

7、招商活动,以资源换 技术,以产权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以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加大项门争取力 度,努力实现依托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建设大园区、促进大发展。在资金投入 上,按照“谁投入、谁受益”原则,采取“朝上争、对内融、向外招”策略,引 导民间资本通过投资、联营、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产业园区建设,有效解决建设 资金不足等问题。强化保障,优质服务兴园。优质服务是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的“催化剂”。在 设施改善上,合理使用项目资金,围绕产业基地、示范园区、龙头企业和专业大 户,配套完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切实解决制约园区发展的各种因素, 努力提高园区综合生产能力。在科技保障上,围绕产业园区建设,开展

8、科技攻关, 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不断提高科技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推动重点产业的主要产 品上规模、上水平,通过多种培训途径,努力提高产业工人的整体素质。在政策 保障上,立足现实、围绕大局、着眼长远,把心动变为行动、被动变为主动,坚 决摒弃漠不关心、事不关己的局外人心理,不断创新服务举措,积极为园区业主 提供优质服务,共同打造产业园区建设的环境佳地、政策洼地、服务高地、安全 宝地。三、突出优势,依托资源做特产业南江县资源富集,拥有50余种矿产资源,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种农 产品荣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5种农产品荣获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是久负盛名的 南江黄羊之乡、金银花之乡、核桃之乡、富硒茶之乡。加快

9、南江产业发展,必须 利用好现有的资源优势,做大主导产业,做强优势产业。发展新型工业,促进财政增收。牢固树立“无工不富”的理念,把企业作为 财税收入的重要支撑,把发展新型工业化作为建设产业发展新南江的主攻方向。 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转变发展方式,推 进新兴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优势化。实施集团经营战略,鼓励企业兼并重组, 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推动有潜力、有市场的产业和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实 力。进一步扶持以冶金为主导产业的南江矿业集团,以建材为主导产业的南威水 泥集团,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产业的互利达农产品加工公司等骨干企业, 以知名产品支撑大企业,以大企业

10、带动大产业发展。鼓励企业依托职业技校、科 研院所,推进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创新,围绕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引进新工艺、 新技术,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共赢。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致富。牢固树立“无农不稳”的理念,坚持把发展 特色农业作为富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依托资源、品牌优势,大力发展南江黄羊、 金银花、山核桃、富硒茶、优质粮油等骨干特色产业。引导农户实施规模化经营、 标准化生产,扶持发展一批新型村级农业合作社,突出抓好粮食、生猪等重要农 产品生产,高标准建立稳定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农产品供应基地。发展壮大北牧 南江黄羊集团、米仓林业集团、翡翠粮油集团等龙头企业,狠抓农、林、牧产品 精深加工,延长产业

11、链条,提升综合效益,以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农业产业 化进程。大力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创新营销模式,提升云顶茗兰、长赤翡翠米、 米仓牌山核桃等农副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市场活跃。牢固树立“无旅不活”的理念,把发展旅游 产业作为促进市场活跃、加快旅游大县建设的重要举措。以旅游业发展,激活重 点旅游集镇及干环公路沿线乡镇的商业、服务业、娱乐设施等项目,促进现代服 务业联动发展。按照“一城两区三坝”(一城即县城,两区即桃园和牟阳故城景 区,三坝即月琴坝、铁炉坝和大坝)的发展思路,加快建设山水生态旅游县城, 精心打造两大精品景点景区,努力提升三大游人接待区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光 雾山景区的核心竞争力。以争创光雾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整合项目 资金、搭建融资平台、吸纳银行贷款、引导民间资金注入旅游产业发展,进一步 改善光雾山景区基础设施。积极参加各种旅游节会,开展系列宣传促销,隆重举 办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进一步提升南江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作者系四川省南江县委常委、县委秘书长、县委办主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