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发展定位2. 1发展定位都市型现代农业2. 2都市型现代农业2. 2. 1都市型现代农业定义与内涵都市型现代农业是指大城市或城市群空域范围内的农业,既包含 城市中心区域零星、镶嵌、插花式分布的城市农业,也包含城市近郊 的城郊农业,还包含城市远郊和边缘地区的农区农业是依托城市、 服务城市、适应城市建设发展战略的农业;是功能、结构、布局纳入 大都市发展规划的农业;是与城市工业化、现代化同步发展、城乡一 体的农业;是符合城市性质、特点和发展方向的现代农业都市型现代农业在城市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和市场强大经济 和社会资源的支撑和带动下,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和转变, 农业由单纯提供物质产品向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多样化供给转变,城 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农业单一生产功能向经 济、社会、生态、服务等功能多元化拓展,具有先进的生产力和高度 发达的生产经营方式,有着巨大的物流、商流和信息流1) 都市型现代农业既是地域性概念,也是时代性概念地域性 是指它在空间布局上具有圈层性和放射状相互交织的网络结构,但同 时又没有明显的城乡边界;时代性反映了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 阶段,人们对农业与城市关系的一种重新思考和定位,体现都市与现 代农业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城乡一体化关系。
2)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高度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受不断稀缺的城 市土地资源制约,都市型现代农业优先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 工程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诸多高新技术成果,并通过有效的组装 集成,从而逐步实现农业生产良种化、机械化、工厂化、设施化、自 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标准化以及生产布局区域化,生产过程专业 化,生产经营规模化,生产方式产业化,管理与服务社会化,生态环 境友好化,农民文化素质知识化等现代农业特征3)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环境友好的生态农业城市工业的发展和 空间的扩张,使城市用于生活的空间和绿地不断减少,城市生态环境 趋于恶化都市型现代农业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基础,目的是从根本 上解决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农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和 改善生态环境,通过营造休闲观光生态农业、生态景观农业、生态农 园、生态湿地等各种农业形态和生态景观,充分发挥都市型现代农业 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建立起人 与自然、都市与农村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4)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功能多元化的农业产业都市型现代农业 是工业化、城市化高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现代农业类型,它既是 一种与城市经济、文化、生态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的农业,也是以农 业为基础,以城市经济、社会、科技、文化、人才等要素为依托发展 起来的具现代产业特征的新型农业;是多层次、多形态的绿色产业, 也是经济、社会、生态、科教等多元功能融合的现代农业,是由单纯 生产性功能拓展为具有生产性、生态性、社会性、生活性等多项功能 的农业,是城市产业体系、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2. 2. 2国外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都市农业最早出现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周边及 其间隙地带德国早在1919年创造了 “市民农园”的发展模式,日 本在1930年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中,最早提了 “都市农业”这 一概念,1977年,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艾伦尼斯发表了《日本农业模 式》一文,正式提出“城市农业” (Urban Agriculture)的概念发达国家的都市农业,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经趋于 成熟.形成了类型多样、功能齐全的都市农业产业体系.并取得了良 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近年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的 不断提高.其都市农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 中国家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有所不同,因此其都市农业的发展 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都市农业主要有三类不同的模式:第一类是以 经济功能为主的模式以美国大西洋沿岸的巨型都市农业带和以色列 高度集约化的农业为代表,该模式在生态经济系统中强化人的主动性 而弱化自然环境的能动性;第二类是以生态功能为主的模式以欧洲 城市为代表,如德国主张的田园化城市、英国的森林城市等该模式 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要求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规章 制度和政策措施来规范都市农业的发展;第三类是兼顾生态和经济功 能的模式以日本为代表,这种模式强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耕作 技术.把农业生产寓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之中,从而提供一定量的农 产品和完美的公共产品美国都市农业被称为都市区域内的农业其创造的农产品价值已 占全国农产品总价值的三分之一以上,主要形式是“耕种社区”(或 称“市民农园”),通过农场与社区互助的组织形式,加强农民和消 费者的关系增加区域食品的供给.从而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日本的都市农业主要集中在3大都市圈内,即东京圈、大阪圈和 中京圈其特点是:呈点状和片状分布,蔬果生产占主导地位,园艺 生产设施先进,有都市观光、休闲、体验农业等多种形式新加坡素有“花园式大都市之美誉.其农业是典型的都市农 业由于自然资源贫乏,农产品不能自给,加上城市高度发展后耕地 不断减少,新加坡非常重视都市农业的发展注重运用高科技生产高 产值的农产品,如蔬菜、花卉、鸡蛋等其发展的主要形式有国家投 资的农业科技园、农业生物科技园和海水养殖场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都市农业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都市农业有 着截然不同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它是伴随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和大量人 口涌入城市而产生的尚未列于城市规划中的农业,在都市农业发展目 的、发展类型、发展规模、产品形态等与发达国家的都市农业有着明 显的差别和差距。
2. 2. 3国内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我国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城市从9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都 市农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近年来,长三角经济圈的杭州、南京、 无锡、苏州等大中城市和一些区域中心城市也将农业发展定位于都市 型现代农业、现代都市农业或都市农业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北京、 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和目标日趋明确北京将都市型现代农业总体发展概括为五个发展圈:①以景观农 业和会展农业为主的城市农业发展圈,主要是四个城区和部分近郊 区;②以精品农业和休闲农业为主的近郊农业发展圈,主要是六环路 以内的城近郊区;③以规模化的产品农业和加工农业为主的远郊平原 农业发展圈,主要是远郊平原及浅山区;④以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为 主的山区生态涵养发展圈,主要是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山区;⑤以与 外埠基地横向联系为主的合作农业发展圈上海市立足于建设国际化生态大都市,对都市型农业作出了跨世 纪的战略规划,“都市型农业”的空间布局概括为“三圈六区”,即 城市内、中、外三圈层;都市内部空隙地农业区、近郊农业区、卫星 城农业区、滨海农业区、海岛农业区、黄埔江上游农业区,不同的圈 区具有各自的结构功能。
天津则提出发展“一圈两带”的沿海都市型农业,即环城经济圈 与综合经济带、滨海经济带环城经济圈重点培育文化功能、带动功 能和农产品集散功能;综合经济带着力拓展沿海都市型农业的经济功 能,重点发展精品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食品加工业;滨海经 济带积极开发海洋旅游产业、海洋渔业产业、海洋产品加工制造产业 和海洋产品市场,使其成为现代化的滨海都市型农业杭州市按照大都市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发展三个圈层布 局的都市农业设想即①城市农业圈:包括“一主三副六组团”城市 建成区范围,重点发展花卉、苗木、园艺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服 务业;②平原农业圈:包括萧山、余杭、富阳、临安的平原地区,重 点发展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畜禽、水产等优质高效农业基地及 其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创汇农业;③山区农业圈:包括富阳、临安、 桐庐、建德、淳安的山区,重点发展茶、桑、果、竹、中药材、畜禽、 蔬菜等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芜湖市按照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要求,提出“三层四区”的发 展构想,即核心层,带动层、辐射层,以及北部中心城市及近郊精品 农业区、中部平原坏区优质高效农业生产区、西北部沿江无公害设施 农业生产区、南部低山丘陵特色和生态农业区。
2. 3发展定位依据2. 3. 1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根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 ~ 2020 )》要求,成都市:(1) 城市性质:中国西部重要中心城市,西南科技、金融、商贸 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中心2) 城市规模:总人口 1500万,城镇人口 1035万,3681平方公 里,中心城区人口 800万,城市化水平70%3) 空间布局:“一主、两次、多核”轴向开放型城市空间体系和 非均衡轴向拓展带状空间形态形成1个特大城市、2个次中心、4 个中等城市、4个小城市、30个重点镇,构建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4) 发展目标:中国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 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新兴产业城市、花园宜居城市、魅力文 化城市、山水生态城市和旅游中心城市5) 农业发展方向:现代都市农业(国际现代都市农业试点城市)2. 3. 2青白江区经济发展现实要求根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 ~ 2020 )》和《青白江区城市 分区规划》,青白江区:(1) 位于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第二圈层2) 成都市主城区发展轴线的重要节点和成都市主城区“一主两 次多核”城市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青白江-新都组团,主城区北部分中心,青白江区将以化工、 冶金、建材、重型设备制造、物流、居住为主导形成集中发展区4) 成都市北部生态屏障、重要的氧源基地和城市气流通道5) 成都市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区6) 成都市优质水稻、双低油菜、伏季水果、食用菌、特色蔬菜、 生猪、家禽生产基地7)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青白江区提升和改造传统城郊型农 业、全面推进“三个集中”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满足城乡居民回归 自然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成都市都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上述,青白江区的农业是成都大城市圈域范围内的农业,赋 涵了发展都市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要素和功能要求,也是未 来成都市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青白江区现代 农业的发展定位于都市型现代农业,符合青白江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定 位和要求,也符合成都市作为国际现代都市农业试点城市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