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师生谈心谈话记录表谈心活动中师生主客体关系阐释范文

泽玥15****2海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97KB
约9页
文档ID:204894331
师生谈心谈话记录表谈心活动中师生主客体关系阐释范文_第1页
1/9

师生谈心谈话记录表谈心活动中师生主客体关系阐释   摘要:在教育理论中,关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争论已久文章以高校谈心为题,分析了谈心主体、谈心客体、谈心活动的显著特征、谈心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以及给我们的启示等问题,大致形成了高校谈心活动中师生主客体关系路线图   关键词:高等学校;主体;客体;谈心活动    开展谈心活动是我党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掌握个别谈心艺术是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功但是,近些年来,高校谈心工作渐渐淡化了,主要表现在:其一,谈心少;其二,即使有谈心,在师生关系(谈心双方)的把握上往往出现模糊或偏差,对谈心双方的主客体关系认识不清,导致谈心效果不好,甚至引起师生双方的反感做好谈心工作,对谈心双方主客体关系有个清晰而准确的认识,十分必要    一 谈心活动中师生主客体关系概述    谈心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也属于教育的范畴谈心活动中主客体关系问题的实质在于探究谈心活动中师生双方的地位  对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地位的争论,一直是围绕着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的“教师中心说”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的“学生中心论”而进行的时至今日,对教育过程中主客体关系仍未形成一种公认的、一致的结论,争议仍存。

但是,对这一问题争论的本身就已为当代教育理论注入了新的理性思维和活力  主体与客体,首先是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出现的  所谓主体,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这里明确了:第一,主体是人;第二,主体和人并不等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担当主体的角色,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技能、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并实际地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  客体是与主体相对应的哲学范畴,是主体在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时所指向的一切对象,它包括物,也包括人  教育过程中,主客体关系探究的主要观点有:“主导主体说”、“教师单主体说”、“学生单主体说”、“双主体说”、“复杂主客体说”、“主客体否定说”、“学生主体――教育资料客体说”等等几乎所有这些观点在提出后,都遭到一些学者的质疑质疑的合理性在于:主体的制约性,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师生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企图给复杂多样、动态多变的教育过程定一个高度概括并能解释、规范所有教育过程的主客体关系的界定是不现实的针对教育活动中的特定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工具、时间、空间),从认识、实践、价值的视角来审视主客体关系,可能更有助于我们把握教育过程的本来面目和师生主客体关系的实质。

    二 高校师生谈心活动的特征    谈心从本质上讲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意识上的心灵交流与情感沟通,通过交流与沟通改变之前的某种形态,实现人的特性的重塑  高校谈心活动是一种特定的教育活动在高校有各类层次、各种范围内的谈心,讨论谈心活动中的师生主客体关系,则限定了谈心是指师生之间的谈心  根据主体与客体的定义,我们可以对谈心活动主体与谈心活动客体进行进一步的细化理解谈心活动主体是指按一定教育目标要求,有能力有意识地把他人作为教育对象,与之构成谈心活动的两极并发生相互作用的人谈心活动客体是指有着必备素质,被纳入谈心活动中,与谈心活动主体构成谈心活动的两极,并发生相互作用的人这种理解是基于谈心活动中的两大主要要素(教师、学生)而言,考虑其他要素,则情况要复杂的多  讨论高校师生谈心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不能不涉及到谈心的显著特征,把谈心与课堂教学相区别,将有助于我们对谈心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准确理解  显著特征之一:倾听为主一般意义上的教师一方,在与学生谈心中,要多听学生的倾诉学生只有讲出内心深处的话,老师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与分析了解了学生,才能研究学生,了解学生不能只看,还要多听  显著特征之二:共同讨论。

在倾听学生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针对谈心的话题进行讨论和多视角分析,也即心灵交流与情感沟通,从而对所探讨的问题有一个完整而准确的认识  显著特征之三:给出建议作为教师一方,针对学生的问题或困惑给出自己的理解和建议,让学生自己作出价值判断与选择  谈心活动是一项很复杂的教育活动,上述对谈心活动特征的分析,基于老师和学生之间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或困难或出现的新情况新想法,而进行的心与心之间的沟通,是符合现实中高校一般情况的,这是我们讨论谈心活动中师生主客体关系的基础和前提    三 高校师生谈心活动的要素    教育活动中的特定要素具体到谈心活动中,有五项要素明显呈现,即:教师、学生、谈心内容、时间、空间,其中教师、学生又是最核心的两要素  谈心活动是一个复杂系统,其倾听为主、共同讨论、给出建议的基本特征,描述了谈心是从学生的倾述中发现、找出需要讨论和端正认识的问题,通过师生双方的沟通与探讨的实践,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实现认识上的价值转变,最后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这中间认识、实践和价值是三个最基本的视角维度所以我们只有从认识、实践、价值这三个维度去分析,才能全面、正确地把握谈心双方的主客体地位。

  认识视角反映谈心活动中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与被放映的关系实践视角是谈心活动主客体关系中最基本的视角反映面,它反映谈心活动中主体与客体之间转化与被转化、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价值视角反映谈心活动中主体与客体之间评价与被评价的关系  从认识的视角看,谈心活动中的教师与学生双方同为主体,且为同一主体,即认识活动的主体,客体为谈心内容因为从谈心活动中针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关系来讲,谈心的双方是在共同探讨某一个问题,通过探讨而澄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教师与学生实为“同一战壕里的战友”这与谈心活动的特征相吻合  从实践的视角看,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这既是一种传统的教育观,也是一种正确的教育观从转化与被转化、影响与被影响的角度,谈心就是教师按照社会和教育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以使学生身心发生合乎社会和教育需要的变化这与给出建议的谈心活动特征不相矛盾,给出建议也是希望这些建议能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帮助学生实现选择此外,在谈心活动中,学生对教师也会施加影响,但这并不足以颠覆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  从价值的视角看,谈心活动是一项主要促进学生思想认识发展变化的活动,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生得到变化发展进步是谈心活动的价值所在,学生是价值视野中的主体,教师、谈话内容等都是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服务的,因而是价值视野中的客体。

  谈心活动中师生主客体关系还受谈心的内容、时间、空间的影响,随这些要素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时空关系中存在和发展的,内容不同、时空不同,主客体关系可能就不一样离开内容,离开时空,一定的主客体关系就将难以确定  基于内容,要求教师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如果不具备谈话内容所涉及的专业实践技能、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则教师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是伪主体  基于时空,要求把握好谈心的时空特征因为任何主体的存在都只能占据历史长河中的一段,都只能生活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对教师而言,在特定的时空段,你可能成为谈心活动的主体,超越了这一时空段,也有不能成为谈心活动主体的可能    四 正确认识谈心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对做好高校谈心工作的启示    谈心活动认识视角中的同一主体关系告诉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平等人格,要把教师的主动性与学生的主动性结合起来,才能做好谈心工作谈心是为了共同讨论某一个有针对性的问题的,希望在学生内心世界里还这个问题以本来面目,而不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甚至是批评、指责的  谈心活动实践视角中的教师主体、学生客体关系告诉我们:教师要做谈心的主导者,要有主见,要主动,要表现出谈心的积极性,要义不容辞的负起谈心的责任。

培养青年一代的重任落在我们教师身上,教育质量是否提高,学生是否成人成才,与教师直接相关连  谈心活动价值视角中的学生主体关系告诉我们:教师作为价值客体,其价值就在于用自己的知识、品德、能力等满足学生求知、发展的需要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道德素养,完善自己的人格学生作为价值主体要全面发展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学会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  谈心内容对主客体关系的影响告诉我们:不是任何教师都能成为谈心的主体,不是每个有主体光环的教师面对学生的任何问题都能谈好心运用到实际谈心工作中就是要倡导有针对性的教师针对学生谈有针对性的问题教师要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展示才华,有所作为所以十分有必要在高校建立各类有针对性的专业咨询机构,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专业谈心服务不谈则已,谈则必专业  时空环境限制对主客体关系的影响告诉我们:作为谈心一方的教师,什么时候可以谈,什么时候最好不要谈,什么情况下要谈,什么情况下最好不要谈,要有准确的把握和清醒的认识同时,面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不适宜的时空环境的时候,则要积极寻求专业的、适宜的帮助这不能说明教师能力差,这是教师对学生真正负责在个人发展上,特别是学生事务工作者,则要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成为学生事务工作中某一方面的专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