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加减法计算错例分析学生在平时的练习或考试中常常出现计算错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认知,方法 上没有任何头绪,不知从何下手,对题目内容一头雾水;一种是明明会做,却屡屡出错《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 改善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认真研读这些错课背后的原因,帮助学生尽快走出谋 区,把失误降到零点或最低点以二年级三位数加减法为例一、错例分析学习万以内的加减法之后,我进行了一次小测试全班有45%的学生出现不 同情况的计算错误类型如下:1、视、写差异587 + 696 =把加号抄成了减号4005 — 239 = 4005—23 5 把 239 写成了 2353 770据统计,这次测试,抄错运算符号的就占10%,抄错数的占5%这种抄错数、 丢三落四的毛病是最常见的心理学认为,数学问题这一知觉对彖的各个部分对 大脑的刺激具有强弱差别强知觉对象往往会抑制若知觉对象在大脑中产生的兴 奋,造成对若知觉对彖暂时遗忘,在这个过程中还可能因疲劳或过于兴奋等原因 导致错误2、经验干扰696—587 =•5 8 7—6 9 69 1这个学生把被减数和减数颠倒了位置没有认真读题和仔细的审题。
我想这 个学生除了存在上述问题,在计算上他主要受到了定势的干扰,以往都是大数减 小数,计算百位时5减6不够减,又没有地方借位,只能用6减5 o同时也说明 他读完题后没有审题就毛手毛脚的开始做心理学上讲,当人的感觉器官受到某一强刺激的持续作用时,神经中枢就 会产牛相当稳定的,集中的兴奋,即形成优势兴奋中心,由于优势原则的影响, 便会因这种干扰而出现错误二、教学策略1、 加强读题、审题训练要求学生在读题时做到“三不一清”,即:不丢掉一个字,不随意加、 减一个字,不读破句,直到审清题意再动手做这样反复训练,使学生逐 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2、 利用对照法,提高计算正确率要求学生做题时,不要急于计算,先回到原题对照是否抄对了数和运 算符号,再进行计算如果需要在草稿纸上算,要再与原题进行对照计 算完结果,要检查“两个结果”是否一致3、 建立错题木每天做好错题的摘录,把错题改正写在旁边经常翻阅错题本,“粗 心、马虎”的错误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总之,学生在计算上的错误原因是复杂的,教师要善于研究错课背后 的原因,通过有针对性的方法加以引导,是可以避免的,这样不仅可以快 速有效的提高成绩,对孩子内在的心理品质,外在的行为品质将产牛深远 的影响。
学生加减法计算错例分析高丽营二小王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