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822097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内容提要: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发明。语文教 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析:引导学生 观察,激发创新欲望;诱发学生质疑,预留创新时空;激励学生实践,挖掘 创新潜质;通过这些途经,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 学生想象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 握科学的思想方法。”马克思曾经说过,想象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任务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另一方面 要挖掘学生的潜力、

2、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培养想象力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 径之一。想象力既然如此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 力呢? 一、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创新欲望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有口的观察,可充分激发学生的 兴趣、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激发他们创新的欲望。想像力的形成依赖于 生活实践,依赖于教师的启发诱导,作为教师就是要努力找出新教材中的“空 白”点,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空白”,创造出想象的空间,帮助学生 点燃思维的火花,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创新的天地里翱翔。爱因斯坦强调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 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有一次,我在黑板上画了

3、一条波浪线,问学生: “看到这条波浪线,你会联想到什么? ”学生的回答可谓是多种多样、应有 尽有:可口的方便面、起伏的高山、欢快的浪花、弯弯的山路、衣服上的拉 链真没想到孩子们的想象是这么的丰富。正如鲁迅先生赞叹的:“孩子 是可以敬佩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 天空,他要钻入蚁穴”二、诱发学生质疑,预留创新时空“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想象是发明的雏形。”在教学中,应尽量唤起学 生脑中储备的有关知觉表象,加以加工、组合;再引导学生或延伸故事情节, 或补充课文内容,或创造新的自然、社会环境,从而加速他们的再造想象向 创造想象的转化。1、预留质疑时间质疑是学生主动探究的第一

4、步,也是创新的基础。低年级的学生天真烂漫、 活泼可爱、求知欲强,教师应热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人胆提问。比如第 八次教学时,刚导入课题,学生就问:“第八次干什么?为什么要干第八 次?”这下教室里就热闹了,同学们都非常感兴趣,我并没有急于回答, 而是让他们自己读课文,在书中找出答案划出来,让他们有广阔的思维空间。 这样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有助于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2、创造讨论机会课堂讨论可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样也可以促使他们独立思考,主动创新。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把握 学生提出的好问题展开讨论。3、开拓求异空间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

5、极创造条件,鼓 励学生大胆求异,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只有流动的思维, 才能激发创造的火花。比如要下雨了,观察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 蚁搬家,除此之外,还可启发学生思考蚯蚓出窟、石头冒“汗”预示着什 么?这样的课堂,学生思维异常活跃,他们的设想不管对或错,都体现 了一种探索精神,一种创新精神。三、激励学生实践,挖掘创新潜质现代著名科学家波普尔指出,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去认识、 去实践、去观察,然后我们可以根据观察实验得到事实材料,提出科学的假说。 假说通过科学观察检验得到确证以后,就上升成理论或规律。在课堂教学过程 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用语言描述想象内容的训练。教郭沫若

6、的天上的街市 时,我让学生结合中国古老的神话传说,想象“美丽的街市”中牛郎织女是怎 样生活的?学习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时,我让学生想象“若小孩的话皇帝 没听到或没人说真话的情景”,以及“皇帝回宫后的情景”等等。并且要求学 生根据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流畅地、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样给学生提供了想象 的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通过再造想象,学生不但 锻炼了想象能力,而且由于语言的调节而提高了想象的水平。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懂得文章的谋篇 布局,而且可以间接地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为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打下基础。 因此,有目的的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对于培养学生

7、的想象力是很重要的。如 中国的西游记、聊斋志异,外国的骑鹅旅行记、鲁滨逊漂流记、一 千零一夜等文学作品,都是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训练器材”。 除此而外,还应鼓励学生人胆想象,不要抑制自己的想象。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必须最大限度的营造出一种积极、民主的教学氛 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之中, 调动己有的生活知识和阅历,很好地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当今时代,知识经济 已现端倪,让我们紧跟语文教学深入改革的前进步伐,把联想、想象能力的培 养列入正常的教学日程,认真备课,依纲据本,提高自身素质,为开发学生的创 造力,为培养创造性的新型人才,做出不懈努力。

8、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按其口的性和产生方式, 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这三种心理活动,虽表现形式和程度不 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用某一客观事物或意念的刺激,在人 的心理机制作用下,生发开去,形成新的形象,创造新形象,产生新事物的 心理过程,这就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就要掌握这些想象 发展的规律和过程,教会学生凭借事物或心理意念,浮思联想,善于生发, 展翅翱翔。鉴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做到:一是引导学生善于观察,泛 阅读为想象作丰富的表象储备;二是加强语言训练,让学生准确流畅生动地 描述想象;三是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形象思维能力;四是鼓励 学生巧用心思富于联想。没有想象的思维是枯萎的枝柯,没有超越的天空不会广阔。在语文教学 中,教师要多措并举,不断训练,引导学生养成思维想象习惯,是提高学生 的思维想彖能力的有效途径。参考文献:1、语文课程标准2003年;2、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爱因斯坦;3艺术原理科林伍德;4、马克思思格斯论艺术第二册马克思;5、观书有感朱熹;6、美学黑格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