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表达

日度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33KB
约30页
文档ID:204821269
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表达_第1页
1/30

鉴赏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比喻、比拟、借代(形象类)对比、夸张、反问、反复、排比(强调类)双关、设问、反语(含蓄类)互文对偶1鉴赏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的步骤1、指出修辞手法2、结合诗句具体阐释手法(效果、内容)3、诗人感情2形象类1比喻 作用: 1.形象具体、生动、形象可感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2.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感3比喻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将抽象的愁绪比作具体可感的水,生动形象地写出愁绪如春水东去,有逝去飘零之感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尘网”喻庸俗污浊的官场,以“羁鸟”、“池鱼”自比,“旧林”、“故渊”喻清新的农村和和谐的自然多个比喻连用,形象地强化了厌倦官场生活,向往归耕田园的隐居之意4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 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分析一、二句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回乐烽: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烽即当地烽火台 受降城:回乐县的别称 芦管:笛子 课堂练习:5课堂练习:夜上受降城闻笛1、一二两句诗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沙”比作雪,“月色”比作霜,2、形象生动地渲染出了边境之地的荒凉、空寂。

3、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悲凉幽怨之情6形象类2比拟 作用:使表现内容生动形象、增强感染力 有拟人和拟物两种类型 诗歌中多为拟人将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情感特点,是诗人融情入景的重要途径,能使读者产生联想 比拟,是 诗的重要修辞手法 诗人赋予物以人的品性是言志的基础咏物7比拟春夜喜雨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春雨连绵滋润之态,含蓄又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这场春雨的喜爱之情 8课堂练习:梅花1、“凌寒独自开”一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花面对寒冷的环境傲然独自开放的姿态,3、诗人托物言志,表达了对梅花倔强风骨的赞颂之情9形象类3借代 以特征代本体:“绿肥红瘦” 以具体代抽象:“无丝竹之乱耳” 以部分代整体:“征帆去棹残阳里” 作用:突出人和事物的特征,收到形象鲜明的艺术效果10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课堂练习11借代课堂练习:八声甘州1. “是处红衰翠减”一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以“红”代花,以“翠”代叶,2. 形象地突出了词人所见之处的美好事物竟相衰败,3. 表达了词人羁旅在外的愁苦之情12强调类1对比 作用:鲜明地突出诗人的思想情感,增强说服力,感染力 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是否有主次 对比既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表达技巧; *思考角度:形成两者差异的原因 强烈对比后的结果 题材诗歌经常用对比手法 咏诗怀古诗歌经常用对比手法,在古今对比中突出历史的沧桑和王朝兴替的感慨咏史怀古诗13对比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把豪门奢侈浪费与贫民窘困进行鲜明地对比,突出了贫富对立的严酷社会现实14课堂练习越中览古 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苏台览古 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共同之处 都运用了对比反衬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对比反衬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15课后练习:“诗歌鉴赏练习题” 孤雁颔联 颔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 ,遗失在万里云天中,真令人心生怜意”:“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颔联两句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16强调类2夸张 作用:突出事物的某一特征,便于更好地抒情,增强感染力(注意:程度)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极言愁思之深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极言时间之快、人生之短,表达浓厚的伤感3.“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杜甫兵车行 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血流成河的惨烈场面,突出了死亡之惨重,战争之残酷,并把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表达了作者悲愤的情绪借汉武帝指唐玄宗)17强调类3反问 作用: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情感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强调了不事权贵的心意,表现了诗人的傲气和不屈,流露出对权贵的蔑视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18隋宫 李商隐“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九重:指皇帝居住的深宫宫锦:供皇家使用的高级锦缎障泥:马鞯,垫在马鞍的下面,两边下垂至马蹬,用来挡泥土 19课堂练习“诗歌鉴赏练习题” 隋宫1.“九重谁省谏书函?”一句运用反问的手法,2.强调了隋炀帝“乘兴南游”完全不顾臣子的劝阻3.表达了诗人对于他不顾百姓死活,荒淫误国的贬斥之情,同时也寓含对当朝统治者的劝戒之意20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3.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作用:1.音节舒缓和谐,朗朗上口 2.强调主题,形成气势,突出情感 3.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 强调类4反复21强调类5排比 作用:强调语意、内容集中、语言凝练、节奏鲜明、增强气势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铛铛一粒铜豌豆 南吕 一枝花关汉卿 加强语气,强调指出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耿直的秉性 22含蓄类1双关 作用:言在此而意在彼,增强语言容量,表意含蓄、巧妙 谐音双关:“春蚕到死丝方尽” (思) 语义双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地上的路、人生之路、政治之路、事业之路)23双关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诗中“无晴”与“有晴”,表面上是说天气,而实际上却是指“郎”的歌声是“无情”还是“有情”,表现出那位初恋少女的迷惘,忐忑不安 24含蓄类2设问 作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 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孤零之感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亡国痛之深,愁绪之多 比喻、夸张25含蓄类3反语作用:多表示讽刺、愤激不平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前句说明其志向未酬,反而因文章而扬名,读来令人心沉;后句诗人以自嘲口吻诙谐地说出自己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26互文 因遵守格律、受字数限制而节省笔墨的表达方法,解释理解时必须前后结合 作用: 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 本句互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主人下马客在船” 对句互文: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27互文 泊秦淮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烟、月互文见义,烟雾与月光笼罩着一河清水,也笼罩着河边的沙地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四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了一幅凄凉冷寂的淡雅水月图28对偶 形式上整齐对称,节奏鲜明,语言简练;内容上表意集中29总结解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明手法)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详解析)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谈效果、表感情)3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