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析《祝福》和《为奴隶的母亲》的异同(精品论文)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0KB
约9页
文档ID:204805565
浅析《祝福》和《为奴隶的母亲》的异同(精品论文)_第1页
1/9

浅析《祝福》和《为奴隶的母亲》的异同摘 要:鲁迅的《祝福》和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两篇作品的写作年代接近,写作对象相同,都表现了作者对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提出了要解放妇女的问题本文从批判封建制度的主题、反抗与逆来顺受的人物性格、描写手法、结构艺术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这两篇作品的异同关键词:祝福;为奴隶的母亲;比较;异同鲁迅的《祝福》和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文学作品《祝福》写于1924年,虽然“五”运动已经结束,但社会上仍然高举着“民主与科举”的旗帜,喊着“打倒封建礼教”的口号,也延续着“五四”运动时的反帝反封建任务鲁迅 先生正是借《祝福》主人公祥林嫂的形象,再现了封建礼教的吃人 本质,提出了反封建的必要性《为奴隶的母亲》写于1930年,作 者以浙东地区典妻制度的陋习为题材,通过春宝娘被丈夫典给一个 邻村地主秀才做生儿子工具的事,第一次正面地从“典妻”这一特 殊角度揭示封建宗法制度下,农村劳动妇女的非人生活这两篇小 说有很多地方都存在相同点,本文从主题、人物形象、描写手法等 方面分析,比较这两篇小说的异同一、相同点1、批判封建制度的主题这两篇作品通过两个主人公不幸的命运,反映了相似的主题,深刻 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伦理道德对广大劳动妇女的束缚和摧残。

五四”运动前后,复古主义者在报刊上公开鼓吹“节烈”,经常 刊登颂扬“节妇”、“烈女”的词和诗文,“忠臣不事二主”、“烈女 不嫁二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礼教观念渗透深广,当时被 迫牺牲于所谓“节烈”的妇女非常多《祝福》中的祥林嫂就是从 这些妇女中提炼出来的典型形象之一她是贫苦农家的妇女,新寡 之后,逃到鲁四老爷家帮工,不久被婆家绑了回去,卖给贺老六做 媳妇不料丈夫病死,儿子阿毛又叫狼叼了去,她又被大伯赶了出 去,只好第二次来到鲁家当佣人因她再婚再寡,镇上的人都嘲笑 她,歧视她,鲁四老爷把她看成不详Z物,被鲁四爷赶出了家门, 沦为乞丐,在鲁镇新年“祝福”的爆竹声中死去祥林嫂是被封建“四权”迫害而死的,她的死,控诉了封建宗法制度已迫使人们走 到绝境,启示人们反封建的必要性、长期性《为奴隶的母亲》中的春宝娘就是被“典妻”的陋俗所迫害,成了 奴隶,成了生育繁衍后代的工具因家穷困,她被丈夫典到邻村一 个地主秀才家当生儿子的工具在地主家受尽了奴役和精神的摧 残,当秀才的目的达到之后,她拖着黄瘦疲惫的身体,带着痴呆麻 木的神情,离开了秀才家,回到自己那间破屋时,已经有气无力了 春宝娘的不幸控诉了封建社会残酷的经济剥削,阶级压迫,迫使劳 动人民过着奴隶般的生活。

祥林嫂和春宝娘都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从他们的悲惨命运中,我 们可以看出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两篇作品启示了人们必须推翻封 建制度,才能取得独立的做人权利2、揭露主人公悲惨的命运《祝福》中的祥林嫂和《为奴隶的母亲》中的春宝娘,都是被压在 社会最低层的农村劳动妇女,都勤劳善良,但又都掌握不了自己的 命运,都受到封建礼教和夫权的折磨和摧残,都处于奴隶地位,头 上都重重地压着“四座大山”作者对两位主人公倾注了满腔的同 情祥林嫂是旧中国一个善良、勤劳、坚毅和安分的普通农村妇女,她 对生活的希望最低微,只要能用辛勤的劳动换取最起码的生活,她 就感到满足这个希望本身就带着悲剧性质,可是在那吃人的社会 里,尽管她对生活并无任何非分之想,却争不到最起码的权利这 是因为在封建社会里,所有妇女,特别是劳动妇女,都受到代表全 部封建宗法制度的“四权”的戕害下惨遭一连串的不幸,变得愚昧 麻木,而最终沦于毁灭的社会迫使她不能守节,乂不能不守节,“想做奴隶而不得”,正是封建礼教和思想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春宝娘也同祥林嫂一样,她勤劳朴实、善良安分,但封建制度残酷 的阶级压迫,使她家穷的揭不开锅,还背了一身的债她在家里受 到夫权的压迫,她刚生下的女孩子,被丈夫凶狠地杀死了,她乂气 又急,又心痛,剜去了心一般地昏去了。

后来,她丈夫又因穷困得 没办法,连商量都没有,就把她“典”出去了,她害怕得连腑脏都 颤抖,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春宝娘被典,是万恶的社会和“陋习”造成经济上的贫苦困顿是 春宝娘被逼为人奴隶的经济原因家里穷得连小锅子都卖了出去, 只有在人的身上想办法此外,作品还把典妻陋习的产生放在比较 高的文化层次上加以表现,揭示地主秀才为何要典妻的原因;揭示 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伦理观念、封建宗法制度是造成人间悲剧的原 因祥林嫂和春宝娘都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牺牲品,她们在精神上都受到 严重戕害,如果说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祝福》是带着怕自己到阴间 会被两个男人争夺而锯为两半的极度恐惧悲惨地死去的话,那么生 活在人间的春宝娘在心灵上情感上却要活活地、长时间地遭受着春 宝和秋宝这两个亲生孩子不能两全的撕裂之痛!同时也遭受着丈夫 和地主秀才这两个男人的精神折磨3、抨击封建制度捍卫者的虚伪《祝福》里的鲁四爷和《为奴隶的母亲》里的秀才都是封建地主阶 级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是他们一手制造了两 位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他们都很虚伪鲁四老爷这个讲理学的老监生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他大骂其“新党”,足见政治反动守旧到何等严重的程度。

他处处笃信理学 法则,但是他自己也未能执行理学“去人欲”的要求,在每年祝福 的时候总是虔诚地祈求来年的好运气,他标榜“事理通达,心气和 平”,然而常常紧皱眉头表示不满他用封建理论道德宰割祥林嫂, 使她在精神上受到惨重的戕害,在榨-T祥林嫂的最后一点血汗后, 就将其一脚踢开,使其沦为乞丐惨死街头由于祥林嫂正死于临近“祝福”时,鲁四爷认为不吉利会破坏他的好运气,竟彻底撕下 “心平气和”的假面具,破口大骂祥林嫂是“谬种”,这赤裸裸地 暴露出他那凶恶的吃人本质!秀才为了维护封建理论道德“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用一 百元钱买来春宝娘做她生儿子续后的工具和泄欲的对象把她当佣 人,任由妻子使唤讥笑毒骂,使春宝娘受尽折磨,两次经受离别儿 子的痛苦是儿子不能爱,成了奴隶,成了工具他伪善自私,他 送春宝娘两件宝贝的前提是养出个男孩来,目的是“要你传给秋宝 的”,一个细节便道破天机:他的殷勤,不是为春宝娘而是为自己! 这就看出了他的虚伪4、人物描写上的“白描”手法“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 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祝福》和《为奴隶的母亲》在人物描写方 面都运用了白描手法鲁迅的小说在人物描写方面,多采用白描手 法,用极精炼的笔墨写景状物,勾勒形象,兼与画眼睛相结合,突 出人物的特征。

《祝福》中就是采用这样的手法,对祥林嫂眼睛的 描写就是典型的例子她刚到鲁家帮工时的眼神是“顺着的”,第 二次出现在鲁镇的时候,变成“直着”眼睛看人了,由眼神洞察她 善良纯洁的心灵,连遭厄运的打击而变得有些迟钝麻木了再有祥 林嫂沦为乞丐后,是这样描写的,“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 或一轮,还可以表示他是个活物”祥林嫂经历的人生悲剧和灵魂 悲剧,已非血肉Z躯所能承受!作者一支神来之笔以她木刻似的消 尽悲哀的脸色,表达她最深重的悲哀这就是鲁迅的白描和画眼睛 的人物描写手法它从一个人物的眼睛中,挖掘出和表现人物复杂 的内心世界,深刻揭示人物的灵魂,不但刻画了祥林嫂精神面貌的 变化,而且使读者清楚地看到吃人的旧道德、旧礼教的罪恶《为奴隶的母亲》的作者柔石师承鲁迅,善于运用白描来表现人物 形象如对皮贩子的描写,小说一开头就写出他是一个出色的劳动 者,但债主“狼一般的绿眼睛”,使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不得不 留着眼泪答应典妻回家后他痛苦难言,“旋了三个圈子”也说不 出口来,好不容易说出来后,“却乂垂下头,而且没有话”以非常 洗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了一个性格被扭曲了的被压迫者形象,指 出典妻的罪责主要归于社会阶级压迫。

由于人物形象不同,柔石所 运用的白描手法也不同如对秀才和大妻,作者多从人物语言和行 动上进行白描,而对春宝娘,则采用心理刻画因为她的奴隶地位, 只允许她默默劳动,忍受折磨,所以有苦不能说,只能往肚里咽 出典前夜春宝娘彻夜未睡,忙着修补春宝的几件破衣服春将完 了,夏将至了,可是她连孩子冬天用的破烂衣服都拿出来了这 是白描,也是触及人物心灵的描写,表现了她不忍离去,乂不得不 离去的矛盾和痛苦在秀才家,她忍着生离死别的折磨,出现了幻 影「秋宝睡在她的怀里,含着她的乳……可是身边是空空的作 者通过这个幻影写出春宝娘对儿子的思念之苦,作者就这样,运用 白描手法,不加一句评点,不用任何评论,一切都是用最本色的生 活说话,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描写,写出母亲的眷恋 和痛苦这两篇小说正是通过两位主人公祥林嫂和春宝娘的悲惨遭遇,深刻 地批判了封建礼教、封建宗法制度对劳动人民尤其是农村劳动妇女 的迫害,揭露了他们的吃人本质以上几点就是这两篇小说的相同 点,下面笔者试着讨论这两篇小说的不同点二、不同点1、主人公顽强反抗与逆来顺受的性格两个主人公虽然处在奴隶的地位,但祥林嫂具有反抗性,春宝娘性 格懦弱,逆来顺受。

作为贫苦劳动妇女的祥林嫂,她不可能认识整个封建礼教的野蛮和 不合理但是她在承认和遵从一切妇道条律的前提下,却为自己能 比较安稳地活下去,一一“做稳了奴隶”作了尽其所能的、最大努力的反抗祥林嫂新寡后,为了逃避婆家卖掉她,只身逃到鲁镇来,希望能自食其力过日子,但是她逃脱不了婆家野蛮的暴力绑架她卖到贺家埋她进行了激烈的反抗,“一路上只是嚎、骂两个 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地擒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然后,“她又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定窿,鲜血直流对于被封建 思想禁锢的妇女来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再嫁是最耻辱的, 祥林嫂为了自己所谓的“贞节”,尽了最大的反抗当祥林嫂再次 守寡来到鲁镇,她的“不洁”受人歧视、嘲笑她不甘受命运的摆 布,她相信了柳妈的说教,用自己辛辛苦苦积存下来的工钱去土地 庙捐了门槛,认为自己可以洗脱“罪名”她不甘心被人轻贱、蔑 视,她要做一个跟旁人一样的正常人但是祥林嫂的反抗并不能收 到半点效果,她的结局是必然的鲁迅先生写祥林嫂的悲剧,不在 于她的“不抗争”,而恰恰是以她抗争一生而不得的悲剧深刻揭露 那个时代与社会的黑暗、残酷、野蛮,极其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造 成她们的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与阶级根源。

春宝娘也是处在奴隶地位,但她不敢反抗,逆来顺受、麻木不仁, 始终不觉悟,甘当封建势力的奴隶这位“为奴隶的母亲”尽管有 着赤诚的母爱,但却因为是奴隶,便一再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推残和 创伤在自己家中她没有丝毫的主人翁地位,当皮贩子要把她典出 去时,她虽然害怕得连腑脏都颤抖,也不敢有一点反抗的表示在 自己家里忍受了丈夫对她的虎待,在地主秀才家里又受到了奴隶般 的奴役和精神推残,对此她都忍受了,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不仅没 有埋怨,甚至连痛苦的呻吟都没有只是默默地忍受着血肉被榨干, 感情被践踏的无比痛苦,在死一般冷酷的漫漫长夜中苦熬其麻木 和不觉悟表明她做奴隶是与她自身的弱点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分不 开的2、结构艺术各有特色《祝福》采取倒叙的手法,有特别的环境描写小说一开始就写岀 祥林嫂的死,为情节的开展设置了悬念接着作者抓住祥林嫂所经 历的三个不同时期,追述她悲惨的一生祝福”的环境描写是作 品的关键性表现手法,祥林嫂在祝福的繁忙中得到满足,在“祝福” 中受到打击,最后在“祝福”的热烈气氛中悲凉死去,强烈的气氛 对比,集中地表现效果不仅增加了作品的艺术力量,也深化了作品 主题《为奴隶的母亲》则采用顺叙的手法,没有特别的环境描写,小说 一切以平直自然的结构展示情节,按事情的发展顺序铺写,小说在 揭示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时,没有在环境描写上挥洒笔。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