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法翻译教学法在新时期外语教学中的运用管窥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4KB
约6页
文档ID:204804747
语法翻译教学法在新时期外语教学中的运用管窥_第1页
1/6

语法翻译教学法在新时期外语教学中的运用管窥语法翻译教学法在新时期外语教学中的运用管窥1. 引言语法翻译教学法始于17世纪的欧洲,并盛行于1840-1940它是用母语翻译教授外语书面语的一种传统外语教学法,即用语法讲解加翻译练习的方 式来教学外语的方法因此又称传统法,古典法,阅读法等语法翻译法论文联 盟是外语教学中历史最长与使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6 ]□2. 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历史和现状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音义结合的多层次的语码系统因此,语音、词汇、语法都是语言教学中 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如何教与学一门新的语言,先语篇还是先语法,历史上 各有看法18世纪以前,作为西欧等国的国际语言,拉丁语教学皆以背诵语法 和翻译为手段德国教育家Wolfgang Ratichius提出外语教学应依靠本族语,上课时先用本族语讲解,然后进行词汇、语法分析和母语对比捷克教育家Johann Amos Comenius提出要用归纳法教语法,要重视系统知识和翻译对比,外语教科书中须附有与之相对应的母语课文[7 ]这些观点均强调语法的领导性 地位,认为语法是语言的核心,翻译是教学的基本手段。

语法是篇章学习前的必 修课,学好从外语中提炼出来的语法规则,再阅读由外语翻译成母语的文章,以 此来建立与母语对应的一个新语言系统:外语词汇,外语语法,最后外语篇章随着拉丁语逐渐为一些现代语言所取代,历史比较语言学家发现印欧语系内各种语言之间的类属相似性,便机械地得出结论:一切语言都起源于一种 语言,各种语言基本都是相同的,语言和思维是统一的这一研究显然为语法翻 译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由此,语法翻译法几乎统治了欧洲外语教学长达数 百年之久,于十九世纪达到全盛时期,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之间统治了整个欧洲[2 ]近年来,在对以往有关理论反思的基础上,认知语言学在国内外得到长足发展认知语言学以体验哲学为哲学基础,认知心理学为心理学基础,以生 成语义学和认知语用学为语言学基础,认为语言是基于人类认知的,强调认知在 现实和语言之间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其影响下,语法翻译法逐渐蜕变为一种新的 模式:认知法认知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学外语应当先掌握以 句子结构为重点的语言知识认知法是对传统语法翻译法的升华,克服了翻译法的机械性和片面性,因此又被称作新的语法翻译法,在我国的许多学校里一直沿 用,尤其是在教师英语水平不高的偏远地区的基础教育机构。

今天的语法译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完全以生硬的语法为核心授课内容,以翻译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模式,开始针对不同年龄和知识层面的授课对象, 选用意义丰富和有趣的文章,予语法点于语境之中,创造灵活多变的语言环境, 充分调动和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语法意识,形成各自的目的语思维习惯,从而达到灵活自如使用外语进行语言实际交流的目的3. 语法翻译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的特点及比较从语法翻译法的由来和发展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它的优缺点一、语法体系的完整性语法翻译教学法一直强调语法的核心地位,因而较其他方法而 言更为完整、系统二、语法翻译教学法以翻译为主要教学手段,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外语抽象词义和复杂句子结构的理解力三、语法 背诵和模仿,有了大量系统的输入,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四、语法翻译教学法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初期着重系统传授词汇和语法知识,学 习者语言基础一般都很扎实,对教师要求也相对较低无需大量先进的辅助设备, 教学环境,教师即可授课五、语法翻译教学法重书面语和读写,选用文章或对 话均为原文,这有利于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深入理解和掌握[4 ]由于语法翻译教学法是在古典语言学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因此具有一 定的局限性。

一、重书面语轻口语,重读写轻听说由于听说得不到应有的训练, 学生虽然具备比较好的语言基础,熟知语法规则,但口语表达能力通常较弱,口 语交流的意识不强,甚至学习多年仍不能开口 ;二、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阻碍学 生主动性的发挥学生学习被动,学习困难的学生常缺乏学好外语的信心教师 一味地单方面填鸭式讲解,使得绝大多数学生过多地依赖课堂教学和教师的分 析,极大限制了学生主动思考、学习习惯的培养;三、强调死记硬背,教学方式 单一,实践环节薄弱,课堂气氛沉闷枯燥,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 主动性鉴于传统语法翻译法的诸多缺陷,在近代的英语教学中,交际教学法已逐渐取代并广泛运用交际法(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又称功能■■-意念 法,创始人是英国著名语言教育专家威尔金斯(Wilkins )o [ 2 ]以交际能力理论 和功能语言理论和话语分析理论为理论基础,交际法强调培养在特定的社会语境 中能正确并得体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具体来说,交际法的特点可概括为: 一、强调语言的意义和运用,以培养交际功能为宗旨不仅要求正确性,更要求 得体性二、首重语言运用的流畅性。

认为本身是一个不断纠错,逐渐完善的过 程,对不影响交际的错误不必纠正,以免打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以学生为 主体,强调教师的教学应以满足学生的交际需要为目标,以语言功能为纲四、 以真实的话语为教学单位,竭力反对语法翻译法使用的人为 语言材料,强调从 学生工作生活实际需要出发来确定教学目的,制定教学内容,让学生处于真实情 景之中,身临其境地用英语进行交际交际法顺应教学法的发展趋势,从各类最 新成果中获取营养,可谓迄今为止影响最大、最富有生命力的外语教学法流派然而,交际法也有自身的局限性首先,对于如何确定语言的功能项目并分类排序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其次,交际法教材往往很难使题材、功能和语法融为一体,这就难免走向语法译法的另一极端:完全忽略语法知识的教授,导致学生只会使用却不懂用法,对一些语法缺乏系统的把握和认知交际法反对像语法翻 译般系统地教授语法,机械式背诵重复,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对目的语 系统知识的掌握;过分注重交际的流畅性而降低了语言的精确性;过分注重语言 的意义,强调语言使用的得体性而又忽略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它主张让学生在情 景中有目的地进行真实交际,也就是说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去发现并总结语法规 则。

语言是扎根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与该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由于不同语言的民族天各一方,物必有异,认识世界与思维的方法必有很多不同之处, 汉语与我们的学生所学的外语在文化传统、语言特点,包括语音、语法和文字系 统等方面都颇为不同,没有一个优越的语言环境作支撑,自然习得是难之又难学习一门语言,语音,语义,语法缺一不可会说不代表一定会用,会写不代表一定会说语法翻译法只注重背诵语法规则的方法然不可取,交际法完全忽略语法的教学也未必可行Johnson指出,最好的办法是在基础阶段考虑语言结 构,而到高级阶段则以语言功能为重点,这样学生就可以由学会使用语言的规律进而学会怎样运用语言去进行交际第二语言学习研究结果也表明,学习语法有助于外语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那些完全回1或忽视语法课的教学法显然是没有依据的o[5]因语法错误会对交际起阻碍作用而在教学中全然否定语法的作用是 不可取的,尤其是我国学生是在母语的环境里靠有限的接触来学习外语的,要真 正掌握一门外语,就必须掌握该语言的基本语法知识作为口语表达的说,如果 缺少基本的语法结构知识,往往不知如何开口,或是一出口就变得支离破碎听 也一样,对输入无法准确地理解往往是由于目的语与母语的表达习惯,思维模式 等的差异。

因此,我们既要论文联盟强调得体性,也要保证准确性两者兼具, 才是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4. 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开放性及其运用前景受认知语言学的影响,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已摆脱了机械重复,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改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新翻译法,以期最大限度发挥 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主动能动性,这与我国目前正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所设立的目标 是一致的直至今天,在许多学校里,它仍然是一种标准的语言教学方法[1 ] 我们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地改进、发展和完善,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的教学条 件和教育对象的特点,语法翻译和交际教学法相辅相成,使之最大效度地发挥作 用,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才是目标。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