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价值理性内涵 推进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04796280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构价值理性内涵 推进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建构价值理性内涵 推进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建构价值理性内涵 推进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建构价值理性内涵 推进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建构价值理性内涵 推进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构价值理性内涵 推进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构价值理性内涵 推进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构价值理性内涵推进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摘 要本文从分析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应有的合理理 性构架出发,指认出,现实教学过程中由于感性至上的形象 教学对价值理性消解,工具理性异化的认知教学对价值理性 排挤,人文化的非理性教学将价值理性替代,致使价值理性 内涵缺失。结合高职学生实际,科学定位高职思政课内涵, 合理分析高职学生“兴趣”构架,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建构 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和谐理性模式。关键词高职思政课教学价值理性高职教育的实践导向原则要求思政课教学凸显对经验 实用性的关注,注重对学生工具理性的培养,这是否意味着 高职思政课教学应放弃其由理论逻辑性所规定的宏大价值 理性内涵,而代之以具有短期效应的实

2、用性和工具理性内 涵?反映到教学方法上表现为,是否放弃传统大学思政课教 学的注重逻辑说服力的理论运演模式,而代之以实践感悟或 现象直观的教学模式?我们认为,答案是否定的。欲兼顾高 职教育的实践导向原则与思政课教学的理论性特质,我们应 该倡导在实践导向所引导的行动系统中彰显价值理性内涵 并用理论进行规整。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价值理性意蕴理性是事物或世界存在的依据或规律,是人们的意识结 构和认识能力,是人的行为依据和行动指南。理性有工具理 性和价值理性之分。工具理性即科学理性,是强调手段的合 适性和有效性而不管目的恰当与否的理性,价值理性则是强 调目的、意识和价值的理性,是“作为主体的人在生活实践 中

3、形成的对价值及其追求的自觉意识”。1在高职思政课 教学中,工具理性重在使学生树立科学理性思维,注重对认 知对象固有属性和事物间规律性的研究,进而掌握科学方法 论,使学生能够“庖丁解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技能, 是显性的“应用之用”。价值理性旨在唤醒学生的人文自 觉,使学生不为专业局限,不为技术束缚,自觉按照全面发 展的人的标准来思考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关注生命的意义和 尊严,遇事能够进行价值评估,有效解决“技术为谁用”的 问题,是隐性的“无用之用。如果说,工具理性所彰显的 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职业性”,那么价值理性彰显的就是 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政治理论性。鉴于此,价值理性应该是高 职思政课教学

4、中更加根本的层次。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价值理性缺失然而,在高职思政课的现实教学实践中,往往将价值理 性内涵遗忘。一是在感性至上的形象教学中将价值理性消解。个别教 师为迎合高职学生实际,用大量感性案例来证实理论,甚而 使案例凌驾于理论之上,其实质是感性至上的形象教学。这 种教学模式所引导的课堂教学场景看似存在师生互动,学生 也或许喜欢,然而其只能取得短期的教学效果,即课堂极其 热闹,却无法真正完成思政课教学的长远目标。二是在工具理性异化的认知教学中将价值理性排挤。当前众多高职学生对高职教育本身存在误读,认为高职教育就 是确保找到工作的教育,这一想法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 实语境中或许可以理解,然而却

5、也容易产生对教育和知识的“功利主义设想:有用的就学,没用的就不学。由于思政 课“无用之用的效用无法被高职学生认识,于是片面认为 思政课对自己没有实效而不感兴趣。为迎合学生实际,个别 教师往往坚持“实用主义”原则,把思政课干脆上成生活常 识课,忽视了思政课教学的价值理性内涵。三是在人文化的非理性教学中将价值理性替代。当前众 多高职院校由于达不到建构价值理性所倡导的人文性规则, 于是就用文学、艺术等非理性形式取代,忽视校园文化建设 中的思想性。在此大环境下,注重价值理性内涵的思政课教 学模式不受学生欢迎,而只能被迫代之以非理性的教学模 式。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价值理性构建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注入价值理性

6、内涵,须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明确高职思政课教学之初衷,将价值理性内涵与政 治内涵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的初衷就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马 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政 治方向,提高政治鉴别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接 班人。这一价值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价值理性的规整,价 值理性的功用在于以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的价值的实 现为目的和尺度,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从而使人更多关注国 家和民族的命运,最终使思政课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二是结合高职学生实际,把“理趣”作为触动课堂教学 之痒点。高职教育的实践导向原则固然重要,然而我们却不 能因为弘扬实践导向原则就将那种仅关注外在形式的“情

7、趣”教学模式抑或感性至上的形象教学模式作为高职思政 课的主导教学法,因为这忽视了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为 此,高职思政课教学必须在注重实践导向的基础上,充分发 挥思政课“摆事实、讲道理”的功用,把“理趣”作为触动 课堂教学之痒点,以此实现师生心灵上的交流,增强高职思 政课教学的长效性。三是要建构基于实践导向的”四环教学法,增强学生 对现实和理论的反思能力。第一环就是通过学生参观或教师 提问的方式,使学生产生问题。产生问题的实质是学生用过 去的知识无法解释当前的现实,产生了知识空白,制造现有 知识与理论或现实的不和谐。第二环就是学生分组调研或分 组讨论解决问题,在学生调研或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

8、 引导(而不是告诉),使学生生成正确的认识。教师要适时 对调研结果或讨论结果进行总结。第三环就是教师对问题的 解释和归纳。解释问题时要杜绝用单一理论进行解释,而代 之以理论对比解释,没有对比就没有认识,更不可能产生理 性认识,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真理,从而实现“用科学的理 论武装人”。第四环就是引导学生现实践行。通过实践教学 的形式,注重身教,使学生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内化于自身,使理论理性的认知转化为价值理性的践行, 从而使学生更坚定地走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参考文献:1徐贵权.论价值理性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3(5).作者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陕 西咸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