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地黄中毒预防表现及处理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04796212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洋地黄中毒预防表现及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洋地黄中毒预防表现及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洋地黄中毒预防表现及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洋地黄中毒预防表现及处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洋地黄中毒的预防,表现及处理一、洋地黄中毒的预防1)洋地黄用量个体差异很大,老年人、心肌缺血缺氧、重度心力衰竭、低钾低 镁、肾功能减退等情况对洋地黄较敏感,使用时应严密观察用药后的反应。2)与奎尼丁、胺碘酮、维拉帕米、阿司匹林等药物合用,可增加中毒机会,在 给药前应询问有无上述药物及洋地黄用药史。3)必要时检测血清地高辛浓度。4)严格按照医瞩给药,口服地高辛若病人脉搏低于60次/分或节律不规则应暂 停给药,报告医生,用毛花昔丙或毒毛花昔K时务必稀释后缓慢静注(10 一15分钟),并同时监测心率、心律及心电图变化。二、临床常见洋地黄中毒临床表现有胃肠道反应和各种心律失常以及神经系统表现和视觉改变

2、。(1)胃肠道反应:一般较轻,常见纳差、恶心、呕吐、腹泻、腹痛。(2)心律失常:服用洋地黄过程中,心律突然转变,是诊断洋地黄中毒的重要依 据。如心率突然显著减慢或加速,由不规则转为规则,或由规则转为有特殊规律 的不规则。洋地黄中毒的特征性心律失常有:多源性室性过早搏动呈二联律,特 别是发生在心房撷动基础上;心房撷动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与房室结性心 律;心房颤动伴加速的交接处性自主心律呈干扰性房室分离;心房颤动频发交 接处性逸搏或短阵交接处性心律;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双向性交接 处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和双重性心动过速。洋地黄引起的不同程度的窦房和房室传 导阻滞也颇常见。应用洋地黄过程中出现

3、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是洋地 黄中毒的特征性表现。(3)神经系统表现:可有头痛、失眠、忧郁、眩晕,甚至神志错乱。(4)视觉改变:可出现黄视或绿视以及复视。三、洋地黄中毒的处理:对怀疑或已诊断为洋地黄中毒者,首先应停服洋地黄。1、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窦缓)、窦房传导阻滞、窦性 停搏、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给予阿托品,必要时可予临时心脏起搏治 疗。2、频发早搏及快速心律失常:%1 补钾:静脉给予或口服氯化钾。钾可阻止洋地黄与心肌进一步结合,防止 中毒继续加深。但同时伴有房室传导阻滞及高钾血症者应慎用。补钾的同时还可 以补镁。%1 苯妥英钠及利多卡因的应用:洋地黄中毒伴快

4、速心律失常时可选用。苯妥 英钠静脉注射50100毫克/次,每510分钟可重复1次,总量可达500 毫克(苯妥英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一般仅用于洋地黄中毒,其余原因导致的心律 失常作用较差),以后改为口服维持。利多卡因首剂50100毫克静脉注射, 并以14微克/分速度静滴维持。%1 洋地黄特异抗体的应用:洋地黄特异抗体可以和已与Na+-K+-ATP酶结 合的洋地黄结合,并消除其作用。洋地黄特异抗体碎片的作用更优,因其分了量 小,结合洋地黄后可迅速排出体外。%1 在治疗洋地黄中毒时,应测定血清中洋地黄浓度,及时修正诊断并查找中 毒诱因。%1 忌用电除颤,因洋地黄中毒时心肌细胞兴奋性增高,直流电除颤易引起室 颤。(洋地黄中毒时缓慢型心律失常用阿托品,快速心律失常用苯妥英钠,为广 谱抗心律失常药)注意:心电图上有ST-T呈鱼钩样改变,称为洋地黄效应,这是由于洋地黄 类药物缩短了动作电位1、2、3时相所引起的,是使用过洋地黄的表现,是正 常现象,而不是洋地黄中毒的表现5 1-75洋地黄引起STT变化,逐渐形成特征 性的STT改变(鱼铅型)2.其他:如电解质紊乱、脑血管意外(可表现为极明显的T波深宽倒置,ST明显下移,酷似非ST段抬高型心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