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审计师解聘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对策分析.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04789010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审计师解聘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对策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我国审计师解聘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对策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我国审计师解聘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对策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我国审计师解聘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对策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我国审计师解聘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对策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审计师解聘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对策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审计师解聘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对策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审计师解聘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对策分析【摘 要】审计质量对促进资本市场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审计师承 受着来自审计市场竞争与客户的巨大压力,因此,投资大众、财务报表用 户和监管机构都十分关心审计师是否很容易受到威胁解聘,迫使他们牺牲 独立性,抑或是公司通过实际解聘审计师达到改善审计意见的目的。文章 在对威胁解聘和实际解聘两种审计师解聘类型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就由此 对审计质量造成的影响进行对策分析。【关键词】审计师解聘;审计质量;威胁解聘;实际解聘一、审计师解聘的相关概念审计师解聘是指由上市公司发起的单方面解除或威胁解除审计合约 的行为。从博弈视角来看,作为博弈一方的上市公司可以出于自身利益考 虑采

2、取解除审计合约或威胁解除审计合约的决策。由此可见,审计师解聘 概念主要是从上市公司行为的角度进行界定的,而非审计师主动发起的。 后者称为“审计师辞聘”,即作为博弈另一方的审计师由于审计风险超过 了其自身的可容忍水平而向上市公司等被审计单位递交辞呈,解除审计合 约的行为。本文所指的审计师解聘并非根据解聘结果进行界定,而是由审 计主体行为而定。根据上市公司解聘审计师的不同动机,可以将审计师解 聘分为两类:威胁解聘和实际解聘。(-)威胁解聘上市公司针对现任审计师所实施的,通过对现任审计师施加压力,试图改变审计意见类型的行为,称为“威胁解聘”。其主要动机是通过威胁 解聘审计师改善审计意见,并非解聘审计

3、师行为本身。(-)实际解聘上市公司试图通过解聘现任审计师,聘请继任审计师并通过新一轮的 审计谈判,以期改善审计意见的行为,称为“实际解聘气其主要动机在 于利用现任审计师与继任审计师对审计准则的不同理解、对被审计单位审 计风险的不同评价或者与继任审计师合谋等手段,进而改善审计结果。关于审计师解聘对审计质量的研究文献,国内外不胜枚举。无论从理 论研究角度还是从实证研究角度,审计师解聘(包括威胁解聘和实际解聘) 均对审计师的审计行为产生了实质影响,进而导致审计结果向对上市公司 有利的方向发展。这种影响在我国审计市场竞争激烈、审计师一方话语权 欠缺的现实环境下尤为显著,如何从制度建设上消除这种影响,成

4、为极为 现实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二、我国审计师解聘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对策分析鉴于上市公司在解聘审计师时的不同动机,威胁解聘和实际解聘会对 审计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笔者分别从上市公司的威胁解聘和实际解聘行 为两个方面研究制度层面的对策。(-)关于威胁解聘行为的对策针对上市公司的威胁解聘审计师行为,可从规范上市公司和审计师两 个主体的行为入手。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防 止上市公司根据自身利益随意解聘审计师,增加上市公司解聘审计师的难 度;另一方面应当增加审计师的违规成本,通过加大审计师违规的处罚力 度等手段提高审计师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此外,通过审计师行业组织、媒 体等方式强

5、化审计师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在面临威胁解聘时仍能够保持客 观公正性。1 .规范审计委员会制度,确保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审计委员会制度是我国借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相关制度 安排。SEC在其会计系列文告第19号(Accounting Series Release NO. 19) 中首次建议上市公司应当设立直接向股东大会负责的审计委员会,拥有解 聘或聘用审计师的权力。这一制度安排有助于提高审计师的独立性和权威 性,在防范与控制财务报告舞弊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作用。对此,美国注册 会计师协会公众监督委员会(POB)也建议审计师与上市公司签订审计合 约时,审计委员会应当作为审计合约的委托人,并于审计合

6、约中予以署名。我国自2002年4月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对审计委员会制度予 以规范以来,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实践中审计委员会往往是董事会的 一个下设机构,在聘请或解聘审计师过程中缺少话语权,成为一个摆设。 尽管如此,相关实证研究仍然表明审计委员会制度对于增强会计师事务所 抵御上市公司威胁解聘能力有着突出的作用。李强和薛祖云(2005)以沪 深两市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经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董事会均设置了审 计委员会,其会议由独立董事召集,并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上市公司随意 解聘审计师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独立性和权威性对审计委员会职能的发挥十分关键。 就目前而言,审计委员属于萤事会下设的职能部门,

7、其独立性本身受到了 很大的影响。此外,作为审计委员会的召集者,独立董事的聘任以及待遇 受到公司管理层直接影响,独立萤事根本无力与管理层作对。对此,应该 建立一个独立于管理层的审计委员会。笔者建议设立一个与董事会平级 的、隶属于股东大会的审计委员会,其聘任与待遇的确定应该完全独立于 管理层,这样审计委员会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减少公司通过威胁解聘 审计师,企图改善审计意见等损害审计质量事件的发生。2.强化违规审计师经济赔偿责任,加大违规审计师民事处罚力度正所谓“没有成本的造假就等于没有希望的未来,对违规审计师的 查处力度和处罚力度的不足正是审计师无视审计规则、接受上市公司无理 要求的主要原因。因

8、此,必须提高审计师的违规成本,改善当前违规成本 与违规收益之间严重不对称的状况,从根本上消除审计主体的违规执业动 机,这样才能为审计质量提供最强有力的保障。然而,在我国目前的审计 师处罚机制下,审计师所承担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法律 责任形式中,民事责任的规定和执行力度最为薄弱。尽管民法、注册 会计师法以及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中均对审计师的违规、违法行 为进行了责任上的认定,然而事实上,随着大量虚假审计意见的相继曝光, 牵涉其中的审计师和事务所情节轻微、影响较小的往往以行政处罚为主, 情节严重的、影响较大的则对关键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鲜有审计师和事 务所因此而承担赔偿投资者损失的民

9、事责任。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我国针对审计师和事务所的民事责任的有关法律法规操作性较差,从而导 致我国针对审计师的民事法律诉讼缺乏。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没有一套关 于证券市场违规违法行为的、可据以提起诉讼的操作规范。对此,应当建 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从立法层面对审计主体以及所属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违规责任(尤其是民事责任)进行详细的说明,从经济处罚力度和广度上 改变其违规成本“重形式、轻实质”的现状,以提高其专业胜任力和职业 道德,在面临上市公司威胁解聘时能够客观公正,消除威胁解聘对审计质 量的影响。3.大力弘扬审计师职业道德审计质量的主体因素包括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专业胜任能 力在审计

10、师考取注册会计师证书过程中的理论学习和长期的审计实践中 得到锻炼和提高,而审计师职业道德在我国现阶段的审计环境中显得格外 重要。设想一个专业胜任能力较强的审计师在缺乏职业道德的情况下会作 出怎样的审计判断?对审计结果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此,应当充分发挥 审计师行业协会以及媒体的作用,从物质和精神层面对恪守职业道德的审 计师予以奖惩,以加强审计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审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关于实际解聘行为的对策在我国,审计服务市场属于买方市场,上市公司作为审计服务的购买 者在交易中处于优势地位,在审计谈判过程中往往比较强势。正基于此, 上市公司有着通过解聘审计师并签约新的审计合约以改善审计意见

11、的动 机。对此,需加强上市公司实际解聘审计师行为的监管。1 .赋予被解聘审计师充分的话语权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在解聘审计师的程序中剥夺了被解聘审计师的话 语权,使之无法拥有为其自身申诉的权利,也正是由此,审计师在面临威 胁解聘时往往屈服于上市公司管理层。这里可以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关于解聘审计师的相关规定。以美国为例,美国市场监管层要求上市公 司在解聘审计师时,允许现任审计师向股东大会或监管部门进行申诉,并 形成书面声明,经股东大会或监管层审核后方可解除审计合约,以此防控 公司管理当局解聘宙计师的随意性。在英国,审计师的聘任由公司黄事会 表决,而在审计师解聘时,允许审计师亲临公司董事会对相

12、关解聘原因进 行陈述,并告知所有股东,而相关费用则由公司管理层负责。由此可见, 国外上市公司解聘审计师比聘请审计师复杂得多,这也降低了审计师被随 意解聘的可能性,提高了审计师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进而可以充分发挥其 职业判断能力,得出中肯、公允的审计结果。这点在我国形式上也做过相 关要求,却未能够在实践中得到贯彻执行,原因之一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 股东大会“用脚投票”现象十分严重,并不能发挥其制约经营管理层的作 用;原因之二在于我国审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审计师普遍不希望丢失上 市公司规模的大客户。此外,不少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过 失,为避免被诉讼或处罚,在被解聘时往往都不愿声张。因此,赋

13、予被解 聘审计师话语权,能够使上市公司在实际解聘审计师时三思而后行,充分 考虑实际解聘审计师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从而改善上市公司任意解聘 审计师,损害审计质量的情况。2.强化前后任审计师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注册会计师之间缺乏联系 和沟通,这样不仅加大了继任审计师的审计风险,还浪费了大量的审计资 源。强化前后任审计师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有助于削弱上市公司随意解聘 审计师的不公动机,进一步拉平了上市公司管理层与审计主体的地位。对 此,国外已有先例,如美国要求继任审计师与现任审计师必须进行一定的 沟通,以决定是否接受业务。其中,继任审计师至少应当了解包括现任审 计师

14、与上市公司在会计准则或审计程序方面存在的争议以及现任审计师 被解聘的原因等相关信息。虽然我国已经颁布关于现任审计师与继任审计 师沟通的独立审计准则,但是实务中发生实际解聘审计师行为后,现任审 计师与继任审计师极少进行必要的沟通。为此,加强前后任注册会计师之 间的沟通和交流对于提高审计质量十分关键。加强前后任审计师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能够有效地减少继任审计师对 当前客户财务状况的错误判断,进而减少前后任审计师的审计误差,减小 上市公司通过解聘审计师,利用前后任审计师不同的审计误差来改善审计 意见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上市公司实际解聘审计师的收益,最终提高审计 质量3.完善实际解聘审计师的信息披露目前,

15、我国已经在形式上建立了对实际解聘审计师的信息披露框架, 但在实际执行和监管过程中却十分乏力。在上市公司年报中已披露的与实 际解聘相关的信息形式可谓五花八门,但缺乏实质性信息,甚至就实际解 聘原因这一基本问题也没有统一、明确的披露要求,其信息实用性可见一 斑,信息使用者无法获取相关解聘审计师的信息。对此,市场监管方应当 建立健全实际解聘信息披露规范,对于市场中实际解聘审计师的行为,披 露中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尽可能地使信息使用者明晰实际解聘的过程以及 经济后果。西方证券市场中在对实际解聘审计师的信息进行披露时要求涉及披 露的实质性信息至少应当包括实际解聘行为的发起方、上市公司管理层与 现任审计师存

16、在的意见分歧以及该分歧对会计报表在定性和定量指标上 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应当披露包括现任审计师对解聘事实的说明或意见 中述以及现任审计师与继任审计师的沟通情况等,进而使信息使用者能够 有效甄别实际解聘事件的详细过程,同时有效抑制上市公司实际解聘审计 师的动机和复杂程度,改善审计师的执业环境。4 .加强对继任审计师的监管前已述及,上市公司实际解聘审计师的主要动机在于通过继任审计师 与现任审计师对会计准则或审计风险的不同理解或与继任审计师合谋,从 而达到改善审计意见的目的。因此,加强对继任审计的监管成为防控审计 师被恶意解聘的有效方式。对于发生审计师解聘行为的上市公司,应当重 点核查其后续财务报告审计情况,严惩审计师与上市公司的合谋行为。三、总结本文在对审计师解聘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针对威胁解聘与实 际解聘审计师对审计质量可能造成的影响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治理 威胁解聘审计师的行为时,要从上市公司与审计师两方面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