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木文结合大学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提出在日常训练中应加强对大学学生学习 兴趣,音乐理解,舞蹈训练,心理素质,艺术修养等方面的素质培养,从而提高大学学生的 表现力关键词艺术体操素质培养表现力音乐艺术体操是以节奏为中心表现美的运动,音乐是引起运动冲动的前提条件,是艺术体操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教学实验中,注重加强培养实验组的大学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以及 艺术表现力的兴趣一、 开设艺术体操课程的意义艺术体操是一项徒手或手持轻器械,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以自然性和韵律性动作为基 础的新兴的体育项目艺术体操也是一项极具观赏价值的运动项目,近年来,随着竞技运动 的不断发展,其自身的发展也较为迅速其中身体难度动作的复杂化己成为当今世界艺术体 操发展的中心和重点随肴2001年新规则的颁布,难度动作的结构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技 术动作已从原来单一的、结构简单的动作类型过渡到动作结构复杂,技术动作复合重叠,对 运动员身体素质及能力要求较高的阶段因此,必须了解当今艺术体操在难度方面的现状及 未来发展趋势与特点,以促进我国艺术体操在难度动作方面的创新设计,缩短与世界水平的 差距二、 影响艺术体操表现力因素(一) 音乐表现力艺术体操是以难度的技巧,优美的舞姿,动听的音乐,感人的艺术形象和敢于自我表现 等因素构成,并有机的构成统一体,缺少一种艺术美就是一种不完整的美。
艺术体操从产生 起就和音乐紧密相联,两者都是随着时间的展开,消逝,在瞬间中将所有要表达的内容逐渐 展开艺术体操借助音乐结合特有的技术,编排,形成独特的运动形式,表达人们的思想感 情在音乐作品中因各音在进行时的时值的长短和强弱的不同组合,其节奏有肴不同的变化, 时而好比大珠小珠落玉盘似的滚动,有时又缓抒、飘逸的从一个音流向另一个音而艺术体 操单个动作均有各自的性质和特点,并能在音乐中找到各自相似的音型成套动作就好比一 块绣花布上的细格了,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节奏配合旋律将成套统一在一种节拍内,充分显 示出时间上造型配合的音律感、节奏感在对音乐的理解过程中,就可以对成套所要表达的 内心感情有了初步了解二) 个人身体素质专项身体素质是运动员的基本素质,没有稳定、完好的专项身体素质,动作就会缺乏连 贯性,不优美、舒展,缺少内在的情感和韵味,就不会有表现力专项身体素质主要包括有 柔韧素质、速度素质、力量素质、灵巧素质、耐力素质等良好的柔韧素质是完成艺术体操动作技术和提高动作质量的基础,是体现完成大幅度动 作的能力,也是体现发挥动作表现力和塑造优美造型的能力不具备良好的柔韧素质就会影 响动作技术的完成和动作质量的提高,使动作受到局限,变得僵硬和不松弛。
上、下肢和肩 部的柔韧可加大上下肢动作的幅度和提高动作的优美性;有柱的柔韧包括颈椎、胸椎和腰椎 的柔韧,它们对掌握艺术体操徒手动作中的身体波浪,摆动和绕环以及后屈结环等动作很重 要;骸部的柔韧对完成动作的准确性和优美性具有非常大的意义;踝关节高度的灵活性和外 展能力有利于转体的立度和增加腿部外形的美观现代艺术体操要求动作快速,快速也就是用尽可能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动作的一 种能力在艺术体操中,快速主要体现在动作的节奏和肌肉松紧程度的迅速变化上,并善于 使身体各个部位随着音乐的节奏和节拍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还体现在用最快的速度熟 练地完成联合动作和比赛的整套动作三、提高大学学生艺术表现力(一)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提高大学学生音乐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一个系统计划安排、逐步提高的过 程:第一阶段,让大学学生憧得音乐的概念及音符、节拍、旋律、乐句和段落的划分,并培 养大学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第二阶段,了解动作与音乐节拍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动作练 习,提高动作与音乐的协调性,培养大学学生的乐感二) 提高艺术修养艺术体操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和其他的艺术有着相通之处,如舞蹈与音乐,美术等等, 在成套动作中不难看出其具有雕型的沉稳、绘画的空灵及书法的潇洒。
每一个姿态、造型, 每一个动作变化的节奏,韵律无不有着与其它相关艺术所共有的特性三) 增加舞蹈训练良好的舞蹈基木功是艺术体操表现力的基础舞蹈本身就是一项表现力极强的艺术,备 种古典舞、芭蕾舞、民族舞都可以作为艺术体操基本训练四) 加强心理素质每个大学学生的气质不同,对同一刺激式样的反应也芥有不同,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 个性进行不同的训练例如,训练大学学生肌肉动感觉能力,训练进入特定的心理环境中用 情绪、意念法去诱导动作的完成造型动作要在精神上的意念和自己情绪向观众投射的感觉 中完成如起跳前的动作充满弹性感,腾空感觉飘然等等,所有动作都要通过情绪用肌肉运 动表现出来四、结语学校开展艺术体操,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向大学学生进行美育的同时,培 养大学学生高尚的情操,是贯彻素质教育的一项较好措施,而且中学的生长发育的可卿性很 强,可利用艺术体操来塑造她们优美的体态参考文献:[1] 钟进.高校艺术体操教学方法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 (2).[2] 姜淑艳,罗明飞,等.艺术体操教学中大学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J].佳木 斯大学社会科学报.2008 (2).[3] 黄俊亚,关颖颖,等.对体育院(校)艺术体操教学适应社会市场需要改革的探讨[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