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简析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6KB
约9页
文档ID:204762173
简析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1/9

简析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摘 要:戏剧文学是文学中的重要体裁,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也得到了一定 的体现然而在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 戏剧教学有边缘化趋势,由于自身所占 比重不足,以及教师的重视程度不足、 学生的熟悉程度不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戏剧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 一定的问题也正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 导致高中语文中戏剧内容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生学习过后对于戏剧的理 解也并未得到加深随着新课程改革的 深入,教学工作者逐渐发现高中语文戏 剧教学的问题,或者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偏颇,并想办法进行解决III关键词:高中语文;戏剧教学;课 堂教学戏剧是一种与小说、散文、诗歌等 并行的文学体裁,因其自身特有的综合 性、冲突性、语言性、假设性、动作性 等特点,使戏剧具有独特的魅力在高 中语文教材中,戏剧作为一种文学样式 存在着,然而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加 之戏剧自身的特性以及所蕴含的深厚的 历史背景,使戏剧成为教学中难讲好处 理的一部分难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将戏剧中所蕴含的戏剧文学常识、 时代背景、历史内等完整传递给学生; 好处理是指教师通常会将戏剧简单的处理为小说等叙事性文学进行分析,忽略IIII戏剧自身的特点。

这样的教学思路与方 式是不可取的本文旨在通过对高中语 文戏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 进行策略性思考,以期对日后高中语文 戏剧教学做出有益的启示,丰富高中语 文教学一、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中存在的问1. 重视程度不高对戏剧文学重视程度不高的现象存ill!在于教材编排、考试、教师、学生等四 个方面在教材编排方面,笔者曾进行 过统计,在常见的人教版、苏教版、粤 教版、语文版教材中,戏剧所占的比例 分别为:3篇、2篇、4篇、4篇,四种 教材中共引文章8篇以人教版教材为 例,高中阶段必修教材共出现65篇课文, 戏剧作品所占比例为4.62%,数字的罗列 可以明显感受到出现频率的低下在考 试内容中,同样存在受重视程度低的现 象,这主要表现在戏剧一般篇幅较长, 通过对话、动作等表现冲突、对时代背 景等的重视程度高等,这些特点使之并 不适合作为考试阅读题目出现,尤其是 单纯的选段中学生很难把握文段的中心正因为戏剧在考试中不被重视,直 接导致应试教育下教师与学生对于戏剧 重视程度的不够除此之外,前文已经 提到,教师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将戏剧中 所蕴含的文学常识、时代背景、历史内 容等方面较好地处理并传递给学生,加 之考试很少涉及,教师往往会选择对戏 剧内容边缘化处理;在学生方面,对于 戏剧中的一些表达还较陌生,尤其是古 典戏曲,如《窦娥冤》等,夹杂的曲牌、 文言等内容,都成为学习的障碍。

2. 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形式单一是高中语文戏剧教学 中存在的另一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 因首先是在教材中占比例小且分散,不 易形成统一的教学模式另外,教师在 教学中往往仅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 中心思想和抒发感情等,并不对更深层 的内容进行要求,因此往往将之处理为 与小说或故事等一致,因此,教学过程 中并无特色事实上,这样的教学组织 方式,并不能使学生发现戏剧自身的魅 力,以及戏剧所蕴含的广阔的时代背景3. 戏剧课堂教学目标不完善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学工作开展 的重要环节在当前戏剧教学的教学目 标制定方面存在严重的模糊性这种模 糊首先就源于教师对戏剧的不重视,在 应试教育下,教师宁可将戏剧教学转变 为小说、散文等服务的叙事文学,而对 于其中要达到的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对戏剧赏析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等方面普遍欠缺 另一方面,在于教师自身对于戏剧的不 熟悉,想要达到能力目标还有一定的欠 缺,这也是导致高中语文戏剧教学存在 问题的隐形原因教师通常会选择自己 较为拿手的方面组织教学,也就自然造 成了这种教学目标的不完善二、对高中语文戏剧教学发展的策 略性思考1. 在课堂运用朗读的方式朗读教学是中学阶段重要的教学方 式,由于戏剧文学与普通文学作品最大 的区别就是强烈的综合性,可以搬到舞 台上进行表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 分把握这样的特性。

戏剧文学在语句上 的最大特点就是通俗性、口语性,因此 语言的朗读在戏剧教学中有重要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朗读教学,不能局限 于单纯的朗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 分角色朗读,并且逐渐带入感情朗读 教学适用于学生在正式接触课程之前, 良好的朗读不仅可以使学生熟悉课文, 也可以将学生很好的带入情感中,也适 用于学习后期在学习后期,教师引导 学生朗读,可以将学生的情感带入佳境, 逐渐形成与戏剧内容的共鸣2. 教学情境的构建教学情境的构建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方面是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 放一定的戏剧片段,辅助学生学习;其 二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尝试将戏剧进行演 绎,在舞台中体味戏剧其中观看戏剧 片段是较为基础的一种方式笔者曾经 在戏剧《雷雨》教学之前,用两节课的 时间带领学生欣赏电影《雷雨》,将完整 的《雷雨》还原给了学生由于在高中 阶段学生很少有时间进行电影赏析,甚 至课下看电影的时间都少,因此在课堂 一起观看电影时学生比较认真,加之《雷 雨》自身的故事性、文学性有较强的感 染力,观看效果很好,观看结束后,每 位学生不仅对《雷雨》所讲述的内容有 了 了解,在心中也有情感的激动在接 下来的教学中,学生对课本中的对白都 有了印象,这些对白也不再是死的文字, 而是有语气、有神态的文字,对教学工 作的推进有较强效果。

在演绎实践方面,笔者也曾在教学 中进行过一定的尝试例如在讲述《窦 娥冤》一课时,笔者发现学生在朗读文 章时语气较为平淡,很难有激情,就选 取其中的几个片段让学生进行表演当 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基于原文台 词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创造与演绎,在 结束后,学生已经能够把握住其中的感 情色彩,如其中的经典台词“地也,你 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 作天”,学生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朗读,而 是能够用窦娥的语气朗读,也就代表学 生与窦娥产生了情感的共鸣,对窦娥的 遭遇有深深的同情,对窦娥的反抗有精 神的赞许与支持在此笔者认为,鉴于高中课本中戏 剧所占比例并不高,教师可以将戏剧课 文处理成为实践教学内容,拿出较多的 课时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教学的重要目 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种素养 也许在短期内不能在分数上得以体现, 但在较长的时间内会学生的发展有长远 的影响3. 教师在教学前进行基础知识的补 充戏剧文学从特征上来说与教材中其 他文学形式存在着区别,有较强的生活 性,语言也较小说等更为通俗,其中有 较多的俚言俗语,教师在教学之前对学 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等知识进行补 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知识,以 及加深对戏剧体裁的了解。

在补充过程 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引起学 生的兴趣,因为戏剧对于学生来说属于 新的内容,也是较为陌生的,在高中以 前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戏 剧,因此如何引起学生兴趣对于教学工 作的开展至关重要另外,教师要加强 自身的综合素养,加深对戏剧的理解, 才能深入浅出地讲解给学生除了上述几点外,教师还要在掌握 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布置教学内容虽然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对戏剧有所了解, 但在实际情况下,教师很难在一节课或 者几节课中做到面面俱到,必然面临一 定的取舍,而这种取舍在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教学目标在教材中,根据课文位 置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教学目的,在这 方面教师需要注意戏剧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 部分,教师要加强对戏剧教学的重视, 尽管高考的压力很大,但相对于眼前的 考试,学生日后的人文素养的养成更为 重要,而这种素养的培养在教师身上的 责任更为重大参考文献:[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北京:中 国书籍出版社,2006.⑵刘江凤.赏心悦目学戏剧[J].现代 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 6 (5): 24-27.。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