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个人课题研究经历与反思作者:宫文胜作者简介:宫文胜,江苏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原文出处:《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南昌)2017年第20178期 第 15-18 页内容提要:文章从笔者的个人课题研究经历出发,以案例一反思的方 式,针对盲从热点课题、研究与教学脱离、疏于系统建构、 成果束之高阁、不善变通与聚力等个人课题研究中诸多问 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从问题中提炼自己的课题、 在分享中汲取团队的力量、从整体上构建研究的序列、在 变通中寻求最优的方式、在主张中实现研究的价值等行之 有效的对策,旨在进一步优化个人课题研究的实效,促进 教师的专业提升期刊名称:复印期号:《小学英语教与学》 2017年12期关键词:个人课题/经历/反思一、什么是个人课题个人课题是教师为解决一个具体的、较为微观的现实问题而确立的小课题,它 往往会用到一般课题研究中常用的一些研究方法,但又相对简单,不追求方法自身 的严密性;它是一种平民化、草根式的研究,倡导自主、自立、自为、自用;它服务于教师们的日常工作,但又在实践的反思、经验的积累中养成理性智慧,以此指 导和改进研究者的教学实践个人课题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小——切入口都比较小、内容比较单一,二 是活——课题自由选择、研究自主性强,三是寸 一I开究时间短、收效快。
二、我的研究经历与反思2006年,南京市教科所启动了个人课题项目申报、立项,并确定研究周期为 1 ~2年,立项、结题,均需经专家组评审研究期间,主持人需参加一次课题培训 和提交三次过程性资料笔者参与了每一期的个人课题研究,至今已是第九期回 顾这段研究经历,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从问题中提炼自己的课题【经历1] 2006年,南京市教科所启动教师个人课题申报、立项,我与其他教 师一样都十分庆幸拥有了做课题主持人的机会然而,个人课题立项是需要经过严 格评审的,为了避免淘汰,我费尽心思地选题:请教英语学科专家们了解当下热门 的研究话题;详尽了解每次市区教研活动的主题;密切关注杂志的研究专题,终于 确定了我的第一个个人课题——《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策略的研究》,可能是为了 鼓励教师参与个人课题的研究,这个课题竟成功立项了一时间,我十分欣喜,但 又觉得与日常教学关系不大,便从未有过行动一年之后的一天,得知要提交结题 论文,却怎么也想不起课题的名称,最后不得不去查阅学校的课题档案之后的一 周便开始闭门造车,一番百度搜索、复制粘贴之后,写出了一篇像模像样的论文, 竟也获得三等奖,龄结题反思】显而易见,当时我对个人课题的认识是肤浅的,进行课题研究的目的 是功利的;欣喜的是能够成为课题的主持人,看中的是立项、结题的证书。
为了能 够成功立项,什么热门研究什么,哪个前沿申报哪个;为了能够获得证书,百度搜 索、复制粘贴,却根本未进行任何研究,甚至还忘记了课题名称其实,相匕匕较课 题证书,研究实践才是个人课题的价值所在一味盲从热点课题,极易导致假研究; 相反,教学中的真问题能促使教师的真研究由此,笔者认为,选题时可以这样做:L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课题一定要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来,研究是为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一时难 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在确定课题前,每位教师都要仔细地罗列自己在教学实践中 遇到的问题,这是确定课题的前提条件为此,笔者曾在所在区域的英语教师中做过一个调查,统计出了教师们目前最 关注的10个问题:(1) 家庭作业如何设计更有效?(2) 英语课堂上如何提问更有效?(3) 怎样的课堂评价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4) 如何有效地进行新知呈现、操练巩固与拓展运用?(5) 如何突破语法教学的困境?(6) 如何选择主题、确定视点,开展专业的课堂观察?(7) 如何命制一份高质量的考卷?(8)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戏剧策略?(9) 英语教学中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0 )英语教学中如何涵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2.提炼属于自己的课题教师发现了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又如何将这些问题提炼为自己的课题呢?首先,筛选问题中的"难题〃。
有些问题,教师可以凭借丰富的经验轻松解决; 还有些问题,只凭借经验是不能解决的,需要追根溯源、查阅资料、借鉴他人的经 验,制定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加以解决显然,只有这样的"难题”才需要作为课 题加以研究其次,把脉问题的专业程度仔细分析以上10个问题,不难发现这些问题有着 明显的专业层次:问题1 ~ 4 ,最为草根、直接,难度较彳氐,适合青年教师研究;问 题5 ~ 8 ,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支撑,适合骨干或成熟型教师研究;问题9 ~ 10 ,最 为前沿、抽象,难度较大,需要系统的专业理论做支撑,适合专家型教师研究教 师需根据自身的专业水平,选择适合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最后,考虑自身的熟悉程度课题涉及的内容应是自己比较熟悉的,研究需要 的理论和实践资源,自己有一定的储备或者容易找到,这样研究起来不会感到十分 困难切忌跟风盲从,见别人搞啥就搞啥,离开自己经营的土壤,架空种植,不可 能有收获1) 在分享中汲取团队的力量【经历2】2008年,我在听课中注意到了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为了追求"高 效",教师等不及学生吞吞吐吐、词不达意的回答,直接越俎代庖;为了追求〃甚 解”,教师便喋喋不休,却舍不得给学生留丁点讨论的时间。
尤其是在一次教研员 听完我执教的公开课后,也提出了同样的建议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便立即确立了个人课题《小学英语课堂师生话语研究》,并迫不及待地开始实践研究然 而,这个研究很快便陷入了困境:第一,从未接触过观察量表,根本无从下手;第 二,无法同时兼顾师生话语记录和时间的统计,经常顾此失彼,数据不够准确;第 三,针对原始的师生话语记录和时间统计数据,不知如何分析几次竭尽全力地尝 试,均无功而返反思】经历2中,我从听课的问题中提炼出了课题《小学英语课堂师生话语 研究》,这无论从促进专业发展抑或是优化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说,都是极具价值的 然而,由于缺乏配套的观察量表、无法准确地记录观察数据、不懂得如何分析原始 的资料,陷入了困境我作为一名普通英语教师,理论水平有限,又缺乏专家引领, 相信这也是众多一线教师面对课题研究望而却步或无法深入的主要原因那么,- 线教师该如何突破这样的研究困境呢?笔者在多年的碰壁中,摸索出了以下两条路 径:L发起团队式对话课题研究会遇到诸多困境和疑惑,有些在个人的进一步实践与反思中能够迎刃 而解,有些却无法独自攻破瓶颈,这时就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与智慧一个学科团 队,不仅有着对学科教学的共同旨趣,更为重要的是因实践经验与专业层次的不同, 使得每个成员看待问题有着独特的视角与体验。
因此,教师如果能够借助各种平台, 适时发起团队式对话,则十分有助于充分地梳理、澄清研究中的疑惑,突破课题的 瓶颈,从而使课题研究顺畅、深入地进行下去例如,针对以上经历2中出现的困境(如何设计课堂观察表?如何分析师生话 语?儿可以进行如下尝试:(1)在校本教研时,进行主题式发言在充分阐述课 题研究的困境和疑惑的情况下,引导英语组教师进行对话交流2)在市区级培训 活动中,借助提问环节,与专家和学员进行对话与交流3)在区域小学英语学科 教师博客、群中,与同行进行对话与交流4 )个人课题的主持人们相约在特 定的时间,定期进行课题研究情况的分享与交流笔者所在的小学每月第一周的 周二晚6:00-8:00都会进行青年教师的个人课题分享交流会)2.构建研究共同体通过发起团队式对话,我们可以突破策略上的瓶颈、明晰研究的方向但若要 解决经历2中"无法同时兼顾师生话语记录和时间的统计,经常顾此失彼,数据不 够准确”的问题,则需要构建研究共同体我们可与有着类似课题或相同研究诉求的研究者结成同盟,共同参与研究实践、 及时交流研究进展、共同分享研究的数据和成果如何建构呢?有以下两种方式:(1)通过学校教科室、区域学科博客、群,寻求、联络拥有相同或类似课题的 主持人,结成课题研究的共同体。
2)通过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效、推广课题研究的 成果等方式,触发群聚效应,促使一些教师自愿加入,形成课题研究的共同体三)在变通中寻求最优的方式个人课题研究的最大优势是与课堂教学密切结合,研究的方式主要是行动研究, 实现了研究主体的〃草根化"然而,由于教师的认识问题以及学校的评价机制与 导向的偏差,常常导致课题〃草根化"研究浅尝辄止、虎头蛇尾的现象如果教师 能仔细剖析、准确捕捉出现困境的真正缘由,并积极尝试在变通中寻求课题研究与 日常教学最优的融合方式,则必然能突破困境,焕发课题研究的生命力经历3】2016年,因为班上有学生参加了市区的英语短剧大赛,我目睹了短 剧排练前后学生在语言能力、学习兴趣、思维品质等方面的可喜变化,深刻理解到 了教育戏剧的巨大价值于是,我迅速确立了个人课题《教育戏剧在小学英语教学 中的应用研究》,并拟定以课外经典的英语绘本为剧本,每周一节课排练,每月展 演一个短剧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开始左右为难:一方面,我确实感受到了学 生们在短居U排练的过程中彰显的绘声绘色的表达、惟妙惟肖的表演、乐此不疲的热 情以及灵动迅捷的思维;另一方面,为了每周挤出一节课排练短剧,我不得不加快 教学进度、降彳氐目标要求,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整体下滑。
眼见着就要期末区统一 抽测了,考砸了学校领导可要批评的,自己也没面子反思】经历3中,我虽然意识到了此课题研究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大意义, 却因为担心期末抽测考不好领导会批评,而打起了退堂鼓表面上看,是排练短剧 导致学生成绩下滑和我的急功近利、"讨好"领导的思想,使课题研究陷入两难的 局面似乎进行课题研究与学生成绩下滑出现了不可调和的冲突,只能选其一其 实,仔细剖析便可发现,出现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每周额外占用了一节课时间,而 内容却是课外的绘本,与教材完全无关如果,我们变通进行课题研究的方式,即: 不再使用课外教材和占用额外的课时,而是将研究融入日常教学中去,在课堂教学 的环节、教材的不同板块中适机渗透教育戏剧的元素(诸如:借助戏剧策略Roll on the wall深刻理解故事教学中人物的特性;运用Still image , Spotlights等戏剧策 略提升表演环节的实效;通过戏剧游戏Two truths , one lie丰富Warm up环节;尝试Ten second objects等游戏优化词汇教学),贝!J不仅能够解决额外占用时间 的问题,而且能有效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这一切,经 过笔者的后期实践,证明是可行和有效的四)从整体上构建研究的序列【经历4】自南京市教科所启动个人课题项目起来,每期我都会申报围绕个 人课题开展实践研究,已成为我的教育行走方式悉数这些课题,2006年的《小学 英语彳壬务型教学策略的研究》,2007年《小学英语课堂优化学生心理品质的研究》, 2008年《小学英语课堂师生话语研究》,2009年《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研 究》,2010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阅读策略的研究》,2011年《小学英语语 法教学的研究》,2012年《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整合的研究》,2014年《小学英 语课堂倾听状况的研究》,2016年《教育戏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回 顾这些课题的研究经历,感受颇多其中,《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整合的研究》和 《小学英语课堂师生话语研究》两个课题,收获颇多,也最为有趣,可刚做得有点 眉目,却到了结题的时间,虽感意犹未尽,但也只好就此止步最为痛苦的是《小 学英语课堂优化学生心理品质的研究》和《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两 个课题的研究,前者无法驾驭、后者甚为无趣,却仍要硬着头皮死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