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论形散而神聚——浅谈班级管理的“收”与“放”

上传人:u**** 文档编号:204710135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论形散而神聚——浅谈班级管理的“收”与“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班主任论形散而神聚——浅谈班级管理的“收”与“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班主任论形散而神聚——浅谈班级管理的“收”与“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班主任论形散而神聚——浅谈班级管理的“收”与“放”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班主任论形散而神聚——浅谈班级管理的“收”与“放”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主任论形散而神聚——浅谈班级管理的“收”与“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论形散而神聚——浅谈班级管理的“收”与“放”(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论文之形散而神聚浅谈班级治理的“收”与“放” 形散而神聚 浅谈班级治理的“收”与“放” 张彤霞人们常用“形散而神聚”来概括散文的特点。散文由于散而自由并美;由于神聚,而有灵魂。治理一个班级就好像抒写一篇旁征博引、意境幽远的散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优化全体学生的素养,努力使班级的每个学生都灿烂,这是班级治理的“神”;开放的治理方式,民主的班级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级治理的“形”;班级治理整个状态的流淌性,生成性,则犹如散文的“形散而神聚”。而要做到班级治理的“形散而神聚”,必须处理好治理中“收”与“放”的关系,做到收放有术、收放有度。一、 大胆地“放”21世纪的教育表达关爱学生开展、弘扬

2、学生灵性的特点。班级应当是学生放飞灵性翅膀的舞台。因而,在班级治理上班主任要学会“放手”,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让学生成为班级真正的主人。1、放的前奏。(1)明确目的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重新考虑学生,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对待,关注学生的全面开展。作为班级治理者的班主任更要看重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把学生真正当成人,当成正在学习承做社会人的人,当成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走向自觉的学习主体,当成正在学习提高社会责任的将来的人。因而,一个班级制度的制定不仅是为了班级治理活动的顺利进展,而且更应为学生的开展效劳,从学生的开展出发对学生提出要求。首先,是要让学生对恪守班级制度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对良好班级制

3、度有迫切需要。其次,要把制定班规制度的权利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需求,如此才能对学生身心健康、学习等各方面起促进作用。每次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我都把学校纪律、班级规章制度交给学生学习、讨论,然后依照学生实际咨询题,由班委制定相习惯的要求,制定班级公规。班规确实定既尊重他们的个性,又对学生起到约束作用。(2)自主治理班级治理倡导自主化。班主任把班级治理的立足点从直截了当收理转移到设计治理上来,而且还要让学生与老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育活动,做到主动参与、全体参与和全程参与。如今的学生自主认识较强,他们是班级的被治理者,也是治理者,一旦他们真正参与治理,班级治理效率将成倍提高,班级的开展将获得强

4、大的原动力。这个学期,学校的班级文化注重教室布置这个硬文化的建立。我们班级从教室布置的设想、规划、设计、投入到最后的构成,每一个细节都由学生自主选择,自我定位,自行组织和安排。(3)合理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淡化分数评比,尽量做到全面到位。少用分数高低论英雄,分数高低只占评比的一个方面,同时倡导多主体参与的学生评价。评价应该既有老师,也有学生;既有学生个体,也有团体;既有班主任,也有任课老师;既有班干部,也有一般学生,同时也有家长参与。把德、智、体诸方面的要求详细化为多项素养,对每项分别给予优、良、及格三个等级。评定的步骤分别为自评、集体评、任课老师评、班主任评、家长评五个方面相结合。如此既开展个性

5、特点,又提高综合素养。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推断才能,培养学生批判与自我批判的民主作风,便于构成集体的正确言论。2、放的旋律(1)放下权威班主任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尊重学生,将本人置身在班级集体之中,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与学生平等相处,提高学生在班级治理中的自主性与参与程度。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把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人,师生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我们应该抹去头上知识权威的光环,用一颗平等真诚的爱心去与学生交往,你就会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人在身心各方面都存在着和谐开展的要素,教育确实是要使这种要素真正得以开展。而师生之间平等的沟通,真诚的交流,互信的合作,是构

6、筑这种和谐的关键。(2)承认差异承认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本人的独特性,承认他们每个人都是唯一的这一个。有了如此的观念,就能留意克服教育中追求完全趋同、整齐划一的弊病。班级上的每一名学生所处的家庭、社区环境等诸多要素不同,学生对每一件事情的认识以及个性都会存在一些差异。差异的两端可能是白痴,也可能是天才。但是白痴往往非常快被识别,引来更多的关怀和协助;天才则有可能被看作祟僻、不守规矩等,遭到批判或限制。在每位学生身上,老师都要看到他们的长处,找出他们行为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优点。关于咨询题学生,一味的训斥或是尖刻的挖苦,显然极大地损害学生的自尊。差异假如不是被当作教育中令人头痛的咨询题,则可能成

7、为一种财富和底蕴。一个真正出色的班主任,能教各品种型的学生,并能使他们每一个人都得到开展。(3)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温顺的力量,它能够穿透人的心灵。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处更强烈。作为一种教育策略,宽容往往被教育者所无视。事实上,宽容学生的缺点与赏识学生的优点是教育过程中两个互为联络的最重要的方面。班级中每个学生的进步、错误、成功、失败,班主任都要了然于胸,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一步步成长起来。但是,有些事,特别是一些学生不愿提及的事,班主任只能“了然于胸”,绝不能整天挂在嘴边:“某某,你又迟到了,你记不记得昨天你向我保证,”“某某,你这个错误犯了几次了

8、”如此教育的结果,不但没使学生杜绝错误,反而会让他觉得老师对本人已经有了成见。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老师只有真正尊重、理解、关怀、协助、支持、赏识每一个学生,才能使他们自觉接受教育。二、巧妙地“收”良好的教育是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之上。但宽容不是纵容,不是无原则的放任自流,而是一种默默的等待。等待需要耐心,需要给学生自省反思的充足时间;等待需要掌握时机,把握教育的最正确切入点;等待需要寻找对策,巧妙地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转变,从而到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1、全面观照,见机而“收”俗话说:有备无患。尽管我们无法做到把一切可能都置于预料之中,但至少我们能够通过亲密的关注,做到胸中有

9、数。人的思想活动尽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但并非是捉摸不定的。学生总会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从行为中反映出本人的思想和动机。因而,班主任要擅长观察,勤于观察,全面深化理解,采纳多种途径掌握学生情况的第一手材料,加强预见性,同时擅长利用各种场合,及时捕捉教育时机。 记得赞可夫曾说过:“对一个有观察力的老师来说,学生的欢乐、惊奇、不明白、恐惧、受窘和内心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老师假如对这些现象熟视无睹,他非常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的值日不仅关系到班级的卫生情况,还关涉值日学生的责任认识。我通常放学后去一趟教室,第二天一大清早再去。有一次,一个小组忘做值日,我走过去咨询:“你

10、们昨天做了值日?”值日组长先是一楞,看看地面挺洁净的,就理直气壮地说:“做过咧!”我再一次发咨询:“确实?”“确实。”答复照旧平静。“门背后的那根棒冰棍,昨天我走的时候在,今天早上它不还躺着吗?”小组长瞪大了眼睛,赶忙叫组员清扫教室,从此不敢逃值日。2、微笑教育,无声而“收”要成为学生喜爱的好老师,老师首先必须学会微笑。微笑表达了对学生的关怀、赞扬和保护。老师的微笑常常能打动学生,启迪和陶冶学生的心灵。当学生遇到难题或挫折时,老师微笑着面对学生,让他从微笑这一无声的语言中体会到关怀、鼓舞、信任和理解。面对性格各异,水平不一的学生,老师要时时以微笑面对,难度是相当大的,这就要求老师以一颗博大的爱

11、心平等地面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当学生有令人不满意的行为时,老师假设能以微笑面对,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个老老师曾如此教我,假如有同学迟到,你站在教室门口,表情严肃,不与他说一句话,那他下次就不会迟到了。一开场我如获至宝,依法炮制,可收效寥寥。后来我面带微笑迎候迟到学生,迟到的学生表情各一,内向的学生低着头飞速地跑进教室,活泼的学生也微笑地向你咨询好,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确实是从此以后便少有迟到者。3、以情动人,科学“收场”在对学生进展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想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需把老师所提出的要求、所灌输的思想转化成为学生本身的要求和思想。而实现这种转化,正需要借助情感的触动和催化。

12、也确实是说,老师的某一种要求和意见,只有被学生认作为是出于真正的关怀和保护时,学生才会产生对老师的信任感,才会对老师的意见和要求产生确信的倾向并愉快地接受。相反,同样的要求和意见,假如被学生认作是老师成心的非难、恶意的打击,学生就会引起抵触情绪和行动上的抗拒。有时候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你的情绪,你的真情实意能不断激起他们感情的“回流”,直到产生“交流”与“合流”。风筝能飞上天,全在收放之间。断了线的风筝,失去了“收”,便会一头栽下来;把线扣住不放,风筝由于遭到束缚同样也飞不高。只有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风筝才能自由自由地翱翔于天地之间。 参考书目:1、给老师的建议: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2、大教学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3、和老师的谈话: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4、浅析语文课堂的“收”与“放”:奚新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