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域下对我国阶级阶层关系的思考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 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社会分化越来越显现,面对此种 局势有可能造成的社会贫富分化加大、社会矛盾激化 等问题,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新形势下的我国阶级阶 层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下,如何处理我国阶 级阶层关系,如何让各个阶层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共 同奋斗是一个艰巨而又紧迫的问题关键词:和谐社会;阶级阶层;问题;对策一关于社会阶级阶层的理论1.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阶层理论马克思主义对于阶级的揭示是本质的,客观的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这一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精髓,它不仅是无产阶级夺 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分析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的一把钥匙现在这一理论对于我 们进行新时期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分析任然具有重 大的理论指导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的阶级和阶级斗争 理论揭示了阶级的起源社会分工和剩余产品的出现, 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则 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这二者又是生产力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生产关系和生产矛盾运动的结 果其次,马克思恩格斯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还揭 示了阶级的本质。
人们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他们的阶级 地位,进而决定了他们的其他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的 整个方面2. 社会分层在我国的理论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 济在发展的同时,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剧烈的 变化,人民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随之而来的 社会大分化也愈演愈烈,社会阶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社会分层是否合理是否科学关系到我党生存与发展的 重大问题,也是了解国情和科学判断社会发展状况的 重要参考因素,更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 据合理的社会分层结构能够调动广大社会成员积极 性和创造性、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 矛盾、能够有效调整整个阶层利益关系和构建和谐社 会研究我国阶级阶层的变动,目的在于构建合理的 社会流动机制和阶级阶层结构,通过社会分层和社会 流动,能够解决和缓解社会矛盾,在兼顾社会效率和 公平的同时,能够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二 近现代我国阶级阶层的划分1. 近代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在近代中国,鸦片战争之前是一个完整的封建社 会结构,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的资本主义 才有了初步的发展,此时的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包 括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农民 以外的各种类型的小资产阶级。
其中,地主阶级和资 产阶级的上层部分是中国社会的统治阶级,而其余的 三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O新中国成立以后,无产阶级、 农民阶级、和农民以外的各种类型的小资产阶级翻身 解放,变成了国家的主人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社会 主义过渡时期,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我 国确立,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这一阶级阶层结构状况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初期2. 现阶段我国阶级阶层的现状现阶段我国的阶级有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这两大 阶级工人阶级大多是干部阶层或者是知识分子阶层, 农民阶级的阶级分化较大,虽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 展农民阶级的人数在减少,但是农民阶级任然会在很 长一段时间内是人口占多数的阶级根据中国社科院 陆学艺教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的研究 成果来看,中国的阶层状况分为十大阶层,分别是国 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办事人员阶层、商业服务人员 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 员阶层等对于这种划分方法本人认为,虽然以职业 为基础,反映了社会地位和身份,又体现了社会分工 的客观划分,但是这种划分方法太过于细致,难以区 别阶层之间的差别,同时阶层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职业的分化进而变化的,所以 说不可避免的还会出现新的阶层。
3. 不可忽视的新兴阶层的兴起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多种经济成 分的发展造就了多种不同的职业领域,随之出现了一 些新兴的社会阶层新阶层的出现,表明了社会成员 在职业职位上的分化加大,也表明我国阶级划分已经 由身份社会向职业社会过渡,这是一个显著的进步 当前,我国的新兴阶层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人 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 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有职业 人员等等而且,许多人在不同的所有制、不同的行 业、不同的地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都 不是固定的,都是流动的、这种变化还会将随着经济 的变革发展继续发展三社会阶层分化中出现的问题1. 现阶段阶层问题的表现与特点新时期阶层问题依然存在,阶层矛盾依然比较突 出,如何处理好阶层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关系到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对社会阶级阶层的利益分析, 历来是我党制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现阶 段虽然我国巳经基本上消灭了阶级对抗,但是还存在 旧的劳动分工和社会分工劳动分工和社会分工所造 成的职业差别,使人们的谋取自身利益的方式与手段 不同,得到的利益多少不同,随之而来的价值观也有 所不同,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益群体长期存在的 客观基础,这种分工必将会导致各个阶层之间产生矛 盾和冲突。
阶层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之间的矛盾、领导者和其他阶层之间的矛盾、雇工与 雇主之间的矛盾、知识分子与其他阶层之间的矛盾、 新兴阶层中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业主与其他阶层的矛盾2. 科学处理阶层分化中出现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 人民内部的矛盾,我们要认真的深入研究探讨阶级矛 盾问题,找出缓和阶级矛盾的方式方法,这样可以使 我们的决策尽可能的反应出各个阶层、不同群体、方 方面面的利益,使之最大限度的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愿 望和要求,减少决策及实施过程中的失误与阻力,从 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新的时期,必然要坚定不 移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因为经济 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保障, 经济发展是减少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其次,还要加 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构建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 拥有一个庞大的中间阶层,要做到整个社会阶层结构 呈现“橄榄型”才是现代社会稳定的基础最后,政 府部门还要完善税收制度和社会福利及社会保障制度, 防止两极分化的进一步扩大化和阶级阶层矛盾的进一 步升华 四对我国各阶级阶层关系的认识1.各阶级阶层关系现状当下,原有社会阶层分化,新社会阶层的形成和 发展是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基本体现,导致这种社会 阶层结构变迁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社 会改革。
改革是一切社会制度变化的先行力量,同样 也是阶层分化新兴阶层出现的先行力量其次,经济 发展经济发展会增进多个行业的细分,会出现多个 岗位的不同的角色扮演,进而促进社会人员去适应这 种变化,随之出现社会阶层的进一步分化和变迁再 次,社会流动社会流动带来的结果是人员的大量的 流动,社会活力增加,社会分层之间增加流动性,有 利于阶层之间的交互融通,促进阶层之间的和谐相处现阶段我国的阶级阶层关系总体上是划分明确, 相处融洽,但是也有诸多影响阶层关系和谐的因素, 诸如收入差距、流动障碍、职业歧视、宗教信仰等 维护阶层之间的稳定,促进阶层之间的融通,构建阶 层之间和谐融洽的社会关系是我们长期所要坚持和面 对的难题消除阶层之间的差距是不可能的,因为每 个人的天赋、职业、地位都不一样,导致收入、利益、 价值观和追求都不一样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缩小阶 层之间的差距,协调好阶层之间的关系,促进阶层间 和社会的稳定2.社会阶层结构变动的对策社会阶层变动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社 会阶层变动有利于社会成员的流动,增加社会流动的 频率和效率,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阶层变动所带 来的社会而问题,比如失业、贫富差距拉大等。
之所 以会出现社会阶层的变动,第一个原因是产业结构的 变化造成的社会成员的职位地位不同,进而所处的社 会阶级有所不同,所以首先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是降低失业率、缓解阶层矛盾与冲突的 治本之策,做好宏观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是解决诸多 社会矛盾的基础第二,要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社 会阶层的主体是人,国民主体的教育水平影响阶层的 划分,教育是立国之本,国民素质和国民收入的提高 要靠教育的支持,阶层之间正面的流动也要靠教育的 支持第三,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城乡二元结构制 约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所以推进城市化进程,让 广大农民阶级进入到城市的生活圈中,享受城市丰富 的公共资源,参与城市的创业就业机会,有利于阶层 之间的交融互通,也有利于缓和上层阶层和下层阶层 之间的关系但是也不能盲目的推进城镇化,要循序 渐进,因地制宜第四,要大力推行社会扶贫和社会 保障并举的制度扶贫开发是对于社会较为底层的阶 层的一种帮扶措施,不是每个个体都能帮扶的到的 扶贫只是从宏观的层面来讲的,这种帮扶措施不是一 蹴而就立竿见影的,是慢慢的通过帮扶政策让帮扶对 象本身拥有脱贫的能力与技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还 要配以社会保障机制,才会让扶贫所遗漏的个体得到 保障,才会照顾到社会成员的大多数。
这样一来,社 会阶层之间就会形成一种和谐共处的生存模式,有利 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发挥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有效的减少社会阶层结构变 动带来的负面印象,增大其有利的一面,同时也会减 少整个社会的矛盾激化,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和谐 阶层关系的维护3. 维系阶层关系和谐的举措阶层关系和谐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归宿, 维系阶层关系和谐是我们长期坚持不能松懈的历史使 命我觉得首先维系阶层关系和谐要保证社会成员的 收入和分配不能进一步扩大,建立保障机制,保障大 多数社会成员能有稳定的收入,有合理的社会分配 此外还要不断地创造和创新就业机会,让广大社会成 员能够有信心有能力参与到社会的竞争中,不断的提 升自己的能力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收入分配不均 都是导致社会阶层分裂两极分化的原因,此时政府就 要发挥有形的手,适时调控社会财富的分配和流动 最后,要构建涵盖整个社会的这么一种和谐文化,以 此来从思想和精神层面巩固阶层和谐的关系我们强 调反腐要构建反腐倡廉的廉政文化,阶层关系和谐发 展之路也应该是如此,要整个大文化和谐了,社会成 员的思想观念和谐了,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 加和谐,阶级阶层关系才会坚若磐石。
参考文献:[1] 胡秀娥,安姝著.现阶段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变动 研究[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2] 吴波.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分析[M].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4.[3] 王刚.扩大新社会阶层有序政治参与的思考[J].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