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超越预算模式的构建以及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5.50KB
约5页
文档ID:204643265
关于超越预算模式的构建以及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探讨_第1页
1/5

审计与理财2017,11,47-49关于超越预算模式的构建以及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探讨王春梅江西省交通工程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导出/参考文献关注分享收藏打印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口益多变的外部环境,使得传统预算管理的弊端逐渐显露 出来,超越预算模式的提出和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弊端,并帮助 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取得一定的优势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传统预算的不足 之处,以及超越预算的基本观点与原则,然后试图构建超越预算模式的框架, 并对于超越预算模式在当前我国企业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关键词:超越预算;预算管理;平衡计分卡;自20世纪20年代传统预算管理模式诞生以来,预算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便一直 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传统预算管理作为我国企业发展中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不 断变化,如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正发生着重大的改变,以 往企业面临的持续渐进的变化已经转变为不可预测、非连续非渐变式的变化,而 智力资本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大这些变化,使得传统预算管理逐 渐暴露出缺陷,超越预算的概念便由此提出来了。

一、传统预算的不足1=.传统预算管理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L=J1.传统预算难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预算管理最基木的两项职能是资源配置和业绩评价,而传统的预算管理却存在 着两项职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传统预算管理体系下的资源配置要求企业实现配置的准确性,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减少其失误和浪费,追求的是资源的现实 性和客观实现性基于此特点的预算管理要实现的目标是客观实际,而与此同时, 现代企业的业绩评价则要求企业对未来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所追求的是预算目 标和考核评价如果预算既要承担资源配置,又要实现业绩评价,往往会产生无 法调和的矛盾2. 传统预算编制依据比较片面传统预算往往依据的是企业短期内的销售利润目标,容易造成企业的短视行为, 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下的发展,长此以往,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 果除了利润目标以外,传统预算管理对于成本费用预算编制上,所依据的通常 是标准成本,而标准成本中又主要集中在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两方面上,这对 于传统企业的编制十分有效,但对于现代企业来讲,成本中的智力资源和知识 资源的比重逐渐加大,这些无形资源的消耗难以在传统预算上体现出来3. 传统预算抑制了员工的积极性。

传统预算所强调的是企业组织的集权化特征,强调的是一种控制和指挥的文化, 更加注重企业预算模式的刚性,缺乏预算的柔性传统预算管理对于员工的授权 也不够充分,员工们的自由度较低,不利于员工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难以 为企业提供长远的价值创造二、超越预算概述随着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化,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开始探索新的预算管理模式,而 超越预算的思想和实践便应运而生1. 超越预算的经济内涵超越预算最早是由欧洲两位学者霍普(Jeremy Hope)和弗雷泽(Robin Fraser) 于1998年1月提出来的他们认为,现代的公司应当具有更强的反应能力和良 好的弹性,以便应对难以预测的变化和日益激烈的竞争超越预算的基本内容, 是企业在不编制预算的情况下,通过综合应用各种预测和绩效管理的方法,管 理和评价企业的业绩,并进行适当的授权实现企业组织的分权化,从而使企业 能够更加适应多变的外部环境2. 管理原则超越预算管理模式有两个原则,一个是适应性经营过程的原则,这能够使得企 业进行更加有效的价值创造;另一个是组织分权领导原则,提高管理的效率这 两大管理原则可以很好地克服传统预算管理中的缺陷第一,适应性经营过程原则。

超越预算的目标并不是基于固定年度,而是长期持 续目标,能够激发出企业的长期绩效的潜能,从而避免传统预算管理所带来的 短视问题适应性经营过程原则要求企业在考核评价的时候,不仅仅将个人所完 成的目标作为考核的指标,同时还要将整个团队和组织共同的结果作为一种奖 励报酬,综合多方面的业绩评价来完成绩效成果这一原则赋予企业管理者更多 自主决策的权力,按照组织的实际需求来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避免年 度预算对于资源分配的不合理规划第二,组织分权领导原则这一原则体现在治理结构上,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原则 和基础来制定监管框架,通过制定较为明确的指导方针,对各个层级的成员明 确管理目标在明确了经营指导方针的前提之下,以共同的价值观来对企业组织 成员进行合理的道德约束,尤其是在面对绩效压力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避免 高压下的不道德行为相较于传统预算管理下的授权,超越预算管理体系下的授 权可以做到更为充分,各个层级的成员所拥有的权限更为自由,大大提高成员 们的积极性三、超越预算模型框架的构建超越预算的核心理念是不以预算编制为核心,而是以对企业的预测为追求,使 用多种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和管理为了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 外界日益复杂多变的环境,合理地授权各个层级的企业员工,充分调动其积极 性,超越预算模型的理论框架可以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 使用动态的财务预测和计划。

在超越预算模型框架下,企业通过预测来编制未来一定期间内的财务业绩,并 依据这一编制预测来有效地配置企业的资源,以更高效的配置方式来为企业提 供持续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利用滚动预算来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业绩,可以不 断地去更新企业最近的一段时间的预算信息,同时将较为早期的预算信息剔除, 可以较为合理地预测出企业未来的财务业绩相比于其他预算模式,滚动预算更 为实际与合理,通常以两到三个月为一个周期来不断更新预算,这种方式可以 更加合理地计划并控制企业短期的细节,适应企业最新的变化情况,并减少企 业经营的不确定性,督促企业的管理人员定期审核企业的经营情况这种动态的 预测模式,也能够促进管理人员更加积极有效地配置资源,同时调动企业全体 员工们的积极性2. 以综合指标为基础创建业绩评价系统传统预算往往只以特定的某些指标来构建业绩评价系统,而超越预算管理模式 则以综合指标为基础来创建业绩评价系统平衡计分卡是一种综合了财务数据和 非财务数据对企业进行预测的业绩评价工具,并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现代企业 的广泛应用和认可通过运用平衡计分卡这--业绩评价方式,企业能够更为全面 地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状况。

在这种综合评价体系下,业绩评价系 统可以综合分析企业的各个方面,克服了传统预算管理中只注重财务数据这一 不足,将非财务数据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很好地包含在里面与此同时,这种评价 体系将企业预算管理中的长期目标转化为具体的业绩评价目标,能够较为合理 地规划好各个层级的业绩评价,既能够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也能给各个层 级的员工指明明确的方向,并调动员工们的积极性3. 以相对标准为基础设计激励机制相对标准是指企业通过设置相对标杆,依据企业的业绩目标来设置相应的合理 标杆,并通过对信息的分析来提升业绩,对于业绩不佳的部分则利用相关的信 息分析来提升业绩,以此来最终提高企业的业绩水平企业通常可以挑选企业内 部的相关数据,也可以挑选外部行业内领先的相关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 析来设立最佳的相对标准超越预算管理体系下,企业可以设立更为合理有效的相对标准,以避免传统预 算管理体系中常常出现的标杆设立不合理而引发的问题传统预算管理体系中, 标杆设立通常依据过往的经验数据,这种容易产生管理层操纵数据的现象,同 时,建立在过往经验数据之上的标杆,不利于节约资源,容易产生预算的过度 宽裕,员工们容易丧失工作的积极性。

而超越预算的相对标杆建立在更为科学合 理的评价机制之上,减少了企业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同时也更有利于对员工 的激励四、超越预算模式在我国企业中的具体应用由于超越预算所采用的是相对独立的预算体系和奖励机制,与传统预算管理存 在较大的差异,我国企业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进行较大的变革,企业需要从内 部进行较大的转型,从企业的文化意识以及企业的组织结构两方面去进行改变 具体应用如下:1. 设定目标企业应当依据业绩考核来设定相应的目标,这种目标的设定应当建立在对企业 长期绩效的潜力基础之上的,鼓励企业的团队挖掘更高的潜力,着眼于未来而 非局限于过去,以达到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而设定的目标不再是基于某--特 定年度,而是应当将目标限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段内这种目标的设定方式能够 缩短并简化预算的编制过程,以提供持续创造价值的内部环境与此同时,以相 对目标来作为企业绩效评价与考核的基础,按照绩效对员工进行奖励,按照绩 效来合理支付薪酬超越预算的奖励系统,根据绩效合同的有效范围,确定一系 列的绩效目标,以绩效目标来推动企业的长期业绩发展在设定目标之后,由于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所指定的计划同样应当随着内外 部环境的变化而持续进行改善。

超越预算管理体系下,计划的改善成为一个持续 进行的过程,对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会十分地敏感,从而使计划的适应性更强, 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环境的改变,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2. 按需分配资源预算管理体系要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分配,应当按需分配资源,根据企业各部门 所需来合理分配资源企业的运营部门应当及时地获取相关的人力和技术等方面 的资源信息,以实现运营部门的需求按需分配资源,需要一些指标和规则来限 定资源的分配方式和审批流程,并提供相对自由的审批程序,在各个部门间形 成较为自由的内部市场企业可以开启一些简易便捷的程序,根据各个部门的需 求,最大程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实现 资源的合理化配置超越预算模式的构建,可以较为灵活地调度资源,将资源配 置到最有利的地方,以实现资源使用的最大化3. 协调公司行动超越预算模型下,企业不需要按照以往的传统预算编制来规划该年度的计划, 而是基于超越预算的灵活性,根据市场需求来进行生产管理人员依据生产和销 售的需求来合理协调企业各个部门的行动,灵活调度企业的资源,让各个部门 的行动能够更加及时,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企业对于生产量和销售量的规划根 据市场的需求随时进行调整,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

4. 有效监控协调好公司各部门的行动之后,企业会对各部门的行动采取有效的监控,对企 业进行多层面的控制,根据动态的控制来了解企业的动态情况超越预算框架体 系下,企业的监控也变得更为灵活,给各个部门更加自由的空间,不过分干预 各个部门的行为而有效监控是建立在对信息的大量收集和分析之上的,要保证 信息的深度和广度,让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都能够获取到充分的信息,避免扭 曲事实的情况出现企业采取综合性的分析体系,对各个部门的指标进行分析和 考核,提醒各层级的管理人员注意,从而提高企业的长期绩效水平相较于传统预算管理而言,超越预算意义重大,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增值性 和业绩,在口益复杂的外部环境下,超越预算管理的适应性更强,能够更好地 应对多变的环境,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此外,超越预算也能够提高员工们的 积极性,并且能帮助企业节约预算的编制成本,将资源最优化配置但是,我们 也应当认识到,当前我国部分企业并不完全具备应用超越预算的条件企业应当 考虑到自身的经营特征和企业目前预算管理程序的运行状况,全面衡量企业的 自身情况,做好预算的变革工作,将超越预算的优势很好地发挥出来参考文献[1] 比亚特•伯格斯尼思.实施超越预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2] 官小春.实施超越预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3] 袁涛.谈超越预算模式的构建及其在企业的应用[J] .财会月刊,2017, (2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