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团队建立、赛前准备 二、比赛情况整体分析 三、决策过程详细分析 【消费模型】 【供货模型】 【数据分析及定价】 四、实习收获、感想总结 先确定辞退人数,并根据上期的库存、订货情况,大概确定这次不同产品之间,产量的差异 消费排班: 第一正班,消费AB,偶尔C; 第一加班,不消费; 第二正班,消费CD,偶尔B; 第二加班,消费CD消费模型以11期为例:供货模型 怎样安排供货,主要考虑的是四个方面: 一、上期的库存、订货情况 二、产品运输固定本钱 三、调整供货废品数目 四、参考市场盈利空间 数据分析及定价1.【时间数据数列分析】扩张跟促销效果一样 相当于四份的促销117-103=12增加一份促销,可以增加12/4=3个产品需求 数据分析及定价综上:促销=23个产品 提价100,C1少卖5.5个 相当于2份促销103-99=4一份促销对应4/2=2个产品需求 117+2.5=119.5个产品 119.5-114=5.5个产品 数据分析及定价例如,针对4公司,做第14期C1产品定价数据分析 确定4公司的13期销量如:4公司的C1销量40,由35*8.3%/7.3%=40得出 根据【时间序列数据】分析 ,假设按照上一期的价格,这一次可以多卖出6个 然后,出现两种定价:一种是按照我们的前期所得定价一种是按照4公司的前期情况定价2. 【目的公司比照定价】数据分析及定价按照我们的前期所得定价,这次价格11600可以售出35+6=41个我们的目的销售额是52,那么差额为 52-41=11个产品据【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所得:C1市场中,100元对应5.5个产品所以,多销售11个产品,要在上期的根底上,降价200即这次14期的C1价格是11600-200=11400数据分析及定价假设按照定价分析中,4公司的情况定价。
这次价格11650可以售出40+6=46个,我们的目的销售额是52,那么差额为 52-46=6个产品据【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所得:C1市场中,100元对应5.5个产品所以,多销售11个产品,要在上期的根底上,降价6*100/5.5=109即这次14期的C1价格是11650-109=11541数据分析及定价上次C1库存5个,说明我们定价偏高故而第14期的C1定价采取低价策略因为根据4公司计算出来的定价更高就不能采取根据4公司计算所得的价格11541元而应该采取我们6公司计算出来的11400元 最后我们公司提交的是11380,是怕C1有库存 运行证明,14期,以11380销售C1,照旧有9个库存再看供货模型进展微调注意点 通常可以选取前几名的公司都做一下,这样会得出不同的定价另外,我们组每次都做下一期的消费模型预算,可以根据预算得知下一期的四个产品数量是多是少 比方,下一期的A少,也就是本期我们允许A有少量的库存,那么就可以在计算出的A价格根底上进步一些反之,可以适当降低,以防有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