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视艺术教育与学科建设之思考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587889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影视艺术教育与学科建设之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关于影视艺术教育与学科建设之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关于影视艺术教育与学科建设之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关于影视艺术教育与学科建设之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关于影视艺术教育与学科建设之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影视艺术教育与学科建设之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影视艺术教育与学科建设之思考(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影视艺术教育与学科建设之思考电影电视已成为当今世界文化传媒中传播最广最快、对 于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影响最大的艺术创作和文化传 播方式之一。它们以其视听综合、时空综合、艺术与技术综 合的独特优势而引人瞩目,被誉为最年轻也最富于潜力的人 类“第七”、“第八”艺术,其发展取向和层次,直接关系着 社会的进步。正是因其对于社会和广大民众具有的巨大影响 力,在富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高校学科建设中,影视艺术 教育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年异军突起,据统计在全国已 有近600所高校开设相关课程或建设相关学科,从而使之迅 速成长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重要的新兴学科。北京师范大学于1992年由国家教委批准建

2、立影视专业。 同年9月,我们7人以开辟影视新学科、重新发展我校艺术 学科为主要任务,由校内不同岗位调到当时的艺术系。光阴 荏苒,倏忽间已度过12个年头。今日回思12年学科建设的 路程,其中甘苦自在人心,不由感慨系之;回首既往,瞻望 未来,也有若干带有关键性质的体认,大致为如下几点。第一点:首当其冲的是,影视学科建于何处?新建学科面对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落于校内哪个院系。 当时有两种选择:1.建制于中国语言文学系;2.建制于艺术教育系。就前 者而言,此前已被国家教委批准的华东师范大学影视专业即 建在中文系,全国开设影视课程或专业的学校,基本上也都 放在中文系,照此办理似乎更顺理成章。同时,我们多数

3、人 原岗位在中文系,开展工作亦可驾轻就熟。而问题又在于, 中文学科是我校百年辉煌的老学科,历史悠久,积淀深厚, 其语言与文学的史论专业重点鲜明,在这里新建现代影视传 媒专业,可能难以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就后者而盲,电影 电视被称为“第七”、“第八”艺术,其特质本在艺术领域, 将学科建在艺术系,预计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在前景; 但如是,我们将面临严峻挑战:其一,是完全不熟悉的艺术 专业环境,而且本系仅有的音乐专业5年前停招本科生,系 内已无全日制学生,更没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在创建 影视学科之时,如何整合原有学科与新建学科,使之获得新 的发展活力?其二,是十分简陋的教学条件,教室四处漏雨,

4、 设备完全没有,经费几乎空白,人员屈指可数,又如何开疆 拓土、扎实推进?我们从社会需求与综合背景等方面进行分 析,认识到:国家关于高等学校艺术学科建设的分布,大体 有两个部分,一为专业性院校,这是培养艺术人才极为重要 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另一为综合性院校,因其数量大(1000 所以上)、学生多(全国各类高校在校生已有上千万)、就业 面广(领域广泛),也是解决社会急需大量艺术人才之不可或 缺的部分。北京师范大。学正属后者,肩负着艺术教育与艺 术创作双重使命,创建新兴的影视艺术学科,将对国家影视 人才的培养,特别是21世纪我国影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发 挥较大的作用。经过反复慎重研究,分析当前利弊,探

5、讨今后前景,决 定在最艰难处起步,将影视学科落点于艺术系。正是由此开 始立足创建,使北京师范大学适应时代要求,拥有了在全国 综合性大学中最早设立于艺术系列的影视学科。经过艰苦创 业、全力拼搏,我校影视学科迅速崛起,于1993年被批准 设立了全国综合大学第一个“影视艺术与技术”硕士学位授 权点;于1994年招收了首届影视教育专业本科生;于1995 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建立了全国高校第一个影视学 博士学位授权点、并有了影视学科全部覆盖的2个硕士学位 点,被称誉为“三年三大步”,令同行、同道瞩目。同时, 集中师生的智慧与力量,2003年在惨淡经营中开创了首届 “大学生电影节”,坚持到今天已达1

6、1届。于今回顾,当时 这一关乎影视学科命运的重要决策,对于我校影视学科的起 步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关键性作用。第二点:最为关键的是,影视学科如何健康有效发展?面对国内尚无可供借鉴移植的现成经验、只能从“0” 开始摸索探求的现实状况,从总体上的宏观认识到分体上的 微观把握,都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前行。根据12 年走过的印迹,我以为,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一个目标、两 个翅膀、三个支柱、四个优势。“一个目标”:首先,需要明确中国高校影视学科专业 的目标定位。经过思考与论证,大家达成共识:要把我们的 专业建成培养中国影视传媒教育人才、影视传媒研究人才、 影视传媒创作制作人才的重要基地。而要达到这

7、一目标,必 须培养本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影视传媒理论素养、比较开阔 的影视传媒文化视野、以及良好的影视传媒从业品质;使他 们毕业时能够胜任影视传媒业界和其他文化艺术部门的理 论研究和实务工作;或者成为学校和教育部门从事相关专业 教学、管理的高级人才。因此,在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必然 紧密围绕影视专业的本身领域,不断深入其间;而另一方面 绝不可忽视本学科背靠综合大学实力雄厚的文理学科和氛 围浓郁的人文环境。经过认真的排列组合,我们寻找出本校 与影视专业关系密切的29个博士点学科(包括中国语言文学 8个、经济学5个、历史学4个、教育学4个、哲学2个、 外国语言文学2个、心理学2个、信息工程学1个、体育

8、学 1个),并分门别类地和他们建立起或紧密或宽松的教学、科 研联系。在经过4次修订的“影视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学 校的平台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数理统计、体育文化、军事 理论、以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教授 讲坛等等,占全部学分31%。有了这些学科的强力支撑,使 专业师生获得宽广的文化滋养、广博的知识背景,在时代的 激烈竞争中,可以面对社会需求的广泛性,从事于影视传媒 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实践操作、行政管理、产业运营等 工作岗位,诚然受益匪浅。目标的确立与相应的措施,因应 了我们的办学方向,使我校影视艺术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形

9、 成了注重培养高文化水准、开阔的理论视野和精通专业技巧、 能适应社会主义艺术事业需要、知识结构全面合理的复合型 人才的特点,并由此得到社会的认同与首肯。“两个翅膀”:其二,需要理清发展影视学科专业的布 局思路。所谓“两个翅膀”的寓意,正在于从大的方面,我 们的发展思路切忌狭隘化,而应着力于艺术与传媒之双翼飞 翔。事实上,在本校的艺术学科领域内,影视学科因其拥有 本学科全部2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构成特有的学术体系,被列入北京市重点学科,获得国内外 广泛认同,因此成为艺术的“龙头”系科;同时又拥有广泛 的艺术教育多学科综合实力,包括音乐学、美术学(含书法)、 戏剧戏曲学、舞蹈

10、学、艺术学等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及 已分别招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数字媒体和艺术设计 专业;形成以“影视传媒”学科牵头,各个姊妹艺术学科亲 密组合的态势,合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强势群落”。双翼齐 飞,既有利于发挥艺术的传统学科优势;又可促进开掘传媒 的现代教育属性。传统艺术和现代传媒互动影响积极,特别 适应于21世纪艺术教育专业化与综合化结合的必然趋向, 对于影视学科向纵深发展和向社会辐射,具有比较突出的后 续条件。而在建构艺术科学研究的理论优势的同时,开发传 媒平台社会产业化发展路径,亦可强化艺术学科的社会应用 价值。另外,注重开拓数字媒体、科学与艺术等相关教学、 科研的新领域,以突出现

11、代化高科技的新特质。总之,在专 业有机整合的基础上,可以力求以艺术教育体现综合大学的 人文理念,传达社会科学的文化品质;并以传媒教育拓展实 践学科的社会空间,逐步与国际相关领域接轨。上述二元组 合的学科配置,使我们的艺术与传媒学院成为我国艺术教育 体系中建制全面而重点突出的独特艺术学科。“三个支柱”:其三,需要厘清构建符合于综合大学影 视学科生长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学科体系之必备内涵。 所谓“三个支柱”者,乃建设影视学科必不可少的三个方面: 教学、科研、实践也。教学,作为高校必列第一任务;科研, 不仅是高校教师必须具有的实力,更是教学增长与提升的基 础;而实践,则属于影视艺术学科不可缺少的

12、独特环节。应 该说,这三个支柱缺一不可;只有两个则属平面,难以支撑, 有了第三个,便可构成立体锥形而稳固直立,持续进展。经 历了 12年尝试,事实已充分证明了它的必要意义。而所有 这三者,在当时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资借鉴,只能从头开始 探索。关于教学,不能搬用已成规模的影视类专业院校的现 成经验,因其体系完全以专业分工而采取细分化,不适用于 综合大学;探寻国内相关高校,亦无成型的影视学科教学体 系。我们只有下功夫从无到有构建自己适合的教学方案,其 重点在于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经过多次设计、推翻、再设 计,第一份教学计划获得学校通过,并于1994年始招首届 影视教育本科生。同时,初到学校出版社支持

13、,组织教师认 真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科基础教程系列”并公开 出版。至今,我们的在已有三轮调整的基础上、继续大力推 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经第4次修订,分列为“学 校平台课程”、“学院平台课程”、“专业平台课程”(含选修、 双语教学),共计57门课程、153学分;其重点在于强化核 心理论基础课程,减少门类;重视术与传媒实践课程,加大 应用力度;实行导师制,突出艺术与传媒学科教学培养之独 特规律。现已逐翻形成比较系统、完善的教学规程;并于1996、 1997、2000年两次分9U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 奖、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关于科研,我们认识到 这在一定意义上关系着

14、整个影视学科的生存与发展。因为没 有科学研究,意味着学科建设缺乏长的张力,意味着课程体 系缺乏更新的前提,意味着专业教师缺乏提高的潜质。为此, 我们发动全体老师拼全力齐上手进入科学研究领域,集中精 力潜心研究影视教育、影视文化的内在规律,将自己的心得 著书出版、撰文发表,以求得社会的指点与帮助。数年间, 发表科研文章5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和编著40余部,形 成了具有综合大学特色的影视学科科研群体。同时,大力争 取并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与各类横向科研项目,特别注重富 有独特性、前沿性的课题。先后承担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及横向项目17项,已成为国内影视学科具有相当 重量的集体。再有,发

15、展学科的重要标志是争取与建设本学 科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这是学科整体综合实力的集中 体现。经过数年埋头苦干,我们获得了覆盖全部电影、电视 二级学科的2个博士点、2个硕士点,其他艺术学科5个硕 士点,已招收硕士生12届405人、博士生9届90人;并经 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国内首批艺术学博土后科研流动站。此 外,影视学科为影视界开办6届研究生课程班,培养了众多 影视戏剧界成就斐然的人才。在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 布的中国大学研究生专业排名中,北京师范大学“电影学” 连续数年名列学科排名榜首,处于国内高校前列地位。关于 实践,我们认为这是影视学科不同于文学、史学、哲学的独 特必备条件;本学科如果不能

16、和它的实践领域紧密结合,只 是关在校园里面壁攻读,不仅将无可发展,甚至是“死路一 条”。故而从创建影视专业开始,便争取向影视业界和相关 机构努力开拓,力求进入相应的广阔空间,在实践中印证所 学理论和知识的价值,学习实务操作的本领。由于业界亦有 对于文化和理论的急迫需求,我们的师生很快便在电影、电 视界得到强烈反响,获得大量参与甚至作为主创者的实践机 会。但仅此仍缺少一种学科自身良性循环实践操练的有效方 式与途径。在影视专业初建三个月的1992年冬,由于刚刚 聚拢在一起的几位青年教师的灵感,爆发出绝妙创意:面向 充满活力的高校广大学生、面向处境艰难的中国电影,创办 一个由当代大学生对当代中国电影进行评奖的、极具独特性 的“大学生电影节”,并决定立即行动:争取国家教委、国 家广电部、北京市委和学校领导的鼎力支持;尽力寻找各方 赞助经费;寻找可以合作的电影文化学术单位;联络各个高 校和全国电影制作单位等等。在克服了众多几乎难以克服的 困难之后,1993年“五四”青年节前后,第一届大学生电影 节终于拉开了帷幕,正式向社会亮相;从此年复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