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省发展建筑节能产业的调查与建议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4581989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我省发展建筑节能产业的调查与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我省发展建筑节能产业的调查与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我省发展建筑节能产业的调查与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对我省发展建筑节能产业的调查与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对我省发展建筑节能产业的调查与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我省发展建筑节能产业的调查与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省发展建筑节能产业的调查与建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我省发展建筑节能产业的调查与建议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新机制,是武汉城市圈获批试验区后需要率先破题的四人领域么一。 人力推进建筑节能,促进惣筑节能产业发展,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 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路径。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为此组成调研组,分别前往省建设厅、省建 材行业投资促进中心、武汉市確委、省建科院等部门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实地考察了一些节 能示范工程的执行情况。从调研情况看,自2005年以来,全省各级建设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建筑节能标准,为推进建筑节能做了大量工作,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但各地仍不同 程度地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节能意识淡薄,对其重要性和

2、紧迫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 经费投入不足,节能科研和项日推广乏力;尚未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市场监管 不够得力;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惩处政策。从而导致全省建筑节能推进缓 慢,这与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和建筑节能先进省市相比存在较大羌距。我们认为,现阶 段推进建筑节能要从观念更新入手,着眼于体制机制创新,在关键环节人胆试验、率先突破, 切实走出一条发展建筑节能的新路子。一、我省为推进建筑节能做了大量工作但差灰仍较人1、己经开展的丁作和取得的成绩:一是坚持法规引导,积极推进疑筑节能。省建设厅相继制定了新惣婕筑节能的执行标准 和“禁实”标准,并与各地建设主管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

3、书;建立了季度通报制度,加强建 筑节能与“禁实”的动态督察;制定并印发湖北省绿色疑筑创新奖实施办法,开展了首 届全省绿色建筑创新奖的评选活动;加快了法规建设步伐,先期完成了湖北省建筑节能管 理条例的立法调研,即将制定出台湖北省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二是“禁实”成效显著,新型墙材推广已初具规模。我省先厉公布了婕筑节能和新型 墙体材料推广应用技术管理目录和建筑节能和墙体材料限制淘汰技术管理1=1录,同时 举办了 “建筑节能科技产品及新型墙休材料推广应用聘览会”,人力推广婕筑节能科技产品 及新型墙体材料。规定凡财政拨款或补贴的行政机关办公用房、公共建筑、经济适用房、示 范住宅小区和国家投资的

4、生产性项目,都要执行节能设计标准,选用和采购新型墙体材料; 加强对新型墙体材料的质量监管,全面执行新型墙材生产备案制,把“禁实”与“节能”紧 密结合起來。在2006年全国婕筑节能专项检查中,我省被评为“优秀”,并荣获夏热冬冷 过渡地区省级第一名,受到建设部的通报表扬。三是加强科技支撑,不断提高建筑节能的科技含量。我省坚持以示范工程为切入点,通 过技术创新引领建筑节能。截止去年底,全省推广新技术、新产品228项,限制淘汰落后技 术37项;共中报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36项,己核准验收9项;全省已累计建设节能示范工 程66个、建筑面积690.41万平方米。其中,“金都汉宫”等17个项目被列为2006年

5、全 省建设科技、建筑节能示范工程;“泰跃金河” 一期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婕设部列为低能 耗建筑节能城市级示范项目;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过的青山“绿景苑”住宅小区,因其 环境优美、节能节地效果突出,2005年获得国家“康居工程”四项金奖和首届“全国绿色 建筑创新奖”,2006年乂获得“詹天佑土木工程犬奖”。此外,我省还积极引进国外先进 节能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先厉与英、美、法、澳、韩等国开展了建筑节能、绿色趙筑等领 域的技术研讨交流。四是启动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引入节能服务机制,推动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我省新近 出台了湖北省国家机关办公超筑和大专院校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并婕立了 相应工作

6、机制和技术支撑体系;制定印发了湖北省建筑能源审计实施细则试行,省 政府办公厅向全省发出“关于在省直机关和人专院校开展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丁 作的通知”,全省公共建筑的能源审计现已逐步展开。随着节能服务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 我省积极探索节能服务产业化,引入有实力的节能企业提供节能服务,其中武汉中南商业人 楼节能改造的经验还上了央视经济半小吋栏目。2、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一是我省建筑节能询处于起步阶段,全社会建筑节能的意识有待强化。我国北方寒冷地 区,早在1986年就已实施节能设计标准;而我省地处南方冬冷夏热地区,2001年才开始实 施节能设计标准,可见我省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晩。目前社会乞界对

7、建筑节能的意义虽已形 成共识,但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还不够,缺乏紧迫感和主动性,缺乏客观的执行、评估标 准及推广手段。同吋,由于建设领域大多是传统产业,现阶段仍沿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 染、低效率的传统发展模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远未发挥出来。对依靠技术创新 和科技进步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强有力的推进措施。二是已出台的政策法规及管理制度,远不能适应我省建筑节能发展的需要。我省对新建 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执行过程,还未形成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县(市)对婕 筑节能的管理更为薄弱;目前实施的节能设计标准不够细化,可操作性不强;缺乏调动乞方 利益主体积极参与的法律法规,

8、以及相应的经济激励政策;建筑节能产品、材料和技术的研 发滞后,可选择性不足,高科技、高效保温建筑材料的开发应用范囤较窄;特别是立项时对 节能的评估认证、施匸过程中的监管检测和验收等检验节能成效的手段和环节,尚无强制性 标准规范,容易产生节能建筑不节能的现彖。三是建筑节能市场缺少引导和监管,难以形成产业化。据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节能 服务产业总值达到82. 55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74.5%;综合节能投资达到63. 3亿元, 比2005年同期增长106.9%;节能产业产值增长速度之快,市场前景可见一斑。与之相比 较,我省尚有较大差距。省内不少新近开展建筑节能的地市反映,当前我省建筑节

9、能M场鱼 目混珠,以假冒伪劣产品和技术低价竟争的情况相当普遍。这不仅影响工程质量和寿命,而 且导致建筑节能市场良莠不齐,难以形成产业规模。四是机制不健全,经费投入不足,建筑节能工作整体推进缓慢。从研发机制看,一方面, 政府缺乏完善的专项规划及相应的中长期发展计划和具有前瞻性的技术政策和标准规程,缺 乏建筑节能评估、咨询、监查、鉴定、产品硏发的基地和平台;另一方面,一些具有一定基 础和实力的科研单位乂苦于机制、资金和人员调配等障碍,无法深入开展研究,自身优势和 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从管理机制看,我省“墙改办” H 1997年成立以來,在组织、贯彻、 执行墙改政策,传播科技信息,推广建筑节能成果等方

10、面虽发挥了较大作用,但由于职能所 限,全省建筑节能工作缺乏统一领导和统筹安排,缺乏宣传、沟通、推广和贯彻的平台,尚 未形成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共亨机制。从投入机制看,由于我省建筑节能尚处于起步阶段,仅 既有建筑而积囤护结构的节能改造和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工程最就十分巨大,需要大量资金 投入,急需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投入节能专项基金,拓展投融资渠道,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促进建筑节能发展。二、当前我省建筑节能产业发展面临人好机遇1、加快我省建筑节能产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项重大举措。2006年我国出台了绿色趙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对绿色趙筑作 出了如

11、下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捉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白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目前,我省情况和全国大体一样,是一个能源和耕地资源匮乏的省份。如果不注重节约,就 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以说,绿色建筑顺应吋代潮流和民生需求,是建筑节能的进一 步拓展和优化,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我们必须要把推行建筑节能,作为当前和 今厉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来抓紧抓好,抓出实效。2、武汉城审圈获批国家惣设“两型社会”试验区,将为我省建筑节能产业迎来一个非 常有利的发展契机。首先是建设“两型社会”就意味着以耗费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高

12、耗能建 筑将受到限制冥至取缔,確设市场的准入门槛人人捉高;而高新技术、新能源、环保设备、 节能材料等产业的发展,将而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必须适吋提升产业层次, 发展先进服务业,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其次是因为试验区拥有关键的“先试权”,在改 革中遇到具体问题可以白行摸索试点,然后再根据实际需要寻求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为全国 捉供建设“两型社会”的有益经验。另外,沿海地区由于经济水平快速提高,土地、能源、 劳动力等资源成本不断上升,部分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而我省科教实力雄厚,产业门类齐全,对承接建筑节能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吸引力。3、大力发展建筑节能,已成为我省建设

13、事业加快科技进步、实现乂好乂快发展的内在 要求。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目前为止仍未摆脱经营粗放、技术落后的状况。节能减排的新形势、新发展対我们提出了 更高要求,也势必形成建筑节能技术、产品和服务由场的巨大需求。我省n前己具备婕筑节 能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以华中科大和省建科院为龙头的科研机构,已研制出具有国内领先 水平的混凝十加气砌块、外墙体保温材料和各类节能门窗、太阳能及地源热泵等对再生能源 利用的技术和产品;仅武汉地区新型墙材和保温节能产品的生产企业就达200多家。然而, 由于诸多因索的制约,2006年我省建筑业总产值1667亿元中,节

14、能技术、产品所占的比率 微乎其微,可见建筑节能产业发展的空问巨大。建筑节能产业的发展,在建设“两型社会” 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便命。这不仅是我省姥设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对惣设领域 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提出了迫切要求,必将对我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巨大的拉动作 用。4、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把趙筑节能当作新兴产业来抓。从国外來看,一些发达国家 在节能政策、法规、标准和认证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日本健全节能法规体系、标准、标识, 强调其可操作性;健全节能组织机构、体系的趙设,成立了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 (NEDO),加强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技术研发和推广普及工作;制定综合的价格、财政、税

15、收 等经济政策,抓重点工程,抓耗能人户;加人宣传教育力度,鼓励全民节能。英国在设计新建 筑吋,要求设计人员必须从风、光、冷、热、声五种要索出发综合考虑节能问题,即根据不 同的气候特点设计和采用太阳能供暖、降温系统以及太阳能热水供应和发电系统;利川自然 照明、节电的家用电器和照明设备等,实现住宅的零能耗,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节约能源和环 境友好。徳国在上世纪90年代末,惣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被动房屋。该疑筑基本不需 要去主动供应能量,每年单位面积供热能耗仅为15度电,远远低于目前徳国的标准75度电 /年。从国内来看,上海市经过多年的试点和推进,为全国的建筑节能起到了示范效应:一是 加大节能推述力度

16、,形成了由市政府牵头,相关委办局和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全社会推进 超筑节能的管理格局,并对相关法规规章进行完善;二是实现了新趙婕筑节能由点到面的突 破,从2002年开始推进-批示范工程进行试点,到2006年全部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实现了 新建住宅建筑节能全覆盖;三是实现了既有寇筑节能改造的突破,2005年启动当年就完成 改造50万平方米,2006年结合“平改坡”综合改造和既有玻璃幕墙建筑专项報治等,快速 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总量达到678万平方米;四是实现了由垂点抓住宅节能到同步抓公 共建筑节能的转变,2006年该市率先在政府投资项目中执行节能设计标准,当年共有185 力平方米的新建公共建筑达到节能标准。山东省积极构疑节能降耗科技支撑体系,加人节能 技术攻关力度,目前已争取到国家节能国债项目26个,总投资38. 65亿元,占全国的27%, 居全国首位。日前该省已成立5家涉及清洁生产、清洁能源、循环经济、资源可持续利用等 方而的省级节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