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期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4576980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期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前期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前期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前期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期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期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期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舒宇(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要:半前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竞争,能否培养和造就高 索质的创新人才,事关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前途。笔者通过对学前期儿童创造性 思维发展特点的分析总结出发,进而揭示当今学前期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实然 状态,分析其不足之处,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学前期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意见。关键词:学前期儿童创造性思维创造力学前教育国内外许多学者不止一次提出,“创造性思维绝不是天才的专利,而是每个人 生而有之的潜质”,即人人都具备创造性思维的潜能,只是存在大小和程度之分 而已,那些为人类、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天才多是源于拥有较好的创造性思维而 己

2、。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坚信“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Z时,人人 是创造之人”,既然创造性思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具,那为何能从事 创造性实践性活动为人类和民族做贡献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那我们不禁要发 问,我们生而有之的创造性思维潜能是什么时候消失的,是如何消失的,又是为 什么会消失?一、学前期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特点学前期儿童作为身心发展的未成熟和发展性,决定了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 着与成人、“天才”等人的不同之处。了解学前期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现状及 其特点,是对学前期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反思及改善的前提。(-)学前期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1、学前期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一般状况。国

3、内外研究儿童创造性思维发 展的学者一般均采用“托兰斯图画测验”或改良后的“托兰斯图画测验”作为测 试工具,对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三个维度的发展状况进行 研究。他们相对一致的认为,“学前期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流畅性 高于变通性,变通性高于新颖性;个体差异较大,尤以新颖性为甚。”也就是 说,学前期儿童思维的流畅性发展最好,新颖性发展尚不足,且存在较大的个体 差异。2、学前期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年龄差异。学前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基本 上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具体发展情况为,儿童创造性思维在三岁出 现冋落后逐渐上升,四岁吋迅速发展,五岁后发展缓慢。即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

4、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的,但并不是直线上升的。3、学前期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性别差异。部分研究者认为学前期儿童创 造性思维发展不存在性别上的差异。但近年来叶平枝教授等人进行研究表明,男 孩在思维的新颖性、变通性和创造性思维总分上均显著高于女孩,只有在流畅性 上与女孩不存在显著差异。(二)学前期儿童创造性思维的特点1、创造性思维的程度。虽然创造性思维每个人生血有Z,但与科学发明的 创造性思维相比,学前期儿童创造性思维的程度明显要低。“创造性”思维从其 根本上来讲,应是创造之前所未有、是“从无到有”、是发展过程中质变之意。 而儿童由于其有限的知识积累,“创造性”思维是指推陈出新或I口貌换新

5、颜、是 建立在I 口事物的基础上量的累积。学前期儿童的联想、想象为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的萌芽开辟了道路,需要指岀的是,儿童的联想、想象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创造 性想象,多半是无意识的。准确地说,他们的这种创造性思维应称为“类创造性 思维”。2、创造新思维的发挥方式。学前期儿童不仅在创造性程度上与其他人有着 明显差别,而且在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方式上也存在明显差开。在儿童的智力活动 中,理性成分最少,而非理性成分却最多,而成人主要借助于概念來思维,而儿 童主要依靠对事实的联想来“思考”。对于这种“思考”的不足,儿童总会以无 遮无拦的想象来弥补。3、仓U造性思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学前期儿童生活、学习活动范

6、囤的有限 性及经验、知识积淀的不足,使得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早期发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即知识经验的缺乏使得学前期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不可避免地带有原始的朴索性、 瞬现性和朦胧意识性。同吋,学前期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早期发展又具有无限性, 知识经验缺乏的学前儿童极小可能发生思维定势,而易产生畅想、联想和幻想等 思维活动。正因如此,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才得以表现出新奇性、跳跃性和菲逻辑 性等特点。二、学前期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实然状况曾看过一幅漫画,进校时,脑袋椭圆的教师面前站着一排脑袋或圆或方或三 角的儿童;毕业吋,这些儿童的脑袋都一律变为了椭圆。教师或幼儿园凭借所谓 “一切为了孩子的未來”的教育理念,激励和

7、引导儿童在毫无意识防范的情况下 达到教育中公认的“标准化”状态。这一切似乎使得整个学前教育看起来和谐、 美丽和充满秩序。但是,就是在这样的“复制”过程中思维不断地同化,甚至有 丧失创造性思维的迹象。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影响了国人的创造 性思维的发展,同时也致使教育体制僵化,导致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不力。 儒学中所提及的“尊师重道”,使得柔弱的儿童作为未知者或浅知者只能对老师 毕恭毕敬,不允许儿童向这些权威表示自己的思想、怀疑、挑战、甚至是背叛; 同吋,作为先知者的老师,秉承“师严而道尊”的儒学思想,以自己的教师身份 借着“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的口号,使得儿童在教师的权威

8、下失去了自己的声 音,失去了自己本來的面H也抹杀了处于萌芽中的儿童潜能、剥夺了儿童的思想。 同样,儿童的创造性思维的潜能在这样的传统文化引领Z下的学前教育体制中与 多数儿童渐行渐远。同时,“乖孩子”、“听话”、“懂事”等家长和教师理想的儿 童形象,使得学前期儿童为努力争做父母、老师、成人眼中的“好孩子”,失去 了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这间接地促使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一定 程度上受到了阻碍。可以说,我国传统文化在学前儿童教育情景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幼儿的 一日活动各环节中,教师凭借其合法身份与地位,一厢情愿的认为儿童缺乏主动 获取知识的能力和途径,精心为幼儿设计进餐、入测、盥洗、睡眠

9、等各个环节, 顺利成为幼儿园儿童活动安排的代言人;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预先掌握 了大量的知识,作为知识的先知者同时成为真理的化身。儿童作为未完成生命个 体的状态,则成了幼儿园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儿童失去了自己对自己的生活、学 习负责的机会,他们成为了一定程度上老师身边的“应声虫”,他们成了老师既 定教学计划小的一个个“复制占y。诚然,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有思 想、有见解的生命个体,可现下的教育体制中无疑将儿童的发展视为家长和教师 的“自留地”任意“开垦”。如今,他们很少有机会去思考,没有思考的机会何 来创造性思维发展一说;他们没有机会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同样他们也不被 允许做一些

10、与老师教学计划和H标中不存在的事情。因此,他们不需要思考,更 不需要创造性思维,仅仅需要的是接受。值得提及的是,H前还是存在少数家庭和幼儿园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给予学前 儿童适半的生活、学习、思考的自由空间,可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Z下,这种 自由是有限的。儿童没有机会表达自己、构建自己,教育成为一种父母、教师的 “独角戏”,失去了儿童生存发展本来应有的面亓。这样的教育,不仅不能培养 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反而会成为导致儿童个体异化的一种力量。三、学前期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应然状况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是“保证他们能独立地解决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 地拿握知识,迅速地掌握这些知识,把它们广泛迁移到相对新的

11、知识的条件,即 完成学习活动的顺利性”叭 与其说是对学前期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不如说是 对早期发生于儿童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及时发现、保护、激励并进行科学 训练。根据H前学前教育体制,笔者从理论层面拟提出以下建议:(-)培养新时期的儿童观儿童观在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什么样的教育体制就反应了什么样的 儿童观。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儿童观不可能不带着其母体的特 征,因此扭转Fl前学前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现状需转变指导教育的儿童观。传统思想文化孕育下的儿童观急需转变,虽然国家或教育者们通过各种途径 以各种形式宣传、普及新的儿童观,可是旧的儿童观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影响着家 庭教育和学校

12、教育。幼儿园课堂JL有一个小孩一直不停的提问,这个“扰乱”课 堂秩序的小孩要么受到教师的批评,要么受到老师的忽视。如此一来,孩子创造 性思维的发展必遭到阻碍。家长和教师应鼓励儿童多发问,并做到对他们的问题 给予力所能及的答案,适宜吋还应了解孩子的答案与其进行沟通、探讨、创造, 鼓励孩子多思考,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好孩子”的标准婆因人而异, 还应因情况而定。“好孩子”“听话的孩子”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以父母、老师的 指示、喜好行事。(-)赋予学前儿童选择和创造的自由在教育过程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离不开一片自由的土壤。正如托兰斯 所说,好奇、探究、创造乃人类的本性和需要,这些本性和需要

13、犹如种子,需要 土壤、阳光、水分等条件方可发芽壮大。在现今教育体系中,尤其是学前教育中, 珍视和保护儿童的好奇、探究、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关系到儿童、家庭的 未来,而且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命运。部分学前儿童在传统文化和权威的“规训”下,放弃了他们自己的个性、抹 杀了自己的性格,他们所拥有的“自由”可谓是海市蜃楼。在学前教育中,幼儿 园、家长、老师应赋予学前儿童选择和创造的自由,让他们自己做生活、学习、 发展的小主人,把真正的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FI子归还给他们;让他们在这片 自由的土地上任思想尽情的驰骋,天高海阔;让想象插JL五彩斑斓的翅膀,让他 们的创造性思想“肆意”的迸发。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14、都是知识的发明者、创造者, 思想、知识的生产不仅仅是成人的特权,也是每个儿童的权力。家长、教师请千 万不要把这种权力当成是成人对儿童的馈赠,这其实是儿童本身就应该亨有的, 且我们的家长、教师要为儿童所保障的。赋予学前儿童选择和创造的自由并不意 味着放弃权力,儿童获得真正的口由会更加主动、口觉、积极地探索事物,将变 得更有思想和主见。他们爱思考、爱交流,不断地迸发出新的思想,儿童的创造 性思维将得到前所未有的保护和发展。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创造性思维则是其中最为璀璨的一枝。创造性 思维在促进创造性实践活动中扒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创造性思维便成为造 就天才的不二法宝。一个民族想要屹立于世

15、界名族之林的顶峰,国民就一刻也不 能没有思维,更无法离开天才们的创造性思维。学前期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虽然没 有明显的社会价值,但可以产生独特的个性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某些低级的、 原始的具有创造力的创造性思维将会随着儿童的身心发展走向高级的、有真正创 新意义的创造力。因此,对学前期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 必要条件。作者简介:舒宇(1988-),男,四川徳阳人,西华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 业。通讯地址: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西华师范大学二期联系电话:13795998700参考文献:叶平枝.马倩茹26岁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特点及规律J.学前教冇研究.20128131张敏生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理论前提J心理学研究.人文杂志.1997,4.申晓燕于知识与权力的张力中寻求儿童成长的白由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9,4.卡尔梅科娃.创造性思维是学习的基础M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5:1243.章淼榕,陈国鹏,曾凡林.儿童创造性及其培养方案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