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丽到简约——唐宋宦门女子服饰变迁【文献综述】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576593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华丽到简约——唐宋宦门女子服饰变迁【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华丽到简约——唐宋宦门女子服饰变迁【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华丽到简约——唐宋宦门女子服饰变迁【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华丽到简约——唐宋宦门女子服饰变迁【文献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华丽到简约——唐宋宦门女子服饰变迁【文献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华丽到简约——唐宋宦门女子服饰变迁【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华丽到简约——唐宋宦门女子服饰变迁【文献综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历史学从华丽到简约唐宋宦门女子服饰变迁现今,服饰一词,已成为服装的代名词。其实,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服饰一 词拆开来解释即为衣着和装饰。素有“衣冠之国”“礼仪之邦”的美称,自“黃 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开始,中国服饰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随着社会 的变迁与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不断发生变化,服饰的变迁是历史的必然,然而 一代之兴,必有一代冠服之制,其吋尚随时变更,不无小有异同,要不过与世迁 流,以新一吋耳H。其大端人体终莫敢易也。与现今世界范围内的吋尚现状类似 的是各个朝代的吋尚主要是由皇宫(如现今的王室)、贵妇(现在的富商太太、社 交名媛、部分白领)、以及从事声色技艺娱人行业

2、的女性来引领风骚。因此,本文 主要以唐宋贵族女子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史学的研究方法,以岀土的文物资料 与史料、以及唐诗宋词为基础,比较唐宋贵族女子服饰的异同,并结合分析其时 代原因,述其流、论其变、求其源。本文主要研究唐宋宦门女子服饰的变迁。首先给宦门女子下定义,其主要是 指皇亲国戚、官僚贵族以及下层官宦人家的妇女。这是根据岑静文在唐代宦门 妇女研究一书中的定义,书上。还没抄录其次,本文将以出土的服饰实物、画作、史学资料以及唐诗宋词等文学资料 为基础,论述唐宋宦门女子在服饰上面的界同,进行对比比较。唐代妇女着装有 三大特色一绮罗纤线见肌肤,服饰开放,二着胡服,女着男装,三服饰艳丽多彩。关于唐代

3、妇女服饰开放的记载有,在吴欣著的消失的服饰一文中记 载,盛唐及五代襦裙而料以丝织品为主,上衣为短襦或称半臂,丄襦变短只到胸 部,及所谓的“慢束罗裙半露胸”,而裙子变宽大,系到胸部,与披肩构成襦裙的 重要组成部分。这吋上襦的领口变化多样,其中袒胸大袖衫一度流行,粉胸半掩 疑凝雪,就是对这种装束的描写,展示了盛唐妇女思想解放的精神风貌在张琳琳从开放到简约:唐宋服饰文化的变易特征一文中写道,陕西乾县 永泰公主墓出土的石刻和陶俑中身穿胡服的妇女形象,就真实地再现了唐代半时历 史变迁的社会生活场景。这些胡服的式样大致可以分作前后两期,前期妇女穿衣,特 征表现为高髻,戴尖锥形浑脱花帽,穿翻领小袖长袍,领袖

4、间用锦绣缘饰,钿镂带,条纹 毛织物小口袴,软锦透空靴。由此可见,唐朝前期妇女的妆饰深受当吋四北民族(如高 昌、回鹘)文化之影响,或间接受到波斯诸国的影响。而后期即元和以后,唐朝妇女的 妆饰则主要受吐蕃民族的影响,尤其是在头部发式和面部化妆上发生了重大的变 化。其特征表现为:蛮鬟椎髻,乌膏注唇,脸涂黃粉,眉细细的作八字式低颦,即唐人所 谓“囚妆”、“啼妆”、“泪妆”。考古资料显示,从汉至唐胡人衣冠在汉人社会生活中 渐渐呈现出盛行的态势,且其引领的“胡化”趋势己经到了 “漠北淳朴Z人,南入中 地,变风易俗,化洽四海”的程度。旧唐书舆服志载:“武德、贞观之时,宫人骑 马者,依齐隋【口制,多著幕篱。虽

5、发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窥之。王公之家,亦 同此制。永徽之后,皆用帏帽,拖裙到颈,渐为浅露,则天之后,帏帽大行。” 乂云:“中 宗后(女子)有衣男子而靴如奚、契丹Z服;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衣胡帽,靓妆露 而血无复障蔽,士庶Z家,又相仿效;开元末,太常乐尚胡曲,贵人馔御,尽供胡食,士女 皆衣胡服。”不仅如此,姚汝能在安禄山事迹一书中还对唐朝胡服流行的现象作 了补充性的说明:“天栄初,贵游士庶好衣胡帽,妇人则簪步摇,衣服之制度衿袖窄 小。”唐代的妇女着装充分体现了李唐王朝的时代特征:毫无拘束限制,兼容并蓄, 成为历史上最艳丽多彩、式样最丰富的女装。唐代女子的服装式样以衫、裙、帔 为主,

6、它是在传统襦、裙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衫的袖子和腰身都比较紧窄,穿 着吋唐代妇女习惯将衫的下襟束在裙腰里边,所以裙子显得很长,下可曳地,再 披上随风飘飘的帔帛,使妇女们风姿婀娜,神态妩媚,格外动人。帔帛,是唐代 女服中新兴起的饰物,它不是华夏服装中的固有成分,也不是境内少数民族 的服装,而是从西亚的波斯传来。旧唐书中记录说:波斯的男子衣服不开襟, 并且有帔巾。在今天伊朗、前苏联中亚地区以及出土的萨珊波斯金印器纹饰 ,波斯女子衣着中也有帔帛。当佛教由南亚途径西亚传入时,这种波斯文 化的风习便随着佛教文化一同东来,浸润到了中原的服装时尚中。在南北朝时期, 帔帛己经在出现了。莫高窟228窟北魏壁画中女

7、供养人身上裁式:唐代妇女的裙子以广博为尚,大多数裙子都集六幅而成,唐诗人李群 玉在同郑相并歌妓小饮戏赠中曰裙拖六幅湘江水。”更华贵的甚至达到七 幅八幅之多,曹唐小游仙诗中说“:书破明霞八幅裙。”孟浩然春情诗云:“坐吋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王建宫词谓:“黛眉小妇研裙长”,王 翰观蛮童为伎作云:“长裙锦带还留客”等诗篇,都生动形象的展示了唐代妇 女裙装的宽人。色彩:在色彩的运用上,唐代更是一个“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唐皎然 答李季兰)的时代。有人对吐鲁番出土的唐代丝织物做了色谱分析,发现红有 银红、水红、猩红、绛红、绛紫等五色;黄有鹅黄、菊黄、杏黄、金黄、土黄、 茶褐等六色;绿有湖绿等

8、二十四色之多。唐代女裙的颜色以红、紫、黄、绿为主, 其中又以灿烂若石榴的红色石榴裙最为流行。武则天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 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杜审言戏赠赵使君 美人:“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JL石榴裙。”白居易卢侍御四妓女乞诗:“郁 金香汗漪歌巾,山石榴花染便饰有长长的帔帛,285窟四魏壁画中的女供养人也有帔帛。但是南方的陶俑、 壁画上都还未曾见到,可见它这时的使用范围还不够普遍。到了唐代以后,由于 与西域交往的增多,帔帛便迅速的流行开来。唐代文物图像中处处可见形形色色 的帔帛,从西部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到关东的山西唐墓陶俑,从初唐的步辇图、 永泰公主墓壁画到中晚唐的

9、捣练图、簪花仕女图,血四安地区和洛阳地区出 土的大量唐代女陶俑、女三彩俑,更是人人披有长长短短、宽宽窄窄的各色帔帛。 出自王静唐宋服饰与社会环境关系刍议。宋代服饰没有大范围地趋于保守和拘谨,还与宋代妇女所处的不同阶层有关。 宋辖汉族居住区妇女分属普通妇女(中层)、“贵”妇人和“贱”妇人三个阶层,她们 分别受到特殊的优待与歧视。受到特殊优待的“贵”夫人叫命妇,即有封号的妇女。 命妇又有内、外Z别。内命妇在皇后之下,分为妃嫔和女官。外命妇则分为皇室的 女性亲属和高中级官员的母亲或妻子。这些有着一定社会地位并严格遵守礼数和 一定阶级等次的妇女,其衣冠的特征是“简”,即保守拘谨。宋代的经济活动非常活

10、跃,国际间经济交流也很频繁,但交流的方式却多是割地赔款。在财政入不敷出 的状况下,各朝皇帝曾多次提岀服饰“务从简朴”,“不得奢华”。特别对妇女服饰, 要求尤为严格。在宁宗嘉泰初年,将宫廷中除帝王后妃外妇女的金石首饰,集小 放火焚烧,以此警示天下。经济的拮据使宋人服饰一改唐人富贵繁华的风格为清 冷消瘦。裁式:宋代女裙裙式一般修长,纤瘦,吋兴“千褶”、“百迭”裙。宋代丝织 业较之唐代更为发达,产量也远远超过唐代,仅丝织殆一项,以唐代初期和宋代 初期的产量做一对比,唐天宝中年产量为796.64万匹,7宋真宗时期年产量为 1449.7万匹,8876宋代产量几乎是唐代的两倍。宋代丝织业的蓬勃发展也刺激了

11、 其服装裁式的夸张,褶袖裙成为当吋裙子中有特点的一种,该裙群身很宽,有六 幅、八幅、十二幅不等,折袖很多。宋人在诗词中描述到约腕金条瘦,裙儿 细袖如眉皱。”(吕渭志千秋岁)“、百叠漪漪水皱,六铢縱云轻。”(红衣宫女 裙带间六言诗)等。较Z唐代女裙料的六幅、八幅,宋代女裙可谓毫不逊色, 但宋代女裙用褶将极大尺寸的面料折叠成瘦小,凸现了宋人的内敛和省。色彩:宋代妇女的裙子色彩以索雅为主,强调本色。总的色彩倾向于清淡柔 和、典雅庄重。与唐代相比,不多用朱红、鲜蓝、桔黃等明快的色调,而是更多 地使用牛骨茶色、褐色、棕色、藕荷色和绿色等间色或复色为基调,配上白色, 或淡或重于底色的同色系花纹,极为淡雅恬

12、静。这些色彩的运用一定程度上反映 了宋人在经济重压下缺少活力和内向的性格特征。材质:宋代丝织业虽然较之唐代更为发达,产量也远远高于唐代(见前所述)。 但宋代严重的“三冗”(冗官、冗兵、冗费)和频攘的战事使得“内则帑藏空虚, 外则民财歹单竭o 93368仅南宋屈辱的“三次和议”,每年都要向金国贡岁币、银 和丝织品,其中年贡丝织品分别是25万匹、20万匹和30万匹。因此,克俭省费 之风甚盛,即使帝王也不例外。据宋史舆服志载(高宗)绍兴五年, 龚茂良奏臣又闻中宫服浣濯之衣,数年不易。”32392因此,昂贵的丝织品 就很少用来制衣了。与此同时,棉花得到了广泛的种植,据宋代经济史载棉 花,唐宋时称木棉。

13、唐代的岭南就有种植,但而积较小,至宋代种植区域大 大地扩展了,广南东西路、福建路、东南东西路、两浙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南宋晚期木棉已成为夏税税收的一个项。”因而,较之丝织品不太昂贵的布成为人 们着装的主要材质。此期质朴明朗的蓝印花布服装和民间刺绣服装,广为流传, 形成了民问服饰艺术的主要格调。宋代女裙较之唐代裁式失之豪放、色彩失 Z热烈、材质失Z华贵,呈现出清瘦拘谨的简朴。岀自王静唐宋服饰与社会环 境关系刍议最后从女子地位、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唐宋宦门 女子服饰变迁的原因。政治环境的影响:唐宋吋期是南北民族大融合完成的吋期。这一历史时期, 唐代的城市发展初见规模,宋

14、代的城市发展基本上走向成熟。在这个过程中,发 生于南北时期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同中原农耕民族融合,杂处共居,完全改变了 以往中原民族在服饰上相对封闭保守、单一独立的发展状况。李唐王朝疆域辽阔、 民族众多、军事力量强大,不仅是一个繁荣的王朝,更是一个开放的吋代。这一 吋期实行的一系列对外政策和措施,扩大了与世界其他各国的交往,这些都 使得大唐帝国,具有包容一切外来文化的博大气魄与雄厚国力,呈现出一种泱泱 大国的气度。宋朝H开国伊始就缺乏新兴的刚健活力,其民族融合大都是通过战 争的途径,以民族屈辱妥协的面H出现的。政治军事上的软弱,使赵宋王朝无论 如何也没有实力一继唐代气魄了。因此,宋代的社会融合度

15、(城市化)虽然比唐 代高,但在许多方面却缺乏李唐王朝那种泱泱大国的气度。表现在服饰上也同样 如此。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环境对服饰的影响据杜文玉先生唐宋经济实力比较 研究载:“宋代财力的确比唐代丰厚的多。从能够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 收入项H之比看:缗钱1 : 3.46,棉1 : 1.32,丝织品1 : 1.45,五谷1 : 0.98 (折 算如今制,则为1 : 1.09),除五谷一项两朝大体相当外,其他收入宋代均高于唐 代。”既如此,为何有宋一代却是积贫积弱,两度失国呢?这固然和宋代的国策、 职官制度、军事制度有莫大的关系,但财政的短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对比唐宋 两代财政收支,会发现,唐代

16、财力虽然没有宋代丰厚,但收支基本平衡,并略有 结余。而宋代财政状况很不理想,除太祖、太宗及真宗前期状况尚好外,真宗后 期就逐渐恶化,末年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并延续至宋亡国都未能改变。经济的 宽裕和拮据必然导致人们精神而貌和审美情趣的差貝,唐宋两代不同的经济而貌 皆被服饰所见证。开元天宝年间是唐代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盛世,杜甫忆昔 一诗中写到:“忆昔开元全盛口,小邑犹藏万家宝。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 丰实。”经济的富庶造就了吋人奢华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文化环境的影响相互抵耕的儒、道、释学说在六朝就开始了,但进入唐代后, 儒道和儒释的冲突逐渐淡化、消失了,三者鼎足血立,成为有唐一代建国立业的 理论基础。唐人以前所未有的宽容、宽厚和宽松的眼界与胸襟來看待世界,人性 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健康的服饰观也应运而生。代表这一风格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