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上传人:华美****资源 文档编号:204549939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说课稿“用计算器计算”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整数的四则 计算法则及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通过学习使学生可以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 的四则运算并借助计算器来探索有关规律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本单元内容分两段安排第一段先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再学习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的方法。第二段教学用计算器进行两步混合运算并安排了练习十。教材在“想想做做”和练习十中还编排了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趣 题并通过“你知道吗”介绍“改错键”等常用的功能键以及有关计算工具发展的历史让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感受人类科技

2、的进步与发展。最后教材还安排了实践活动一亿有多大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本单元分四课时完成今天我说的是第一课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计算器是如今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计算工具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鉴于以上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三个方面1、 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 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用计算器计算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

3、的价值。3、 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渗透节约、环保等方面意识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重点、难点认识计算器的外部结构及常用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的四则运算及同级混合运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情境揭示学习内容首先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超市购物的发票发票上项目很多计算比较繁琐由此激发学生怎样才能又准确又快速地算出结果来呢你想到了什么计算工具 在学生充分地讨论交流后揭示课题用计算器计算。再请学生说说在哪些场合或情 况下看到过别人使用计算器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当学生遇到数目较大或较繁的计算时启发学生想到用计算

4、器从而揭示学习的内容通过交流计算器的应用场合让学生感受计算器使用的普遍性。二、合作学习探索计算方法这一环节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功能教师首先让学生做一名计算器推销员你打算怎样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互相说一说再请一名学生在全班介绍自己的计算器教师适时归纳板书显示器 键盘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功能键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介绍自己的计算器接着让学生说说这些各不相同的计算器都有什么相同的功能同时教师说明各种不同的计算器外部结构都可以分为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最基本的功能是计算。设计意图这里创设学生充当计算器推销员的角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在同学老师的介绍交流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功

5、能。第二层次探索学习计算器的操作首先提问你们以前用过计算器吗会用吗学生基本会用计算器计算所以给予 学生表现的机会我们来个比赛好不好接着教师组织比赛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及解决几个实际问题。试一试765+4695897641600128765+49629681668271、 10 月 1 日西山景区接待游客 7358 人每人交纳门票费 35 元这一天的门票收入有多少元2、 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 18 千克的水照这样计算一年(按 365 天计算) 要浪费多少千克水学生先自己用计算器尝试操作把计算结果记录在草稿本上。请速度最快的同学上台演 示实物投影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可以进行补充探讨交流使学生体

6、会到这样的一步计算或同级两步计算只要从左到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同级两步计算不必分步操 作。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基本上会使用计算器计算所以组织比赛活动、让学生用计算器自主进行计算然后交流操作的过程和方法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让学生教学生从而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不仅掌握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计算的方法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实践应用引导发现规律1、 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的第 12 两题用计算器计算并汇报结果全班交流。2、 分组比赛第 12 小组用口算或笔算不能用计算器第 34 小组必须用计算器来计算。看看谁快。15+2082621000576549+35688745130

7、545比赛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 使学生感受到 对于一些可以直接看出结果的题目如果用计算器计算会比较慢 而对于一些大数目计算用计算器比较好 因此 在 实际应用时我们应该根据需要合理使用计算器 不可过分地依赖计算器来计算 要把它用到实处。3、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先出示“想想做做”第 3 题142857114285721428573142857414285751428576请学生先用计算器求出各题的积 然后观察各题中相乘的两个数及所得的积 自主探索和发现积的变化规律。最后进行全班交流 教师做适当总结 这几道算式第一个乘数都是 142857 第二个乘数分别是 1 2 3 4 5 6 它们的得数与第一

8、个乘数一样 都是由 1 2 4 5 7 8 这六个数字组成的六位数 不过各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 但如果把这个六位数的乘数按顺时针方向排列在一个圆面上 可以发现这六个积里各数字的排列顺序是一样的 只不过起点不同 乘 1 的积是从最小的数“1”开始 乘 2 的积是从第二小的数字“2”开始 乘 3 的积是从第三小的数字“4”开始 乘 6 的积是从最大的数字“8”开始。2 再出示“想想做做”的第 4 题先出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让学生用计算器各自独立计算出得数 然后再出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9、111=111111111111111111=让学生再用计算器计算 然后让学生谈谈遇到的问题 计算器已经不能把这些数显示出来了 。最后让学生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 找出规律 再直接写出后四题的得数 并组织学生交流 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及依据 确认发现的规律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规律。设计意图 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 使学生体验计算器的有用性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四、最后进行全课总结。整个活动老师创设情境启发诱导设疑激趣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积极思考讨论交流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同时又体验了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与创造性 以及成功的喜悦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有创造学有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