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4548884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素养的理解及其教学培养方式一、信息素养的理解1、信息素养的内涵信息素养是信息素质教育培养的缩写,是未來信息社会人们必备的基本能力Z一。它是指一个人能意识到信息需要,有能力从各种不同信息源(ininternet等)中搜索、加工处理、评估和有效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素养主耍曲信息意 识、信息伦理道徳、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四部分构成。信息意识在信息素养结构 中起着先导性作用,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伦理道徳是保证信息 素养发展方向的指示器和调节器。信息素养的内容2、信息素养的内容信息素养主耍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徳、信息知识及信息能力三部分纽成。“、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徳主要包

2、括:积极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不畏惧信息 技术;以积极地态度学习操作各种信息工具;了解信息源并经常使用信息工具;能 迅速而敏锐地捕捉齐种信息,并乐于把信息技术作为基本的工作手段;相信信息技 术的价值与作用,了解信息技术的局限及负而效应从U止确对待各种信息;认同与 遵守信息交往中的各种道徳规范和约定。b、信息知识:包含了信息的内涵、信息技术的知识、信息设备操作使用的程序 和方法。c、信息能力:指以各种形式发现、评价、存取以及制作信息的能力。信息能力 是信心索养的核心,但并不是信息索养的全部内容。3、信息素养的理解信息素养是信息处理能力,是信息问题的解决,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信息素养 是“识别、检索、

3、评价、组织、有效创造、利用、交流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是 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信息素养涉及各方而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而 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 紧密的联系,是一种综合能力。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 基本能力。4、信息素养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涪息观念在信息索养结构中起着先导作用,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 信息伦理道徳是信息索养发展方向的指示器和调节器。对信息的开发、利用和创造 都需要一定的信息知识作为基本前提。信息知识是信息能力的基础,对信息知识的 掌握有助于信息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而12形成的信息能力又往往会制

4、约着对信息知 识的掌握。二、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方式。典型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适合信息技术课的方法,它是一种在新课改理念下培养学 习者合作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的方法,也是一种“授之以渔”的方法。A、教学特点有:1. 了解学习者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任务。2. 创设情景,发现问题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导火索”,是问题提出的表现。通过创 设的问题情境,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起。3. 个别学习与协作学习统一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进行“任务”设计吋, 要注意以适当的比例分别设计出适合个别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任务”。4. 展示作品,激励学习者。将做得好的作品展示出

5、來,大家共同参与、一起点评, 有利于提高作品的质量,进一步激发学习者想象力;对操作能力较弱者所収得的 进步加以表扬,可以增强学习者的信心。5. 师生对课堂教学共同反思。课堂教学反思这一环节,是对课堂的教学结构、教学 策略和任务设计的小结,可以动态地调整教学方法策略、教学内容和任务实现的 难易程度;学习者反思课堂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和检查,使自C对所学知识与技 能的掌握做到心中有数。B、采用任务驱动模式的作用1. “任务”设计要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以“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入有关概念, 展开教学内容。该模式是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来驱动教学的。,教师把教学内 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中,让学生在完成任

6、务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构建。让 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2. 増强学生应用信息的意识,设置“任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 异。这种方式能在减轻学生压力的情况下拓宽学生的思路,能得出意料不到的答 案,同吋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互助。3. 提高学生应用信息的实践能力,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学习留出空间,让学生自主探 索和寻求知识。这样在完成任务的同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索学习的习惯.4. 通过任务驱动模式,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率。从一个个学生喜闻乐见的典型的佶 息处理任务出发,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协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任务,从而培养 学生获取、加工、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开展协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和信息技术创新的能力,实现信息索养的实质性提升。5. 建立新型的教与学的模式和评价方法。曲于关注了学习过程,教师放芥帘规的考 核和验收方式,而帘常从各种不同角度收集用于学生评价的资料,学生则使用自 评问卷或学习作殆来展示他们的技能,评价他们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