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颈椎病成因的生物力学分析及推拿牵引治疗体会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6KB
约5页
文档ID:204516796
颈椎病成因的生物力学分析及推拿牵引治疗体会_第1页
1/5

颈椎病成因的生物力学分析及推拿牵引治疗体会颈椎病成因的生物力学分析及推拿牵引治疗体会摘耍 本文从生物力学分析了伏案职业群体多发颈椎病的成 因,认为患者伏案工作时间长,年龄老化,椎骨退变和气滞血瘀、慢 性劳损等因素,造成颈椎四种静力性结构失衡和两种动力性结构失衡, 从而引起六种不同类型的颈椎病笔者根据患者的病因分类摸索出针 对性强的推拿牵引疗法,经临床观察,160例各种类型颈椎病经治疗 后,临床总有效率达95%结论:应用以推拿牵引疗法治疗伏案职 业群体颈椎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关键词 颈椎病 病因生物力学分析 推拿牵引治疗 伏案职 业群体1病因生物力学分析颈椎病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其生物结构和功能的损伤问题,用生物 力学原理和方法来进行分析,既有必耍,又相当有效1.1颈椎的静力性结构失衡与颈椎病类型 颈椎有七节,上接 头颅,下连胸椎颈椎既耍支持和活动头部,又耍负责向脑供血的椎 动脉和中枢分配在颈、肩、臂的脊神经的通行颈椎的这些重耍生理 功能顺利完成,必有赖于其复杂的静、动力结构的精巧平衡这种平 衡一旦因损伤而丧失,就会致使颈椎内的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受 到压迫刺激而产生一系列酸痛、麻木、眩晕等症状。

按生物力学观点, 颈椎中自身不具备像肌肉那样动作能力的结构,均属静力性结构,包 括椎体及其附件(椎弓、横突、钩椎关节、关节突小关节等)、椎间盘、 椎管、脊髓、神经根、血管和相关韧带等颈椎静力性结构失衡所涉 及内容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压迫刺激性失衡:1.1.1椎体附件和椎间盘与脊神经根之间的失衡:因各种急慢 性损伤因素和机体急慢性退变性因素,致使椎体、椎弓、关节突、小 关节骨质增生,椎间孔变窄,椎间盘突出而使脊颈丛和臂丛神经根受 到压迫和刺激而水肿,发生无菌性炎症,就会把其所支配的颈、肩、 臂等处的酸痛和麻木感觉传送到大脑这是伏案群体患者中最常见的 神经根型颈椎病1.1.2椎体及附件与椎动脉之间的失衡:如果骨质增生致使颈 椎横突孔变窄、上下关节突明显增生肥大以及钩椎增生向外突出,就 会直接压迫和刺激椎动脉,并使之痉挛,从而造成大脑供血不足,产 牛晕眩、头痛、视物模糊、猝倒等症状(注:倒地平躺即恢复正常), 这就是椎动脉型颈椎病1.1.3椎体及附件与交感神经干之间的失衡:如果椎骨一系列 骨质增生使得分布在颈脊神经根、脊膜、小关节囊上的交感神经干(由 脑发出的)受到压迫或刺激,患者就会出现片头痛、头昏、恶心、呕 吐、眼后部胀痛、耳鸣、发声障碍等症状,这就是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1.1.4由于椎弓内缘骨质增生,椎管内径变小,又因椎体间隙 变窄,致使椎管内后衬的黄韧带打皱着褶、变性增厚:再加上管内前 衬的后纵韧带劳损而骨化,均会使椎管腔狭窄,最终导致脊髓受挤压 而损伤,从而引起下肢发麻、行走困难(脚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等症 状,这就是脊髓型颈椎病1.2颈椎的动力性结构失衡与颈椎病类型按生物力学观点: 颈椎的动力性结构主要指附着在七节颈椎上且分布到头、颈、背、肩、 胸等处的肌群和沿颈丛神经干、臂丛神经干分布的肌群以及相关的韧 带和筋膜伏案工作所产生的向前下方的合力,归根结底还是要靠颈 椎背后及两侧的肌肉张力来平衡因此头部长时间前屈给这些肌群以 沉重负荷,于是给上述颈椎动力性结构造成劳损性失衡低头伏案是 目前职业劳动姿势的一大特征,而颈椎恰恰处在头颅与躯干之间,头 的重量大,低头前屈就使得颈椎4、5、6节处受力负荷更大,由此可 见,连续低头伏案T作时间越长,患颈椎病的机会就越大此外,颈椎静动力结构(椎体、椎间盘、韧带、肌肉)随年龄增长 而衰老退变,特别是35-50岁退变速度呈加快趋势往往在椎体各处 发生骨质增生形成骨赘,致使颈椎的动静力性结构失衡,引起颈型颈 椎病和颈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认为,气滞血瘀是促发颈椎病的重要因 索这是因为颈椎劳累一天之后,气血容易通过休息和睡眠很快得到 濡养和恢复,而体质差的人往往是循着“气不通则麻”、“血不通则 木”的规律,造成经络气血运行阻滞,日子一长,颈部的组织结构就 会失去濡养,积累劳损,形成现代医学所说的退行性病变而患颈椎病2推拿、牵引治疗各型颈椎病的体会近五年来,我们釆用推拿、牵引治疗各型颈椎病160例,获得了 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2. 1临床资料 本院就诊患者160例,男83例,女77例;年 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78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40年 其中有90例患者曾分别接受过中药、西药、针灸、封闭、理疗等多 种单独治疗效果不佳2.2疗法应用2. 2. 1器械牵引:在有牵引器的条件下,可以用枕颌式坐位牵 引的方法,牵引重量男性一般为8〜14kg,女性6〜12kg,牵引时间 一般为30分钟2. 2. 2局部推拿:牵引后,病人坐于椅上,术者站于其后,双 手扶其双肩,缓缓向后抬至一定角度,再缓慢向前推至垂直位,嘱病 人双上肢随身体摆动而前后摆动,颈肌放松,约1-2分钟后进行推拿 推拿时,医者先在患者颈项部、肩背部及上肢做轻快的滚揉法5分钟, 然后多指拿揉上述部位,拇指按揉颈和上胸椎两侧的压痛点,重点按 压第六颈椎横突旁的神经刺激点和交感神经星状神经结(缺盆),各点 按3分钟。

2. 2. 3推正法:前后滑脱错位者,术者双拇指按于其后的棘突 旁,左右旋转式错位者两拇指分别置于左、右偏向不同的两个棘突旁, 当向前运动时,双拇指加力推正之2. 2. 4摇正法:选用复位角度时先将病人向后拉至某一角度, 以保持颈椎前屈角度,然后术者选好“定点”,进行摇头或摇肩手法 复位以颈C〈sub>4、5错位为例,触诊横突C4 偏右C5偏左,术者左拇指按C4右偏横突后 侧,左手托其左颊摇向右方达最大角度时稍加“闪动力”而复正再 以右拇指按C5左偏横突后方,左手托其右颊摇向左方 亦可用摇肩法达一定角度作一闪动来复位2. 2.5侧按法:术者…手虎I I扶于病人颈部错位椎旁隆起处 “定点”,另一手握病人健侧手腕,徐徐用力向下推拉,使病人颈部 侧屈约200然后轻轻还原重复上述动作3次一般先作健侧,使 交错的关节易于松解,然后作患侧复正较易成功2. 2. 6点穴治疗法:体位同上医者双拇指点按风池、天柱、 大椎、肩中俞、肩外俞、腕骨、后溪、少泽等穴,每穴点按半分钟2.3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除或基本消除;显效:颈痛、上 肢放射性疼痛或头晕等症状明显减轻;颈部活动改善,牵拉压头试验 阴性;感觉、运动、腱反射基本正常;好转:颈部活动好转,牵拉压 头试验阳性;疼痛头晕等减轻,上、下肢感觉、运动及腱反射情况有 所改进;无效:症状特征无变化。

2.4治疗结果本组颈椎病患者均以接受本法治 疗2个疗程为观察吋限,每个疗程10次,即连续治疗20次后评定疗 效治愈52例,显效60例;好转40例,无效8例;有效率达95% 神经根型颈椎病45例,治愈17例,显效20例,好转8例;椎动脉 颈椎病26例,治愈10例,显效5例,好转11例;交感神经型颈椎 病8例,显效5例,好转3例;脊髓型颈椎病6例,好转2例,无效 4例;混合型75例,治愈22例,显效33例,好转18例,无效2例3讨论颈椎病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其牛:物结构和功能的损伤问题,用生物 力学原理和方法来进行分析,既有必要,乂相当有效颈椎上接头颅, 下连胸椎,既要支持和活动头部,乂要负责向脑供血的椎动脉和中枢 分配在颈、肩、臂的脊神经的通行颈椎的这些重要生理功能顺利完 成,必有赖于其复杂的静、动力结构的精巧平衡按生物力学观点, 颈椎中自身不具备像肌肉那样动作能力的结构,均属静力性结构,颈 椎静力性结构失衡所涉及内容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有:椎体附件和椎 间盘与脊神经根之间的失衡;椎体及附件与椎动脉之间的失衡;椎体 及附件与交感神经干之间的失衡;椎管及管内纵韧带与脊髓之间的失 衡按生物力学观点:颈椎的动力性结构主要指附着在七节颈椎上且 分布到头、颈、背、肩、胸等处的肌群和沿颈丛神经干、臂丛神经干 分布的肌群以及相关的韧带和筋膜。

伏案工作所产生的向前下方的合 力,归根结底还是要靠颈椎背后及两侧的肌肉张力来平衡因此头部 长时间前屈给这些肌群以沉重负荷,于是给上述颈椎动力性结构造成 劳损性失衡颈椎病症状产生,有两种重要机理:一是增生物直接压迫神经血 管;二是增生物间接压迫神经血管后类占颈椎病的绝大部分增生 物对神经、血管的间接压迫,是因为颈部过度或不协调运动,使增生 物对其周围软组织过度刺激而产生局部的损伤性炎症,因炎症而发生 间接压迫颈项部受寒,使局部肌肉痉挛,供血减少,造成增牛物其 周围软组织的过度刺激而发生局部性炎症从而导致症状的产生运用牵引、推拿手法治疗,可以扩大椎间隙及椎间孔,缓解对神 经根的压迫,消除水肿,分解粘连,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痉挛,改善血 液循环,增强局部的血液供应,促使病变组织的修复推正法、摇正 法、侧按法的共同作用是整复后关节错位,校正椎体滑脱,微调椎间 盘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拉臂后伸整脊法,主要是整复颈椎后突脱 位;局部按摩按压神经刺激点和点按有关穴位,对各类颈椎病均有很 好的治疗作用,按压神经刺激点,可以消除前斜角肌软组织的紧张痉 挛,缓解对血管的压迫缓解颈椎增纶对星状神经节的刺激,还可以 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扩张椎动脉,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总之,推拿牵引疗法治疗颈椎病见效快,治愈率高,大部分病人在接 受治疗后有显著效果,如症状消失,肢体轻松,耳聪目明,精神舒畅 等推拿、牵引治疗颈椎病,为非药物绿色疗法,费用低廉,深受广 大患者的欢迎,但是,颈椎病目前尚属顽症,与患者自身生活和工作 方式有关,远期疗效还有待于在临床实践中不断观察与探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