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阳城县的形成及地理位置阳城古称獲泽,为尧舜夏冀州之域,商为畿内地战国时迭属韩、魏汉置县,治所 在今县城西15公里的泽城村,属河东郡东汉建武元年,封邓鲤于泽,为侯国三国魏黄初 之年废侯国复县北兴安二年,县治由泽城迁往今县城孝昌元年,分漫泽为漫泽和西漫泽 唐武德元年漫泽为泽州治所,八年,徙治端氏天宝元年,改漫泽为阳城县天祐二年,复 称濃泽五代后唐同光元,复易名阳城金升阳城为州,元中统元年,州复为阳城县明、 清时属泽州和泽州府民国3年,属冀宁道民国13年,直属山西省民国32年7月,分 为阳南,阳北两县;民国34年4月,合为阳城县1958年10月,曾合沁水县为阳城县,1959 年10月两县分置阳城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与泽州县相连,南与河南省济源市为邻,西与垣曲、沁水 县接壤,北与沁水县搭界总面积1968平方公里辖10镇,7乡,1个办事处,473个行政 村和2689个自然村总人口 41万人1. 阳城县的发展优势阳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西汉置县,距今己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称获泽有凤凰 城之美誉阳城年平均气温11.7C, 7月份平均24.6C, 1月份平均-3C,年降水量平均627毫米, 无霜期为170〜195天,日照年平均2571.3小时。
耕地55. 82万亩天然水资源总量4. 67 亿立方米阳城资源丰富,物华天宝地下拥有矿产资源20多种,尤以煤炭和铝帆土、陶瓷粘土 储量丰富,是国家优质化工原料无烟煤生产基地中美合资亚洲第一大坑口火力发电厂等一 批合资企业异军突起这里壑秀岚美、文化积淀厚重云蒙、析城雄奇俊秀,沁河、芦苇河玉带萦绕,九女仙 台碧波荡漾,蟒河山水如入画屏,更有国家4A级景区皇城相府声名远播旅游业已经成为 阳城的又一支柱产业皇城相府成为国家5八级景区,蟒河成为国家4A级景区,以及九女仙 湖景区阳城县建瓷工业园区强势崛起,正成为令人瞩目的小部地区陶瓷新城园区现代化的高 档墙地砖生产线阳城县绘就了一幅“城周青山绵延,城中绿意融融,林水相依,林城掩映”的宜居城市 的画卷例如凤西公园等碧波荡漾的河水,鳞次栉比的高楼,构成了壮丽的城市景观如 阳城县获泽河畔阳城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越晋阳、晋侯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候月铁路、阳济公 路纵贯南北,形成了辐射华北、中原、西北的独特区位优势国家西气东输跨境而过1. 发展成就改革开放以來,阳城人民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正确路线, 不断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1、 县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以来,阳城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注重发展 和推广运用科技,使经济发展日新月异2、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小康建设取得新的进展3•城乡企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依托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在提高产品质量、品种和经营规 模上下功夫,拓宽了二次创业的新思路4、 科教兴县硕果累累.教育事业日益受到重视5、 “瓶颈”制约明显缓解能源工业高速发展6、 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可以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是阳城经济、政治和社会各个领域取得辉 煌成就的20多年,阳城在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四、 阳城县县城总体规划(2008-2020)(一) 、规划目标展望未来,阳城前景无限光明阳城人民将全力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和龙头企业建 设彻底摆脱资源型经济的束缚,求得经济增长数暈与质暈的同步提高,随着城市建设、公路 建设及科教卫生文化旅游等各项社会事业和发展,不久的将来,阳城一定会成为全省乃至中 西部地区一流经济强县将阳城县建设成为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依托资源优势屹立于晋豫交 汇之处的产业特色城市二) •县域经济发展定位晋城一一侯马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山西省重要的煤炭、煤化工、电力、新型建材等产 业基地,重要的自然生态及人文资源旅游基地。
近年来,是我县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侯月铁路、北留电厂、大宁煤矿等重 点工程在我县境内上马,区位优势凸现;国家经济战略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给我们带来 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拉动经济增长、大力开发经济实用住房、 加快建筑业行业发展、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加速城市化进程,有力地推动了我县的城市建 设速度城市规模、城市化水平、县城基础设施、服务功能都有了较大改善,县城建设取得 了巨大的成就(三) •城镇化发展战略坚持“强化中心、合理分区、轴线辐射、均衡发展”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以县城为核心、 重点镇为支柱、其余乡镇为基础的协调发展机制,形成等级规模协调、职能分工明确、空间 布局合理的开放式、网络型的城镇体系,促进全县城乡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 展四) •县域交通发展规划1、铁路交通2、公路交通(五) 县域旅游发展规划舛大重点景区,分別是1、 皇城相府文化旅游区2、 蟒河生态观光旅游区3、 析城山旅游度假区4、 九女湖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