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三段式”音乐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4466818 上传时间:2021-10-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三段式”音乐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运用“三段式”音乐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运用“三段式”音乐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运用“三段式”音乐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运用“三段式”音乐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用“三段式”音乐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三段式”音乐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用“三段式”音乐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摘 要】艺术修养是人类一种高级的认知世界的方式。拥有较高 艺术修养的能力预示着一个人能以一个更加成熟的心智去发现、面对、欣 赏生活中的美,对周边事物的解读也更加的成熟、公正。艺术修养推动着 社会向更加和谐、平衡的方向发展,是高校音乐教育的关键,是一个现代 化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是高校音乐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受 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的教育工作者不仅没有正确认识到艺术修 养的作用,更不知道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能力。【关键词】“三段式”音乐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作为高校音乐教育的一部分,艺术修养的培养理应得到更多的重视。 随着

2、教学理念的发展,“三段式”音乐教育模式逐步得到广大音乐教育者 的认可,在提高大学生音乐素养以及艺术修养上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 文以“三段式”音乐教育模式的实施以及实施的注意事项来论述本文的课 题。一、三段式”音乐教育模式的实施(-)第一阶段一一理论准备唱歌、演奏均是音乐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音乐的全部,音 乐的学习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既包括技巧、技术方血的学习,也包括 理论方面的全面,两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音乐学习的由表及里, 实现大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理论学习是基础,是音乐学习的准备阶段, 只有经历过完善的理论学习,学生才有可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 会有创造美的动力,

3、才有形成音乐学习的动力源,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音乐 教育的成效。对比,可开设一些介绍音乐的讲座或选修课,如“乐谱的识 记与应用”、“中国音乐发展史”、“欧洲音乐风格”、“音乐鉴赏”,加强学 生对音乐的了解,让学生对理论层面对音乐的形成、发展、鉴赏有一个系 统、全面的认识,帮助学生确定自身音乐学习的方向、重点,并为音乐评 论、音乐鉴赏、音乐表演做好准备。(-)第二阶段一一实践检验1 课内实践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老师是课堂的主角,老师教的时间多,学生自 主学习的时间少,学生的学习空间被老师的教学活动大量占据,学生很少 对应现在学习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分析,更难把已学的知识和当前的知识进 行系统的对比和联系

4、,学习全部是通过课堂灌输來实现,长久以往,学生 被碾圧的喘不过起来,甚至丧失音乐学习的兴趣,通过音乐教学提升学生 艺术修养也就无从谈起。对此,我们可专门开辟一定的课堂时间开展教学 活动,以便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方便自己的理解和记忆,比如, 音乐的即时创作,乐曲的改编,小组之间的辩论比赛,并要求学生尽量把 学过的知识或技术应用其中。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 还能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思考和总结。值得注意的是,在活动进行 中,老师应注重把握活动发展的方向,确保课内活动与教学内容有关或是 音乐知识的总结和延伸。无论学生的具体表现如何,都应给学生报以肯定, 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说

5、、多动手。2. 课外实践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应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类音乐比赛或活动,比如校 园晚会合唱、校园歌手比赛、周末音乐沙龙等,引发学生的好胜心理和进 取精神,让学生在比赛中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改善 自身的演唱水平、演奏技能,弥补音乐教学的不足之处。参加课外实践活 动,不仅有利于学生音乐水平的提升,还能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对其今 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重新发现自己、重新 认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不断得到人们的 关注和认可,在观众的掌声中进一步肯定自身的天赋,然后形成自己的感 悟和理解,促进自身人格的完善,把音斥学习嵌入到自己的

6、H常生活中, 实现艺术修养的提升。所以我们应垂视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 中得到认可和快乐,巩固学生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此外,也应开辟 一些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尤其是课外实践活动 结束后,让参赛学生介绍自己的体验和收获,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彼此借 鉴。3. 第三阶段一一将音乐素养转化为艺术修养一个人即使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但其到艺术修养的转变还是需要加以 引导和培养。具体方法如下:1以课堂教学为核心进行艺术修养的培养, 加强对艺术知识的教育,不断完善美学、艺术课程的设置。在进行教学的 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专业或兴趣开展有针对性的美育原理教学,强 化学生对美学、美

7、育等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有意识地锻炼艺术修养和艺 术修养,保证学生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有足备完善的美学理论、审美知识和审美实践能力。2加强艺术教育课程的设计,艺术作品是人类用来 表现美的最高工具,而艺术作品往往也凝聚着作者的最理想、最深厚、最 丰富的感情,是作者心血、智慧、审美能力的体现,要运用优秀的艺术作 品引导学生认识到其中隐藏的审美关系和审美特征,教会学生能正确欣赏 艺术作詁,准确把握艺术的表现规律和形式,找到获取审美体验与感受的 突破口和途径。3在非艺术学科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蕴藏的美 育因素,这样既能缓解理论知识所具有的枯燥感和沉闷感,又能进一步提 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引导

8、学生用的美眼光、美的规律解决学习中遇到的 问题,继而不断地地提高艺术修养。非艺术的学习中强化对学生美的感悟 力、想象力的培养,找到真与美相互促进和发展的可能。4培养学生的审 美情感,引导学生储备更多的审美意象,但学生面对一件美的事物,审美 情感会让学生产生美的直觉,而丰富的审美意象使得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 成为可能,这些审美意象大多是由美的信息和经验组成的。对于审美情感, 柔和、平静、优美、安详的审美情感可以以白云、潮畔、清风、明月、花 卉等物象表象进行培养;雄奇、险峻、开阔、壮美的审美情感可以通过长 河、险峰、大漠、苍松等物象表象进行培养。需要看过很多的紫藤蓝才能 知道那一株的紫藤蓝是最美的,

9、需要看到过多的植物才能知道什么植物比 紫藤蓝美,什么植物比紫藤蓝丑,需要对大自然有足够的认识才能说出大 自然的美和一丑。而审美意象正是以自然界的万物为基础进行铸造的,是审 美情感丰富的审美信息的来源。二、实施“三段式”音斥教育模的注意事项(一)加强对学生的认识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可能来自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有的是本地的, 有的是外地,有城市的,也有农村的。在城市,文化活动丰富,教育环境 良好,学生通常都会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和基础;在农村,文化活动较少, 教育环境较为恶劣,学生在这之前极有可能从来就没接触过音乐。此外, 不同的成长背景、社会环境的学员Z间的音乐基础也是不同的。作为一线 的音乐教师

10、,我们应对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避免一刀切教学,可通过分 组教学、个别学员辅导等方式开展教学,确保每个学员都能得到相应的提 升,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二)避免教学流于形式音乐注重实践性,无论是知识和技术都需要在实践进行验证和磨练, 而形式教学无论如何都无法提升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实践 是音乐教学的要求,所以我们广大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理论知识与 实践的结合,不能采取和传统文化课程一样的授课方式:过分依赖在课堂 利用卩卩T动画演示技术要点,却不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和感悟;过 分注重教材文化知识点的理论学习,却不能在实践中来验证知识点。总Z, 音乐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无论是技

11、术特性还是知识点都应在实践 中进行验证,不能流于形式。(三)把握好教学的内容在音乐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学人纲的要求来确定教学 的内容,要确保所传授的内容既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也不至于过于简单 而影响教学效果。对比,教师应加强音乐教学内容的设计,在保证趣味性 的基础上做到内容难易适中,使得大部分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程。对于资 历特别好的学生,可引导其扩展新的学习内容。(四)注重增加新的教学方式学生个性特征不一,但传统教学讲究统一性、一体化,不能充分发挥 每个学生的特性。比如,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领悟能力、情绪控制能力、 生理机构又是不尽相同的,若只是一种教学模式,则无法兼顾学生的个性

12、化需求。对比,可增加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 好学员的学习需要,尽可能满足每个学员的个性化需要,对音乐教育的长 远发展奠定基础。(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仅会导致学生效益低下,还会影响到教师教学 质量的提升,是音乐教育面临的问题之一。对比,应综合运用任务驱动教 学法、案列教学法、分组教学法以及课堂活动等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提升学 生学习的兴趣。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老师应鼓励学员多参加文 化活动比赛或学员之间的内部竞争来引发学员的学习兴趣,确保能教学效 果。三、结束语对于高校音乐教育而言,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到足够的专业知识,也要 加强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

13、。较高的艺术修养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心 理结构,还能满足未来社会个性化发展需耍。在音乐教育中,尽量把艺术 修养的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以美启真、以美引德,使得 学生以美的规律塑造自己生活、学习、工作,让学生又有一个健康的生活 态度,树立一个以美为准以真为绳的人格,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艺术品味、提高学生的认知美的能力。参考文献:1 药晓霞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思考一一晋冀鲁豫八所普通高校 音乐教育的调查与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6.2 张代玲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幼儿的综合艺术修养J林区教学, 2011, (1): 98-99.3 魏鲁佳李叔同的音乐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0.4 张勇林野百合也期待春天一一关注农村音乐教育,提高学生艺术 修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 (6): 56-56.5 文浩中学音乐欣赏教学探索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2, (52): 185-1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