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工作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有可为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466810 上传时间:2021-10-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划工作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有可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规划工作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有可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规划工作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有可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规划工作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有可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规划工作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有可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划工作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有可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划工作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有可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规划工作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有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XX市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结构,也是四 川省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全市幅员面积11939平方公里, 人口 1060万,农民比例约占三分之二,人多地少的矛盾非 常突出,“三农问题”成为制约XX进一步发展中最为突出 的问题。近年来,XX市作为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试点城市,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 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农民就地市民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路 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明显 成效。为此,市规划局组织有关人员于XX年1 2月9日至 11日利用周末时间赴XX专题学习考察该市经济发达区域 和城市郊

2、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情况。经过实地参观、 资料收集和专题座谈,使我们受益匪浅。X X市新农村规划的主要经验XX市深刻分析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牢牢把握工 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在新农村建设 中,紧紧依托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在规划和建设环节, 创造性地提出“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 模化经营集中、农民向农村社区集中)的发展思路,切实 加强城乡规划的先导和引导作用,充分激活土地流转模 式,全面突出政府主导,实现了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 的良好互动,推进了经济发达区域和城市郊区社会主义新 农村的全面建设。具体而言,他们在规划方面的主要经验 有:一、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

3、,强化规划对新农村建设 的引导作用X X市提出要通过科学的规划来合理配置各类资源, 实现城镇、农村的合理建设,压滤机滤布城乡产业的合理 布局,让城乡居民通过城乡一体化得到实惠。为此,该市 通过加快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了规划编制市域全覆 盖,使全市城乡规划真正成了一盘棋。一是加快分区规划和远郊市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全 面完成修编;完成了龙泉驿、新都等7个卫星城的分区规 划和都江堰市、崇州市等8个远郊市县的城市总体规划编 制,全市20个区(市)县都有了自己的分区规划或总体规 划;完成了中心城117平方公里新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中 心城区域实现了控规全覆盖;编制了 1 98平方公里非城市 建设用

4、地规划。二是加快镇乡规划编制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 落地。组织了对全市30个重点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和评审工 作;对全市28 00多个总投资153 8亿元的城乡一体化基础 设施建设项目,在各级规划中逐一进行了审核和落实。三是积极推进农民新居工程建设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 编制。完成农民新居工程的建设规划,高效优质完成了 “新居工程”选点和提供规划设计条件工作,为加快推进 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打下了坚实基 础。在新农村建设中,该市还积极推进村庄整治规划编 制,取得显著成效。如白果村村庄整治规划和行动方案专 门由省村镇规划建筑设计院进行规划,县建筑设计院进行 设计。制定了以“村庄发展

5、治散、基础设施治缺、村内建 设治空、村容环境治脏、农户住房治大”为主要内容的白 果新农村建设方案。在农民新村规划编制中,XX市注重结合实际,突出 五项原则。一是将农民新村纳入城市(城镇)总体规划和 土地利用规划,并编制建设规划。农民新村建设强调搞好 路、水、电、气、通讯和排污治污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同 时要求应有相应的文化、体育、卫生、教育、商贸、绿 地、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新村、文化新村、现代化文 明新村;二是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增强农民新村规划的 科学性和实用性。规划编制要求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 要有利于农业和村庄产业多样化发展,兼顾城镇建设和城 乡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农民新村规划分区域

6、控制。城镇规 划区内不设置中心村,属城镇近期建设片区,根据规划和 有关标准设置农村居民点或城镇居民住区,防止形成“城 中村”;四是农民新村规划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农 民新村按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布局, 配置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满足居住服务的基本 功能,还结合农民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需要,统筹考虑 各种生产因素,综合布局,使生产与居住、生活有机结 合;五是农民新村规划结合当地环境和特点,突出地方特 色。农民新村规划在布局形态上因地制宜,灵活布局。加 强对房屋建设风格、色彩的指导,推荐适合当地建设的方 案,使农村新村环境优美、具有地方特色。注意环境保护 和生态环境建设,

7、通过规划建设农民新村,使农民既增收 致富,又改善居住环境,享受现代文明。二、改革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城乡规划战略 引导和综合调控作用XX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的战略中,认 识到城乡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是推进城乡 一体化的前提。该市按照城乡统筹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的 要求,切实改进和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提高规划“科 学、民主、依法”行政管理水平,建立与加快推进城乡一 体化相适应的规划管理新体制,实现城乡规划编制管理、 实施管理和监督管理工作“满覆盖”,充分发挥城乡规划战 略引导和综合调控作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进一步理顺规划工作关系

8、。进一步完善市规划委 员会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市规划委员会决策作用。健全市 规划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的结构,加强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 力量,理顺市规划委员会与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关系,提高 规划决策水平。调整区(市)县城乡规划制定程序。各区 (市)县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建制镇总体规划、 村庄和集镇总体规划、开发区和风景名胜区规划等,须经 市规划委员会审查同意,并按法定程序审批。将市建设行 政管理部门负责的村镇规划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将城 市户外广告总体规划及技术标准的编制管理职能划转市规 划局。对XX市高新区、龙泉驿区等15个区(市)县城乡 规划行政管理机构的业务工作,由市规划局负责归口管理 和

9、指导。二是不断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在主城五区设置规划分局,负责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工作。设置XX 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级行政二级局),负责全市城乡规划 监督管理工作。将市规划管理稽查大队并入市规划执法监 督局,不再保留市规划稽查大队。市规划执法监督局由市 规划局管理。设置市政府派驻龙泉驿区、金堂县等14个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负责所驻区(市)县城乡规 划行政工作督察。市规划局加挂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 乡规划督察专员办公室牌子,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督察专员 的日常管理工作。组建XX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负责全 市城乡规划发展战略研究。组建X X市规划信息技术中心, 负责全市城乡规划信息资

10、源管理。组建XX高新区、金堂 县等15个区(市)县规划行政管理机构。负责所辖行政区 域规划管理工作。同时,XX市还特别注重加强镇乡规划管理。在温江 区、双流县等14个区(市)县设置区(市)县政府派驻镇 (乡)规划助理员,负责所驻镇(乡)规划实施与监督管 理工作。规划助理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当地规划行政管理 机构负责。三是切实落实人员和工作经费。明确干部管理权限。市政府派驻的督察专员、规划执法监督局的组织人事由市 规划局统一管理。其余区(市)县规划管理部门领导班子 成员的任免,征求XX市规划局意见,由当地区(市)县 任免。市规划局及派出机构、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政府 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

11、的人员编制由市机构编 制部门核定下达,各区(市)县规划行政管理机构及驻镇 (乡)规划助理员的人员编制由当地政府负责落实。所需 工作经费纳入市、区(市)县同级公共财政预算。三、突出重点,抓好示范,以点带面,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中,滤布X X市特别注重突出重点, 抓好试点,以点带面,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动。在规划环节,该市提出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优化资源 配置,突出抓好以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区域 中心镇为重点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力争在10年内,基本 形成环绕中心城市的4个中等城市、11个小城市、45个区 域中心镇相互呼应

12、的城镇体系。重点完善区(市)县政府 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的总体规划,制定完善包括 城镇居民安置及农民新村规划在内的分区规划和各项专项 规划,今后5年,规划并建成城镇安置小区80个、农民新 村示范点20个。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客 观要求,适时规划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整合乡(镇) 资源,充分发挥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区域中心镇的吸 纳和辐射作用。在建设环节,注重抓好示范点的建设,加大人力、物 力投入,积极总结经验,促进全面推广。例如在白果新农 村建设试点工作中,健全机构,切实加强白果村全国新农 村试点建设工作的领导。双流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白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在白果村设了现场 指挥部。同时,永安镇也成立了白果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 下设宣传组、经济发展组、文化休闲旅游组、基础设施建 设组、风貌整治组、现场办公室等,各组分别由镇领导班 子成员负责,做到了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为新农村 建设试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