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艾滋病恐惧症的心理健康研究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6KB
约5页
文档ID:204462755
艾滋病恐惧症的心理健康研究_第1页
1/5

艾滋病恐惧症的心理健康研究艾滋病恐惧症的心理健康研究林长闯1褚坚2虞海萍1石华孟1张岚11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精神病医院 浙江温州3250002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T生局浙江温州325000温州市鹿城区科技局课题 项1=1编号:R060301[摘要]日的:观察艾滋病恐惧症人群的心理状态方法:对50例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和 5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艾森克人格量表(EPQ)、生活事件量表 (LES)及社会支持量表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结果:艾滋病恐惧症的SCL-90总分及焦虑、 抑郁、强迫、恐怖及躯体化各因子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EPQ暈表分示:E量表分较对 照组偏低,PM表分较对照组明显偏高生活事件暈表的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分高于对照 组,正性事件量表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社会支持量表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焦虑、抑 郁、强迫、恐怖及妪体化是艾滋病恐惧症的主要临床特点其发病的相关因素与个性特 征、负性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系统较弱有关关健词:艾滋病恐惧症心理健康发病相关因索Psychological study of AIDS-phobia population(Lin changchuang, Yu haiping, Shi huameng, Zhang Ian, Lucheng insane asylum, Wenzhou, Zhejiang, 325800)[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psychology state of AIDS-phobia population. Methods: 50 AIDS-phobia patients and 50 hea1th controls were enrolled and tested with SCL-90, EPQ, LES and social support scale. Results: Scores of SCL~90 in AIDS-phobia patients are signific^ntly more than those in controls. Scores of anxiety, depression, compulsion, dread and somatization in AIDS-phobia patients are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ose in controls. Scores of negative life event scale in AIDS-phobia patients are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ose in controls. Scores of positive life event scale in AIDS-phobia patients a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controls. Scores of social support scale in AIDS-phobia patients a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in controls. Conclusions: Anxiety, depression, compulsion, dread and somatization are primary cl inical inanifestation of AIDS-phobia. Personal character, negative life event and lack of social support might be nosogenesis correlated with AIDS-phobia. Keywords: AIDS-phobia, clinical features, nosogenesis随着艾滋病在全球的蔓延,人们对艾滋病普遍产生恐惧心理。

近几年,一种与艾滋病有 关的恐惧心理患者的咨询人数不断增多,这种恐惧心理我们常称之为“艾滋病恐惧症” 王建平等[1]借鉴“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提岀了 “艾滋病恐惧症”的 定义:它是一种混合性神经症,其核心症状可表现为焦虑、疑病、恐惧、强迫、抑郁症状中的某一种或几种,也可同时伴有与艾滋病的临床症状相类似的躯体症状他们既不是艾 滋病患者,也没有感染艾滋病病离,却一直担心自己有感染的危险或认为白己感染了艾滋 病病毒,有些甚至出现与艾滋病相似的临床症状患者常因此感到内心痛苦不安而影响日 常的工作生活为了了解该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发病的影响因素木次收集了 50例艾 滋病恐惧症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为对该人群进行早 期心理干预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临床借鉴经验一对象与方法1. 对彖 在温州市鹿城区HIV抗体检测小心、艾滋病健康热线及各种精神、心理门诊收集艾滋病恐惧症患者50例每例均符合CCMD-3-R神经症诊断标准;其中男性 3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17岁,最人65岁,平均年龄32岁有不洁性行为史40 例,静脉注射史5例,皮肤刺伤3例,其他情况2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2例,高中 23例,初中以下15例。

健康对照组50例,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情况均与患病组相 似2. 方法在统-•指导语下,要求受试组分别填写症状自评量表(SCL-90) [2].艾森克个性问卷(EPQ)[3]、生活事件量表(LES)⑵、社会支持量表[4] 并对两组评分进行 对照二结果数据统计采用StateS. 0软件处理计景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表示,两组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分析,以P < 0. 05为差异有显著性1. 症状特征见表1表1研究组与对照组SCL-90因子分、总分比较(均数土标准差)项目爱滋病恐棋症患者(n=50)So躯体化Ob强迫In人际关系De抑郁An焦虑Ho敌对Ph恐怖P&偏执Ps精神病性总分2.480. 73 2. 330. 69 1. 720. 59 2. 560.71 2. 640. 68 1.420. 63 2. 270. 76 1.56土0. 52 1. 350. 53 197. 6361.47对照组 (n=50) 1.380. 65 1.580. 63 1.630. 67 1.580. 62 1.410. 591. 340. 60 1.280. 56 1.400. 58 1.280. 55 130. 8957. 327.96 5.68 0. 71 7. 35 9. 66 0. 65 7.41 1.45 0. 64 5.61<0.01 <0.01 >0. 05 <0.01 <0.01 >0. 05 <0.01 >0. 05 >0. 05 <0.01tP表1显示艾滋病恐惧症患者SCL-90的总分及焦虑、抑郁、躯体化、恐怖、强迫、人际 关系、偏执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1)。

其中因子分超过 常模(因子分M2)的有焦虑50例占100%,抑郁32例占64%,躯体化18例占36%,恐怖 8例占16%,强迫5例占10%2. EPQ人格测试由精神质(P)、情绪稳定性(N)、内外向(E)和效度量表(L)四 个量表组成见表2)表2研究组与对照组EPQ各量表比较(均数土标准差)量 表 艾滋病恐惧症(n二50)对照组(n=50) t E N P L表2显示艾滋病恐惧症者的E量表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两者存在显著差6. 873. 25 13. 345. 93 6. 083. 84 15.313, 519. 843. 97 10. 504. 75 4.272. 65 14.822. 834. 09 2. 64 2. 74 0. 76P<0.01 <0.01 <0.01 >0. 05异(P〈0.01)P、N量表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两者存 在显著差异(P〈0.01) o 3.近一年來的生活事件量表LES见表3表3两组生活事件量表分值比较(均数土标准差)量表正性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艾滋病恐惧症(n=50)对照组(n=50)7. 1416. 97 79. 859. 2919. 3627. 66 52. 2343. 95t 2. 66 2. 64P <0.01 <0.01表3显示艾滋病恐惧患者近年来的正性生活事件量表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负性生活事 件量表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4.生活支持量表见表4表4两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分值比较(均数土标准差)量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艾滋病恐惧症(n=50)对照组(n=50) 9. 602. 53 17. 595. 56 7. 352. 1135. 44 7. 9211.863. 31 22. 124. 36 8. 452. 21 44. 21 7. 44t 3. 84 4. 53 2.54 5.71P <0.01 <0.01 <0. 05 <0.01表4显示艾滋病恐惧患者的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对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三讨论艾滋病恐惧症是由于对艾滋病产生恐慌心理而引发的各种心理问题的总称本次SCL-90 测定表明,该类患者中临床症状较突出的依次是焦虑、抑郁、躯体化、恐惧、强迫,且各 种都占有相当的比例艾滋病恐惧症并非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主要是以焦虑、抑郁、妪 体化、恐惧及强迫小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的症状群它是艾滋病高危行为后的一种应激反 应如短期内该心理应激得不到缓解,部分患者会有演变成各种神经症及其他心身疾病以木病的发病因索來看,该人群人多有过与艾滋病有关的高危行为,常常因对艾滋病不 其了解或了解不全而造成内心的孑盾冲突而引起木病。

此外,木次的EPQ的人格测试表明 具发病多存在一定的性格基础该人群的E量表分较对照组明显偏低,两者存在显著差 异N、P量表分较对照组明显偏高,两者存在显著差异提示性格越内向且存在情绪不稳 的神经质及精神质的个性特征的个体越容易患此病该50例患者的生活事件量表中的正 性事件量表分低,负性事件量表分高社会支持量表分较对照组明显偏低提示负性生活 事件越多,社会家庭支持网络系统越弱的个体越容易患此病根据艾滋病恐惧症的临床症状特点及易感因素,我们可采取以下于预措施:一、通过媒体进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防护措施等相关艾滋病知识的宣教工作,防I上因 对艾滋病的不了解而产生心理困惑二、定期在性工作者、同性恋、吸毒者等艾滋病高发人群中开展心理卫生讲座,向他们讲解一些心理丿应激知识及自我心理调解方法,并对他们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一些具有易感的特殊个性特征的人提前做好心理T•预工作三、开 通艾滋病心理热线,网上社会支持网络系统,使有心理困惑的个体能及时得到社会的帮 助四、对已患有艾滋病恐惧症的个体,根据临床的症状特点,采取和应的心理治疗及临 床药物治疗具体方法可参照各类神经症的治疗技术灵活应川总之艾滋病的蔓延不但是 卫生问题,而且会引发备种社会心理问题,在艾滋病综合防治过程中应注意心理干预的作 用。

参考文献[1]王建平,王珊珊,蔺秀云.艾滋病恐惧症的研究初探.[J]心理科学进展,2004, 12(2):435-439⑵张明园.粧神科评定量表手册第3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154〜157[3]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医学院,1983[4]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 7(增刊):4。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