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汉语的句法结构分析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6.50KB
约5页
文档ID:204417630
汉语的句法结构分析_第1页
1/5

汉语的句法结构分析摘要:[口1顾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可以看出,由赵元任先生首创、朱 徳熙先生完善了的汉语句法结构理论,为其后直至今日的汉语语法研究铺 开了一条坚实而宽广的道路这是因为,该理论准确把握了汉语句法结构 的实质关键词:句法结构;递归性;语法关系;语用关系;宾语和补语一、句法结构的观念,使汉语语法描写“以简驭繁”成为可能赵元任先生成书于1948年的《国语入门》,该书是迄今所见最早用“结 构”來描述汉语造句法的,书中提出五种“造句结构”:主谓结构,并列 结构,向心结构,动词宾语结构,连动式丁声树等将句法结构扩展到六 种:主谓结构,并列结构,主从结构,动宾结构,连动式,动补结构朱 徳熙1982年出版的《语法讲义》基本沿袭了赵、丁两家的方案,只是小 作调整为: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连谓 结构朱先生明确提出了 “词组本位”的思想:“由于汉语的句子的构造原 则跟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我们就有可能在词组的基础上來描写句 法,建立一种以词组为基点的语法体系这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各类词组 (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连动结构……) 作为抽象的句法格式来描写它们的内部结构以及每一类词组作为一个整 体在更大的词组里的分布状况,……。

丁声树等(1952/1961)认为,“……可以看出我们语言构造的特点 一个结构套着另外一个,或是这个结构跟那个并列,并不需要很多结合的 成分,合樺的地方都是天衣无缝的赵元任(1968)认为,“这些基本结构可以重复和/或结合以形成更复 杂的结构但是不会引起什么新的类型,……”朱德熙(1982)认为,“实际上句法结构可以很长很复杂因为结构 的基本类型虽然很有限,可是每一种结构都可以包孕与它自身同类型或不 同类型的结构这些被包孕的结构本身又可以包孕与它自己同类型的或不 同类型的结构这样一层套一层,结构也就越来越复杂了这实际上说的就是句法的“递归性”具有递归性的句法结构,一定 是抽象的结构体系詹卫东(2005)认为,并非只有作为“实体”的“语法单位”才能充 当“本位”关系”是贯穿全部语言研究的,是任何语法体系都不可能回 避的“基础概念”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可能比“语法单位”本身(实 体)更重要以朱德熙(1982)所代表的“词组”本位语法体系为例,体系的根基 实际上是“主谓结构” “定中结构” “状中结构” “述宾结构” “述补结构” “联合结构”……等基本结构关系朱先生自己也早就说过:“这种语法体系把词组看成是抽象的,一般 的东西;把句子(包括句子的整体和它的部分)看成是具体的,特殊的东 西。

在描写词组的内部结构和语法功能的时候,不考虑它是不是句子或句 子的组成部分,只把它当作抽象的句法结构看待可是词组随时都可以独 立成句或者成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过程就是从抽象的词组”实现 为具体的句子或句子的组成部分的过程按照这种看法,词组和句子的关 系就不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而是抽象的语法结构和具体的话’Z间的 关系朱德熙1985)这种句法结构观,无疑是产生于汉语缺乏系统的形态 标记这一基本事实上的句法结构观的直接后果,至少表现在以下两个方第一,同一种句法成分里容纳了不同性质的东西:(一) 谓语里不仅有动词、形容词,还有体词谓语、主谓谓语;(赵 元任1948)(二) 主语不仅可以由名词充任,还可以是动词主语、主谓主语;(赵 元任1948)(三) 宾语除了真宾语,还有准宾语(时量、动量成分);(丁声树等,1961)第二,同一种句法结构里容纳了不同的关系:(-)连动式包括七种语义关系:(1)时间次序;(2)条件;(3)地点;(4)方法;(5)目的;(6)比较;(7)前置外动词(即“把”字句)赵元任1948)(二)连谓结构包括多种句法类型:(1)介词结构+谓词;(2)动宾结构+谓词(即递系式);(3) VI带“着 /了”的;(4)由“来/去”组成的;(5)由“是”组成的;(6)由“有” 组成的;(7)由“给”组成的。

朱德熙1982)这只是从汉语结构主义语法经典著作里随意挑出來的 一些例子,事实上,“同一种句法成分里容纳不同性质的东西”和“同一 种句法结构里容纳不同的关系”反映在汉语结构分析的诸多例证里这两 个特点,在其他语言里并不多见二、 汉语句法结构反映的是语义关系还是语用关系普通语言学著作中一致认为,语法关系可以从三种形式特征去观察 (Andrewsl985/2007):(一)语序;(二)格标记;(三)一致关系汉语 没有格标记和一致关系,着眼于语序来考察语法关系天经地义吕先生说的很清楚:汉语语序反映了句法的语用基础陆俭明先生的一系列研究表明,汉语句法结构更多地反映的是汉语的 语用结构汉语中大量存在句法结构同类递归现象的根本原因:同一种句法成分 可以容纳不同性质的语法成分;同一种结构可以容纳不同的语义关系或次 结构类型将这一问题倒过来看,就是:不同性质的语法成分,不同角色 的语义成分,可以进入相同的句法结构里遵从相同的结构关系1,主位结构一 “话题-说明”关系2, 述宾和述补-> “预设-焦点”关系3, 定中结构一 “参照物-目标”关系4, 状中结构一“伴随信息-事件”关系三、 结语即便从《语法讲义》止式出版算起,也差不多有三十年了。

近年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傲人的拓展,研究范式也是百花齐 放,大多还是以朱先生的理论框架为出发点的我们在发展传统学说方面 走的步子越大,就越是能感受到朱先生观点的深刻意义和特殊价值作 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参考文献:[11T声树筹•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2] 冯胜利•汉语韵律句法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 刘丹青•语义优先还是语用优先一一汉语语法学体系建设断想[J]・ 语文研究1995 (2).[5] 刘宁生•汉语口语中的双主谓结构句[J]•中国语文,1983, (2).[6] 刘宁生•汉语偏止结构的认知基础及其在词序类型学上的意义[J] 中国语文,1995, (2).[7] 陆丙甫•从宾语标记的分布看语言类型学的功能分析[J]・当代语 言学,2001, (4).[8] 陆丙甫•指人名词组合语序的功能解释一一从形式描写到功能解释的一个个案[J] •中国语文。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