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精准扶贫心得体会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4344196 上传时间:2021-10-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干部精准扶贫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层干部精准扶贫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基层干部精准扶贫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基层干部精准扶贫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基层干部精准扶贫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干部精准扶贫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干部精准扶贫心得体会(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层干部精准扶贫心得体会基层干部精准扶贫心得体会2016-11-10浏览:分享人: 孔泰震手机版基层干部精准扶贫心得体会一:20XX年X月,作为一名位于XX山区乡镇的主要负责人,我有幸参加了国务 院组织为期X天的扶贫干部XX培训班,亲耳聆听了全国知 名专家、学者、领导的授课。几天来,我沉浸在老师们精彩 的讲解中,思想上受到了强烈振憾,理念上有了全面的更新, 知识又得到了充实提高,培训班的课程学习让我感触良多。一、几点启不这次培训班举办得非常及时,很有必要。培训班上安排 的各位专家学者的讲座讲解,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立意深 远,针对性强,对我们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对新阶段扶 贫开发的战略部署,

2、打好扶贫连片开发攻坚战具有重要的指 导意义。通过培训学习,我深有感触,深受启发。一是必须认识到扶贫工作的长期性。当前,我国扶贫开 发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 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要适应新阶段扶贫 开发形势和任务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坚持和完善开发式扶贫 的主要做法,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 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坚持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发展,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 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

3、突出问题,努力推 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必须完善扶贫工作的新体系。在长期实践中,特别 是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扶贫开发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政 策创新,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发展为带动力量、以增强扶 贫对象自我表现发展能力为根本途径,政府主导、社会帮扶 与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普惠性政策和特惠性政策相配套, 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衔接的扶贫开发工作体系。在工作实 践中,我们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行扶贫开发与社会保 障制度相结合,做好本地区本单位的扶贫开发工作。三是必须构建扶贫工作的新格局。中央确定了专项扶贫、 产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面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 为支撑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4、这为新阶段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条件。作方地方政府,我们一定要适应 新形势,对接新政策,立足国家大扶贫格局,加大项目争取 力度,坚持做到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统筹兼顾, 合力并举、全面开创扶贫开发工作新格局。四是必须建立扶贫开发的新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必须 强化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建立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 户的工作机制,重点扶贫地区的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负 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改革完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考核办 法,调动各级部门推动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加强对扶贫开发 工作的协调指导,积极推动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 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工作新格局,特别要注重搭建

5、运行 规范的平台,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建立 完善贫困地区涉农资金整合机制,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监督。 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宣传,营造扶贫开发工作的良好社会 氛围。二、今后工作思路XX镇是典型的山区大镇、贫困地区乡镇,辖国土面积X 平方公里,X个行政村、X个村民组,X万人,其中特困人口 达X人,占人口总数的X%;贫困人口达X人,占人口总数的 X%;并村前贫困村达X个,占总数的X%以上,贫困人口主要 分布在边远的贫困山区。近年来,各级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 XX镇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旅游强镇”目标,把突显区域特色、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保持优良生态,统筹城乡一体化作为发 展的定位,坚持以旅为

6、基,突出转型跨越,实现了经济社会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近年来,我镇以整村推进 为载体、以产业开发为重点、以易地扶贫为补充,以增加农 民收入为目标,以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新农村建设 为基础,不断增加扶贫开发工作力度,使全镇贫困地区的生 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成绩只能过去,扶贫工作依旧任重而道远。今后,XX镇将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扶贫工作中心,重点抓好整村推进、 产业化扶贫和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重点工作,围绕我 镇美好乡村建设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继续发展特色农业、 旅游业,尽快推动农村主导产业的形成,带动贫困人口稳定 脱贫,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进一步理清扶贫开发工

7、作思路。XX镇“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形结构,拥有临近天柱山的区位优势、山灵水秀 的生态优势、特色基础牢固的农业优势。按照潜山县发展规 划建设西部生态旅游区的要求,只能走生态发展之路,旅游 业、特色农业、资源环保型加工业是XX发展的必然选择。 要做好XX镇自身的扶贫开发,我们必须始终坚定“新兴产 业抓培育、特色产业抓优势、传统产业抓提升、创优环境抓 招商”的产业转型思路,以产业升级为突破口,加快兴旅、 特农进程,加大农村农民脱贫致富的进程。二是继续组织实施“整村推进工程”。XX镇将对未脱贫 的重点贫困村实行分批安排,在工作中谁地积极性高,就支 持谁。激发重点贫困村的干群要求支持的积极性。在整村推

8、 进项目开展以来,我镇先后有七个村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 解决了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平均每村投入3040万元, 其中扶贫资金或以工代赈资金达80%。并适时把整村推进工作与新农村试点、选派干部等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科学决策、 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提高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成 效。三是加快推进产业化扶贫进程。要大力扶持发展农特产 业,努力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一是加快产业化扶贫项目建设。 培育和壮大具有产业基础的茶叶、瓜萎、蚕桑、食用菌、旅 游等产业化进程,实施好“一村一品”工程。二是积极申报 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农业龙头企业,争取政策性资支 持。三是加快产业化扶贫基地是建设,加大产业化扶贫项目

9、 资金争取力度,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四是做大做强旅游 业,整合旅游资源,加大景区创建力度,做好品牌营销,促 进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四是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提高贫困农民综合素质 和就业能力,为农民外出打工奠定坚实基础。坚持以市场为 导向、因人而宜、分类培训、多渠道就业的原则,实现外出 务工人员就业意向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采取订单、定点、 定向培训等多种方式,抓好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努力实现 稳定就业,为贫困人口拓宽致富渠道提供保障。着力实施好 “阳光培训”、“雨露工程”等民生工程,积极组织农民参加 各类培训班,助推农民思想意识的改变,着力提升农村劳动 力的生产技能,加强农村建设主体的素质

10、。基层干部精准扶贫心得体会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 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及甘肃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 方案的要求,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 贫。精准扶贫是指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区域对象实施精 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是 扶贫开发方式的重大创新,必将对我县扶贫开发产生重大而 深远影响。2 016年我县召开精准扶贫工作会议,标志着清 水县扶贫开发工作将步入发展快车道。我县精准扶贫战略工 程的组织与实施,不仅给全县广大贫困对象带来了福音,也 必将大大加快全县

11、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步伐,为清水早日实 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注入强大动力。这项工程不仅需要 我们全社会共同参与,也需要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共同思考与 探索,因为我县精准扶贫毕竟是一次大胆的创新与实践,没 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我认为,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理 解与认识,对于做好这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林果业现状按照县委、县政府对林业工作的总体要求,以落实好“责、 诺、评”绩效考核为统领,以“兴林、强果、富民”的发展 思路,以打造天水市生态旅游后花园为目标,围绕“ 12368” 总体工作思路,即围绕林果产业强县富民这1中心,抓住创 建全省核桃大县和全国生态示范县2个目标,新建白沙汤浴河流域、新城

12、四合梁、秦亭李观3处5000亩以上核桃示范 基地,巩固提升西灵山、三湾梁、铁炉梁、水清梁、石沟河 流域、响水河流域6个五万亩干鲜果示范基地建设成效,采 取发展果品产业增收、发展林下经济增收、引导农民育苗增 收、落实惠民政策增收和依托项目造林增成效、强化资源管 护巩成效、建设绿色屏障显成效、狠抓后续管理提成效8大 措施等方面的新跨越,有力地推进了全县林业生态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完成退耕还林万亩;“三北”防护林四期、 五期造林万亩;天保工程造林万亩、封山育林万亩;德援造林万亩,试点补贴造林万亩,完成小泉峡造林绿化区域面积万亩,庄天二级路栽植柳树18000株,柿子5300株,塔柏13500 株,县

13、乡公路绿化1 2条706公里,完成了产业路绿化220 公里;完成山绿化工程6500亩,其中:建设2300亩的森林 公园一处等国家林业重点项目。二、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1、巩固脱贫成果十分不易。由于大量贫困人口发展能 力不足,虽然经过扶持可能脱贫,但是多数贫困对象抗病抗 灾的能力都十分弱,稍遇天灾人祸就会立即返贫,因此,巩 固扶贫成果十分不易。2、农村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是 基础依然薄弱,贫困乡村贫困对象行的路、喝的水、用的电、 用的通讯信号、看病就医、上学读书、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条 件与城市的差距仍然较大。尤其是贫困对象

14、发展基础仍然十 分薄弱,发展的起点仍然较低。3、贫困对象发展“三缺”(资金、技术、劳力)现象普 遍。通过对贫困对象建档立卡发现,绝大多数贫困农户发展 都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的问题。金融扶贫可以解决 贫困户发展缺资金的问题,但是缺劳力、缺技术的问题确实 一个很难马上解决的问题。4、农民外出农村空壳导致发展难。发展为了人、发展 需要人。扶贫开发为了贫困人口,但是扶贫开发同样需要依 靠贫困人口。目前由于很多农民感到仅仅靠土地已经难以维 持生存的情况下,他们不得不靠外出务工维持生存,从而导 致大量的劳力资源外流。农村留下来的人口大多数都是 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这部分人的共性就

15、是劳 动能力不足,靠这部分人在农村发展产业难度太大。产业发 展不起来,扶贫开发就难以持续。因此,这种劳力大量外出 造成的空壳是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现实难题,如何留住这些 外出的农民就地发展创业是扶贫开发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 大课题。5、我县林果产业不容乐观。针对精准扶贫这一富民工 程的要求与目标,一是因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群众在 干鲜果基地建设上有抵触情绪;二是果园管理比较粗放,龙头企 业的拉动作用小,致使果品业的效益未能真正凸显,要实现 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人均两亩园,收入过万元的目标在部分 乡镇未能实现,有些群众积极性不高,不想管也不会管,远 门乡单魏村、郭川乡的宋川村的苹果产业使农户走上了

16、小康 路,其它乡镇部分村的苹果产业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甚 至只栽不管,效益低下;草川乡的黄崖村、陇东乡的安儿等 村核桃产业管理艰难爬行,干鲜果产业的效益拉动力不强。 三是在林果业建设中大部分群众重栽轻管现象还比较突出。 四是退耕还林抚育管理不到位,除草、施肥、修冠等抚育措 施落实不力,一些退耕还林地未能发挥应有的效益,一些补 助年限到期和即将到期的退耕还林尚未形成稳定的后续产 业,农民的林果收入没有明显的增加,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三、精准扶贫的几点对策精准扶贫是指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 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应该 注意做好以下几个环节工作。(一)精准识别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摸清底数是基础。通过科学有效的程序把贫困村、贫困 人口精准识别出来,并逐村逐户建档立卡。只有准确地确定 贫困村、贫困人口,才可能避免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进 而提髙扶贫效果。我作为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