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局长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344185 上传时间:2021-10-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局长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分局长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分局长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分局长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分局长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局长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局长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安分局长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警民关 系建设免费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 也是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稳定工作的根本保证。长期以来,公安机关始 终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深入贯彻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 方针,不断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着力改善警民关系,赢得了广大人 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公安保卫任务的完成。 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利益关系深刻调整的新形势下,各种社会矛盾凸显, 执法环境变化很大。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专门力量,处在化 解矛盾冲突的最前沿,与执法和管理对象发生矛盾的可能性增大,维 护和保持和谐警民关系面临

2、严峻挑战。对照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 要求、新期待,公安机关自身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 问题,特别是执法思想不端正、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过程不透明、 执法方式不文明、执法制度不完善、执法监督不严密以及非警务活动 过多、违法违纪案件频发等,成为导致人民群众对公安执法活动不满 意、警民关系不和谐的直接原因。如前段时间发生的“瓮安”事件和 “躲猫猫”事件,发生了严重的暴力对抗和警民冲突,产生了人民群 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危机,不仅降低了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和亲和 力,也直接损害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和广 大民警极为重耍的工作。全面推动和谐警

3、民关系建设,耍以科学发展 观为指导,以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为主线,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为核心,以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 为岀发点、落脚点,以解决影响警民关系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紧密 结合各项公安工作,大力加强公安机关的思想政治建设、素质能力建 设、组织制度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通过符合当地实际的形式和方式, 积极构建警爱民、民拥警的和谐警民关系,努力把公安队伍建设成为 犯罪分子最怕、人民群众最亲的队伍,永远做党的忠诚卫士和人民群 众的贴心人。一、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确保广大公安民警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 方向,打牢立警为公、执法

4、为民的思想根基,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 根本保证。耍紧密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增 强党的宗旨观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大力弘扬新时期人民 警察精神,积极引导广大公安民警从根本上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 为谁服务的问题,真正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 上作为永恒追求,永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 治本色,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坚定不移地相信、依靠和服务 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检验公安工作的根本标 准,真正做到人民公安为人民。要坚持不懈地狠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教育,引导广大公安民警牢固树立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观念、法律面 前

5、人人平等的观念、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坚持理性、平和、文明、 规范执法,自觉地把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追求效率与实现公正、执 法形式与执法目的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 一,使人民群众既能切实体会到法律的尊严,又能亲身感受到公安机 关的温暖。二、全面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群众工作是公安机关的基础工作,也是广大公安民警必须具备的 一项重要基本功。要按照“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 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的耍求,耍通 过扎实有效地教育训练,不断提高公安民警的执法能力和群众工作水 平。要将群众工作能力、公共关系理论、应对媒体技巧等纳

6、入培训内 容,着力增强公安民警的公共关系意识和危机应变能力,提高联系群 众、化解矛盾、沟通媒体的本领。要大力加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培 训,使广大公安民警特别是领导干部正确把握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和 特点,把握群众心态和社会动向,切实增强做好特殊状态下群众工作 的能力。要组织民警深入基层一线,向社会学习、向群众学习,深入 体察民情,掌握社情民意,学会用群众语言和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做 群众工作。要研究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鼓励基层民警融 入人民群众,扎根执法办案第一线,积极主动、安心踏实地做好群众 工作。三、集中解决突出执法问题,提高公安执法能力和水平 坚持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从

7、人民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严肃警纪、整饬警风,以良好的作风和形象取信于民, 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耍环节。耍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依 据法律法规关于公安机关职责任务的规定,科学界定警务活动与非警 务活动的界限,规范警力使用审批制度及调用程序,建立健全责任追 究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对警务活动的干预,切实做到有法 可依、有章可循、出警有据,确保公安机关及其广大民警的警务活动 始终在合法轨道上运行。耍严肃查处民警违法违纪案件,实行重大案 件挂牌督办制度,重点查办为“黄、赌、毒”等社会丑1 2恶现象和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以及插手经济纠纷, 利用职权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案件。要加强

8、对公安执法活动 的口常监督检查,坚决防止不作为、乱作为以及执法不严格、不公正 等问题,坚决纠止各种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不端止的现象,着力树立 良好的执法形象。要继续加强对“五条禁令”、内务条令等警规警纪执 行情况的专项督察。耍坚持“治理一个问题,巩固一项成果,建立一套制度”的思路,加大对刑讯逼供、滥用 枪支警械、滥用强制措施的专项治理力度,始终保持对各种违法违纪 行为的高压态势。四、继续深化“大接访”工作,着力化解影响和谐警民关系 建设的矛盾和问题满腔热情、尽职尽责地解决好涉及公安机关的信访问题,切 实化解矛门、减少怨气、理顺情绪,是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重要 着力点。耍继续抓住社会反映比较突出

9、、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问 题,加大领导接访工作力度,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努力形成 以“一把手”接访为龙头,以信访责任追究制度为核心,以办理初信 初访和从源头上预防初信初访为重点,以各部门、各警种经常性接访 为支撑,形成层层接访的信访工作格局,努力实现“小事不出乡镇, 大事不出县区,矛盾化解在萌芽,问题处理在当地”的冃标,使人民 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持久有力的保障,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安机 关维护人民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诚意,不断夯实公安工作的 群众根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五、坚持开展爱民实践活动,扎实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紧密结合公安机关的执法、管理和服务工作,因地制宜地组 织开展多

10、种形式的爱民实践活动,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急需的事情 做起,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逐步累积人民群众的信任和 支持,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载体。要以组织开展“千名民警进 万家”和“公安民警进企业”等爱民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探索新形 势下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新途径,着力形成走访帮助群众、 密切警民关系的长效工作机制,积极主动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 解难事,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 稳定。要进一步深化社区警务战略,充分发挥社区和驻村民警的作用, 推动民警进社区、入农户,零距离服务群众,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 努力在警民之间拆除“隔心墙”、架起“连心桥”。

11、通过爱民实践活动, 组织广大公安民警沟通、联系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特别是要深入城 镇失业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低收入群众家庭,深入失足青少年、 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家庭,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牛活情况, 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传送党和政府的温暖。耍紧紧 围绕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立足解决就业创业、务工就学等最基 本的民生问题,积极研究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创新服务 方式,挖掘服务潜力,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各种便利,让群众感到 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以实际工作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六、强化舆论引导工作,提高与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沟通能力做好社会舆论引导工作,是

12、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也是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迫切要求。要加强与党委宣传部门、主流媒体的 沟通联系,建立互动机制,扩大公安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要组织 专门力量密切关注社情舆论动态,注意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涉警负 面报道信息,及吋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将损害控制在最小范围。耍认真研究现代传媒的传播途径、传播方式 与分众传媒时代的受众心理和特点,按照“及时、主动、准确、统筹” 的要求,建立健全舆情跟踪分析、负面报道应对、网络舆论引导和公 安新闻发布等工作机制,提高主动应对和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切实 增强对网络舆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积极营造有利于公安工作的良好 舆论环境

13、。要多层次、多渠道地推出亲民爱民、执法为民的先进典型, 加大宣传力度,反映公安机关为维护社会稳定所作的艰苦努力,展示 公安民警恪尽职守、牺牲奉献的高尚情操,形成规模效应,增进人民 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进一步赢得人民群众对公安民警的敬 重和信任。七、努力创建和谐警营,适应人民群众的新耍求加强和谐警营建设,不断凝聚警心、团结队伍,形成民主团 结、平等公正、协调有序、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和谐警营,是构建 和谐警民关系的基础和前提。要以捉高各级领导班子凝聚力为冃标, 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努力形成具有共同的思 想基础和事业追求、浓厚的平等意识和民主氛圉、良好的纪律作风和 整体

14、形象、紧密的团结协作和协同配合的坚强领导集体,促进“班子 和谐”。耍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深入贯彻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 坚持用法律和制度管理队伍,用标准和规范建设队伍;积极完善民警 职业保障体系,提高民警政治经济待遇,保障民警执法权益,把从严 治警与从优待警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制度规范、纪律严明、秩序 良好的工作氛围,促进“管理和谐”。要以强化人际环境建设为基础, 从思想、工作、制度等各个层面优化人际环境,增加领导与群众、机 关与基层以及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努力形成团结友爱、互信 互助、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促进“人际和谐”。要以注重人文关怀和 心理疏导为关键,加强民警的心理健康保护,

15、提高民警的心理素质和 适应能力,引导民警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 折和荣誉,促进“心理和谐”。要以推动文化育警为载体,大力加强公 安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教育熏陶民警,用共同的职业价值观念凝聚 团结民警,不断增强民警的职业自豪感和集体归属感,促进“文化和 谐”。总之,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公 安机关是主体,也是矛盾的主耍方面,因此,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一 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 力的高度,深刻认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特殊重耍性,把和谐警民关 系建设作为事关公安工作发展全局和公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置于 史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