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特征析理【社会主义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342228 上传时间:2021-10-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特征析理【社会主义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特征析理【社会主义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特征析理【社会主义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特征析理【社会主义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特征析理【社会主义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特征析理【社会主义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特征析理【社会主义毕业论文开题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主义论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特征析理十六大报告科学地作出了新世纪头20年是我国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 断,提出 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这是十六大一个重大的历史贡献。“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战略设计,从战略冃标到战略阶段,从战略重点到战 略措施,勾画了一幅宏伟蓝 图,对于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充分调动- 切积极 因素、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必 将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启动理性思维, 进行理性思考,全方位审视“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发展战略,不仅可以看到 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吋俱进的思想精髓,还可以 看到它全面推进、重点 推进、积极推进、稳步推进的战略特征。这里,就其“四进”的

2、战略特征分别 从战略规定和战略依据两方面作出分析,以深入理解十六大报告所确定的这一 重大主题。特征一:全面推进战略规定一一看战略目标的规定性。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说:“我们要在 本世纪头2 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 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六个更加”从一般的规定性上清晰地规定了 “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 化和社会生活全面推进的目标特征。有一般就有具体。接着,江泽民在报告中又具体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 略目标的 目标内容。这就是经济上的“三个力”一一经济力(GDP翻两番)、

3、综 合国力和国际竞争 力明显增强;政治上的“三个权益”一一政治、经济和文化 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文化上的“三个素质”一一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 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社会生 活上的“三个面”一一生产发展、生活富 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四个“三”具体而全面地勾勒出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的目标特征。战略依据一一看战略冃标确立的前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性特征 是由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确立的前提一一总体达小康决定的。经过20 多年的不懈努力,到 上世纪末,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 步

4、战略目标。到2000年,全国 国内生产总値完成89404亿元,折合10081亿 美元,人均约850美元,超过了人均800美元 的目标,跨进了小康的门槛。这 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我们也必 须清醒地看到,现在达 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不平衡、不全面的小康。所谓低水平,就是经济量 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所谓不平衡,就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 距还 不小。所谓不全面,就是小康社会所要迖到的社会生活各项指标还没有完全迖到。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更高水平的、发展比较 均衡的 和更全面的小康社会。所谓更高水平,就是国内生产总値达到4.3亿美 元,人均国

5、内生 产总値超过3000美元。所谓发展比较均衡,就是工农差别、 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 趋势明显扭转,发展水平比较均衡。所谓更全面, 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步,社 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 调发展。总起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可见,“总体达小康”是 “全面建小康”的前捉 和基础,“全面建小康”是“总体达小康”的继起和发展。“全 面建小康”的 全面推进性特征源于“总体达小康”的历史前提。特征二:重点推进战略规定一一看战略重点的规定性。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说:“统筹城乡 经济社会 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

6、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提出来,不仅捉出了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而且指出 了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康社会 的战略重点。全面建设康社会是经济、 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全面建小 康”的战略既讲全面推进,又讲重点突破,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 来,既体现了我国社会经济运动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又把握 住了社会经济 发展的主要矛盾,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凸现了重点推进的战略特征。战略依据一一看战略重点选择的“三农”国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推进 的特征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7、“三农”国情决定的。所谓战略重点,就是社 会经济建设中的主 攻方向或中心目标。在一个国家的一定时期之内,当某些部 门处于落后地位,成为整个 社会经济的薄弱环节时,它们就会成为社会经济发 展中的主要矛盾,因而,就会成为社 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历史经验反复证 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确定之后,战 略重点选择得适当匀否,是社会 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党的十六大提出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 B标,并作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的重要判断,基本依扌居就 是我国现阶段的“三农”国情。初级阶段是不发达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我 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低、不平衡、不全面,差距主要在农村。

8、具体看来,农民 生 活水平较低,还有几千万人处于贫困状态;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不少地 方的农业生 产仍然主要依靠畜力和手工劳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还比较落后 文化教育、医疗卫生 条件差的问题还相当突出。我们说,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 任务十分艰巨,任重而道远。其实,重中之重在农业、在农村、在农民。邓小 平同志曾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 有全国的小康”。江泽民同志也指出: “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 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 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 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 代化”。可见,党的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定位在 “三农”问 题上,是在全

9、面估量“三农”国情基础上,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迸程作出的 实 事求是的决策。可见,“全面建小康”的重点推进性特征源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农的基本国情。特征三:积极推进战略规定一一看战略任务的规定性。在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 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要用大体20年吋间,力争使国内生产总値比2000 年翻两番,人均超过3000美元。过去20多年中,我国提前实现了国内生产总 値翻两番的目标,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成就。但是,应当看到,到2020年再次 实现GDP翻两番,同前一个“翻两番”意义 和要求截然不同。前一个“翻两番” 是在GNP 2832亿美元,人均GNP 297美元的基础上 实现翻两

10、番的;而后一 个“翻两番”则是在GDP 10081亿美元,人均GDP 850美元的基础 上实现翻 两番的。很显然,后一个“翻两番”难度加大了,这就要求后一个“翻两番” 必 须是在全面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的经济增长,是综合兼顾经济指标、社会指 标、环境指标的可持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积极推进的战略思维,是我 们党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又一个雄心壮志。同积极推进的战略目标相适应,由战略目标的积极推进性所决定,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 经济、政治、文化和党建等方面的主耍任务均贯穿着昂扬向上、积极 有为的奋进精神。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

11、经济结 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 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 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 平。这一组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雄心勃勃,是积极推进的。本世纪头 20年政治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 主制度;加强社 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 策机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n强对 权 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稳定。这一组政治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跳起 来摘 桃子”的,是积极推进的。本世纪头20年文化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牢牢把握先进 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

12、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 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 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 化体制改革。这一组文化建设和 改革的主耍任务,其要求也很高,是积极推进 的。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从来就是密不可 分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 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这方面,十六大报告 提出了6方面的主 要任务。即: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 思主义理 论水平力ri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坚持和健全 民 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

13、成朝气蓬 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 的群众基础;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这6方面的主 要任务也是经过努力才 可以实现的主要任务,也是积极推进的。总起来看,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项项都闪烁着积极推进的思想光辉和积极进取的战略依据一一看战略任务所巧靠的战略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推进 性特征是 由20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 机遇期决定的。十六 大报告明确作出了新世纪头20年是我国一个重要战略机 遇期的重大判断。这是一个科学 的判断。在可以预见的20年内,和平与发展 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14、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 的共同愿望,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人民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 现代化,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平与发展 的主题,为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捉供了重要的国际环境保证。从国内 条件看,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国内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供求关系 发 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 大变化件 随着国内条件的根本性变化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到2002年底,GDP达到10万亿人民币,居世界第6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 6000多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外汇储备2600多亿

15、美元,居世界第2位,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有了强大的物质支持。总之,本世 纪头20年“国际环境有利,国内条件具备”,是一个 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 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正是面对这一重耍战略机遇期,党 的十六大提出 了抓住机遇、积极推进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主要任务。“全 面建 小康”的积极推进性特征来源于20年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判断。特征四:稳步推进战略规定一一看战略阶段的规定性叹、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 计师。根 据邓小平的提议,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休分三步走的 战略目标。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値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 题;第

16、二步,实现到20世纪末 国民生产总値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 平;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 产总値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 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互相衔接,循 序渐进,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实现小康,进而在21世纪 中叶达到富裕, 基本实现现代化,体现出分阶段实现现代化稳步推进的战略特征。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现在我们已经走完了前两步。10年走一步,10年又走一步,20年走头两步,解决温饱问题和总体达小康,在整个“三步 走”发展战略中可预见 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是头两步,第三步则不同,50年走 第三步,则是预期,是展望,是设 想。现在开始走第三步。面对第三步,必须 把它具体化,提出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五大完成了新“三步走” 的战略设计,提出了 201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 立100年,即21世纪第 一个10年、第二个10年和后30年的战略设想,这就是党的第三代 领导集体 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新“三步走”中第一步的战略目标,1995年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