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会计核算根底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和监视的内容凡特定主体可以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的对象在企业中的详细表现:再消费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再消费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会计对象是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在社会再消费过程中发生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经济业务第一节 会计的对象 一工业企业资金运动: 资金:企业拥有的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 资金运动: 1、资金投入: 股东出资:所有者权益 外界借款:负债 资金占用形成各项资产 2、资金运用:供给过程:货币转成储藏资金 资金周转 消费过程:储藏转成消费产品资金:本钱费用 销售过程:转成货币资金:收入 货币-固定、储藏资金-消费、产品资金-货币 3、资金退出:归还债务 上交税费 分配利润 资金筹集 资金运用 资金回收 资金分配 自有资金 供给 消费 销售 货币 原材料 半成品 产成品 货币 流转税 支付工资、费用 利润负 债 固定资产 折旧 期间费用 所得税 净利润 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对象 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过程可分为:商品购进过程、商品销售过程 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是沿着 “货币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 的形式, 周而复始地进展。
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对象是商品流通企业在消费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对象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中发生的预算内外财务收支活动 第二节 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资金运动的内容所作的根本分类,会计对象根本要素分为: 详细分类:会计科目账户、账簿 静态要素财务状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内容 动态要素经营成果收入、费用、利润 利润表内容 一、资产 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1、资产的特征 资产要素是六大要素的核心要素,是企业存在的根底按照?企业会计准那么?的规定,作为资产,一般应同时具有以下几个根本特征: 1资产必须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 ?意愿与方案能不能确认为资产 2资产是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拥有是指企业对某项资产具有所有权,“控制是指企业对某项资产具有支配权 ?假设不拥有或控制,能不能确认为资产 3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是资产最重要的特征所谓“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间接流入企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能不能确认为资产? 2、符合定义之后还得满足资产确认2条件: 1与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本钱或价值可以可靠计量 3、 资产的分类 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和存在形态不同,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流动资产: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长期投资: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其他投资 固定资产:指为消费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资产 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无形资产:指为消费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没有实物形态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 其他资产:是指除以上各项以外的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各项费用,如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进支出等 二、负债 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1、负债的特征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作为负债,一般应同时具有以下根本特征: 1现时义务已承担义务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 *资产或劳务归还 3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负债确实认:二条件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金额能可靠计量 2、负债的分类 企业的负债按其流动性或归还期的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归还的债务, 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工资、预收款项、应交税费、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 长期负债:归还期限在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其数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1、所有者权益的特征 相对负债而言,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征: 1不具有归还性所有者权益不像负债那样需要到期归还,除非企业减资、清算、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归还其所有者的投资 2企业破产清算时,负债优先清偿 3可分享企业利润所有者凭借所拥有的所有者权益可以分享利润,而债权人那么不能参与利润的分配 2、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按其形成方式不同可分为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1实收资本或股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 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 2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或其别人投入到企业,所有 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金额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 或者资产,即资本或股本溢价 3盈余公积是指按国家有关规定从利润中提取的 各种公积金 4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 配的利润。
*34叫留存收益四收入 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人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销售商品:主要指货币方式获得的收入提供劳务:各种劳务效劳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利息收入、无形资产使用费收入、固定资产租金收入、股利及债券利息收入 1收入的特征 作为会计要素的收入具有如下的特征: 1收入是从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偶发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 2收入与所有者投入无关的流入 3收入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 的款项,如销售商品时收取的销项税额、代收利息等 收入可以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2、收入确实认条件: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3金额可靠计量 3收入的分类 按照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分类,可以把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1主营业务收入,亦称根本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主要经营活动获得的收入如在工业企业主要是销售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获得的收入;商业企业主要是销售商品获得的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亦称为附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主营业务以外的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如销售材料、出租固定资产和包装物、转让无形资产以及从事运输等非工业性劳务获得的收入3投资收益:投资活动所取收益 五费用 指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 1、费用的特征 费用是和收入相对应的,企业为获得营业收入必须付出代价,发生一定的消耗 费用具有以下特点:1费用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2费用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3费用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2、费用确认条件:1费用可以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2可靠计量 3、 费用的分类 直接材料 记入产品本钱的费用 直接人工 直接费用 制造费用 间接费用 费用 管理费用 不记入产品本钱的费用 财务费用 期间费用 销售费用 六利润 企业在一定期间消费经营活动的财务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1、利润的特征 1利润是收入和费用两个会计要素配比的结果当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大于费用时,表现为企业利润,反之那么表现为企业亏损 2利润的形成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亏损的发生那么造成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2、利润的分类 企业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种 1营业利润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本钱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加上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后的金额 2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3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第三节 会计等式三、会计等式三、会计等式 提醒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络是设置账户、进提醒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络是设置账户、进展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根据展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根据一会计根本等式一会计根本等式1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静态之间的联络、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静态之间的联络 资产和权益是同一事物经济资源的两个侧资产和权益是同一事物经济资源的两个侧面,有一定量的资产,就必定有其相应的资金来源面,有一定量的资产,就必定有其相应的资金来源;反之,有一定的资金来源,也必然表现为等量的;反之,有一定的资金来源,也必然表现为等量的资产也就是说,资产和权益互相依存,金额相等资产也就是说,资产和权益互相依存,金额相等这种客观存在的、必然相等的关系,称为会计等这种客观存在的、必然相等的关系,称为会计等式。
用公式表示为:式用公式表示为: 资金占用 = 资金来源 资产 = 权益 权益包括债权人权益即企业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所以,上式详细表示为: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以上会计等式是静态等式,它反映企业在某一时日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存在的恒等关系 例:王某自有资金100万元,向银行贷款50万元,购得一商品房计150万元 王某:房产150 = 贷款50 + 自有100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2收入、费用、利润之间动态的关系 企业的资产投入营运后,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进展,企业一方面会获得收入,另一方面,企业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费用收入大于费用的差额称为利润,反之,差额为亏损公式表示为: 利润 = 收入 费用 利润是以资产的形式存在于企业之中 利润的分配: 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 分配投资者:应付利润未付形成负债 二会计根本等式的转化形式 1定义:由静态会计等式和动态会计等式综合而成的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等式 2组合方式: 资产 + 利润 =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费用 资产 + 利润 +费用 = 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 资产 费用 =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3 对扩展会计等式的理解 第一资金两个不同侧面的扩展: 资金存在形态与 资金来源渠道。
第二等式双方是在数量增加根底上的新的相等 期末、企业将收入与利润进展配合:进展利润分配:利润分配结果: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 分配投资者:应付利润未付形成负债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最根本*年末重回:静态状态 三、经济业务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1.经济业务的含义 应办理睬计手续、能运用会计方法反映的经济活动亦称作会计事项 2.经济业务的根本类型 1经济业务影响根本会计等式的类型 2经济业务影响扩展会计等式的类型归纳四类 使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增加、增加金额相等,等式保持平衡 使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减少、减少金额相等,等式保持平衡 使会计等式左方要素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 等,等式保持平衡 使等式右方要素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等式保持平衡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资产 = 权益 A = B1 A + - = B2 A = B + - 3 A + = B + 4 A - = B -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A = B + C1 A + = B + + C2 A + = B + C + A = B - + C + A + - = B + C 5 A - = B - + C A - = B + C - A = B + + C -A = B + - + C A = B + C + - 资产 费用 =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A + E = B + C + F费用表现: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A - + E + = B + C + FA + E + = B + + C +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