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ECLA“六位一体”的分类制度浅析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5KB
约9页
文档ID:204301037
ECLA“六位一体”的分类制度浅析_第1页
1/9

ECLA “六位一体”的分类制度浅析从ECLA的由来和特点出发介绍ECLA的起源及其分类制 度,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ECLA进行专利文献检索ECLA(EPO Classification)分类体系是欧洲专利局的 内部分类号,它以IPC(International Patentclassification)分类体系为骨架,是在IPC基础上 的细分ECLA分类号具有显著的特点,它是欧洲专利局审查 员进行检索时采用的最重要的分类号,也是众多分类体系中 检索效率最高的一个分类体系但在实际检索应用中,许多 专利文献检索者对ECLA的特点不甚了解,存在注重使用关 键词检索、轻视使用分类号检索的问题,或者将ECLA和IPC 混合使用,即在一个检索式中同时采用ECLA和IPC检索, 例如采用如下检索方式:A6185 / 00 / IC/ECo以上存在的 问题反映出部分使用者对ECLA分类号的特点和优点缺乏透 彻的理解,不能很好地使用该分类体系提高检索效率,因此, 本文从ECLA的由来和特点出发详细介绍ECLA的起源及其“六位一体”的分类制度,从而避免使用者狭隘而表面地理 解ECLA,而是从更深人、更广阔的视角来理解ECXA的含义, 以便于更好地利用ECLA进行专利文献检索EGLA的由来1. ECLA的诞生1968年以前,前国际专利协会(International deBrevet, 简称1IB)采用荷兰专利局的IDT(Institutinternational de Brevet)分类体系。

1968年9月1日IPC第一版生效后, 前国际专利协会将其分类从IDT分类转入IPC系统下继续细 分,建立了 ECLA系统1978年欧洲专利局(EPO)成立后,前国际专利协会被欧 洲专利局接收1978年至1991年,欧洲专利局对于新文献 既给出ECLA分类号,又给出IDT分类号;1991年起IDT全 部关闭,所有的新文献只根据ECLA进行分类,不再给出IDT 分类号2, 创建ECLA的原因最初,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建立IPC的目的之一就 是在全球建立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各国不再对外国出版的 专利文献进行分类但实际上,各国在对文献的分类思想上 却很难达到统一,尽管WIPO建立了 IPC分类指南,但在如 何应用方面却缺乏一致的标准,因此,同族专利在向其他国 家申请时往往会被赋予不同的IPC分类号,分类的不准确导 致文献检索困难,存在遗漏文献的风险另外,伴随技术的发展,专利申请文献量与日俱增,导 致在某些较活跃的技术领域IPC分类号下的文档文献量过 多,不得不引入关键词进行检索,而许多欧洲专利局审查员 来自母语为德语、法语的国家,英文关键词的选择对于母语 并不是英语的审查员而言也存在很多困难,导致检索效率和 检索质量降低。

因此,欧洲专利局在IPC主体结构的基础上 发展了自己内部的细分类ECLA, ECLA在IPC系统上进行细 分,力求使各个分类条目下的文献主题明确,界限清晰,文 献量适中,便于进行检索,提高检索效率给出ECLA的国家和组织涉及AT(奥地利)、AU(澳大利 亚)、BE(比利时)、CA(加拿大)、CH(瑞士)DE(德国)、EP(欧 洲专利局)、FR(法国)、GB(英国)LU(卢森堡)、NL(荷兰)、 US (美国)、W0(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对于AT、AU和CA的 文献,还要求是在该国的首次申请,即没有外国优先权) 欧洲专利局选择这些国家的原因之一是这些国家工业发展 水平较高,其文献能够代表技术的发展水平,原因之二是这 些国家专利文献使用的语言对审查员而言障碍也较小从上面ECLA体系的建立过程可看出,在早期,ECLA属 于欧洲专利局(其前身是德国专利局)的内部分类号,是对 IPC的补充和完善,而在后期,它逐渐取代了 IPC的作用, 是欧洲专利局进行检索的一个重要工具目前,ECLA的使用 不限于欧洲专利局内部及欧洲公约成员国的专利局,许多国 家专利局都在使用ECLA,例如,日本专利局在对国外专利文 献进行自动化检索时使用ECLAECLA分类的特点ECLA分类具有四个基本特点:细分性、准确性、全面性、动态性1. 细分性ECLA是在IPC分类基础上的细分,以保证各分类号下的 文献量适中,从而通过分类号限定一个文献量合适的范围, 提高检索效率。

是否细分是由欧洲专利局审查员决定的,审 查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细分,以及增加什么样 的细分类A61J11 / 00是涉及橡皮奶嘴的杂类,在IPC分类 号下有984篇文献,而A61J1I / 00在ECLA下具有20个细 分类,例如:A61JI I / 00F:涉及包括调节流量的装置;A61JI I / 00G:具有过滤装置;A61J1 I / 00F:包括具有母体气味的装置;A61J1I /00T:用于防止颌面畸形的;A61J1 I /00S:具有特定的形状和结构在这些细分类下又进一步进行了细分,例如:A61J11 / 00S下又进一步对特定形状和结构进行了细分:A61J1I /00S2:成角的;A61J11 /00S4:具有美学特性的;A61J11 /00S6:用于改进灵活性的;A61J11 /00S8:用于提高强度的(例如防止咬破的)由此可见,ECLA从形状、结构、用途等方面对该橡皮奶 嘴分类进行了进一步细分,每个分类号下的文献数量适中, 分类主题明确2. 准确性ECLA分类由EPC审查员作出,较由不同国家不同人员给 出的IPC分类号更为准确;而有些IPC分类,例如有些美国 文献的IPC分类存在许多错误3. 全面性ECLA针对专利文献的全部内容进行分类,反映的内容更 全面。

例如,一篇涉及x射线诊断装置的文献(CN1860999), 其发明点在于其摄像装置,该文献被赋予的IPC分类号只有 一个:A6186 / 00(用于放射诊断的仪器),而该文献的同族 文献给出的ECLA分类号为G03842 / 02 (利用x射线的摄影装 置)和A6186 / 0088 (用于放射诊断的仪器,同时移动放射源 和检测器)由此可见,该专利文献的ECLA分类号更为全面, 对检索更为有利4. 动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 ECLA分类表伴随技术的发展实时修改,平均1〜2周 修订一次;(2) 已分类的文献随着分类表的更新而进行更新ECLA分类制度的核心;“六位一体”1. “六位一体”的分类制度分类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检索,提髙检索效率, ECLA在建立过程中自始至终贯彻了分类为检索服务的理念 从ECLA分类制度可以看出,欧洲专利局十分重视分类工作, 认为分类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为了保证分类的质量,欧洲专 利局建立了集分类表的制定、修改、分类、检索、审查、给出和/或纠错于 审查员一体的“六位一体”的分类制度,表现在:(1) 分类表是欧洲专利局审查员制定的ECLA是以IPC 为骨架,审查员根据自身检索的需要逐步增加了细分类而发 展起来的,其来自审查又服务于审查(2) 每个发明申请案的分类由相关领域的审查员进行。

分类由审查员进行,保证了数据库中文献分类的准确性(3) ECLA分类表的修改由审查员完成分类表的修订由 审查员进行,进一步保证了分类更贴近审查员的需要(4) ECLA数据库由审查员使用在使用数据库的过程中 发现数据库中存在的问题,使用者最具有发言权(5) 每个发明申请案的审查(对技术的理解)由审查员完 成(6) 欧洲专利局以外的其他主要国家专利文献的IPC分 类或IPC纠错由审查员完成为了达到分类上的统一,保证 文档质量,欧洲专利局将准备收入检索文档的外国专利文献 在审查员之间传送,审查员将决定是否必须对这些文献进行 重新分类,如果需要,则在IPC最新版本的基础上进行重新 分类,纠正原IPC分类号的错误“六位一体”的分类制度的核心是数据库与分类号联动 这一模式,这种联动模式保证了数据与分类号之间始终对 应,从而无论分类号进行怎样的调整,都能够通过调整后的 分类号找到其对应的文献数据库和分类号是文献检索中最 重要的两个环节,只有保证数据库和分类号之间密切的联动 关系,才能保证检索过程和检索结果的可靠和高效2. ECLA分类制度的突出优点“六位一体”的分类制度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的优点:(1) 分类和检索都由审查员来进行,分类准确利于检索 分类号检索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需要对文献给出正确的分类号,只有将文献分入正确的位置,才能在检索时通过该 位置找到该文献。

审查员是进行检索、阅读文献的主体,通 过分类,审查员更加明了该分类号下文献的构成情况和数 量,熟悉了文献的技术内容,在检索时目的明确,筛选文献 迅速他们说:“分类由本领域审员来做是有利的,正如只 有知道把东西放在橱柜的哪一格,才可能快速找到它由 于分类与检索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由审查员完成这一 系列工作是一种有利于获得最佳效果的工作模式(2) 分类表与专利检索数据库同时更新(即数据库与分类号联动),使得文献始终与分类表保持一致在IPC分类体系中,数据库与分类表分离,分类表的变 化独立于数据库中的文献,文献不会随着分类表的变化进行 重新分类如果不了解分类表的版本变化过程,用最新版分 类号进行检索会出现遗漏大量文献的情况例如,A61BS / 00(超声波、声波或次声波的诊断)是第四版增加的分类号, 在第三版中其分类号为A61810/00,在第二版中其分类号为 A618I / 00,即采用A6188 / 00 /IC进行检索时没有检索那 些第四版之前分人A61810/00和A618I/00中的文献又 例如,在IPC第8版中新出现了关于血管支架的分类号A61F2 /82,在第8版之前,这些文献都在A61F2/06中,实际使 用A61F2 / 82进行检索时只能检索到第8版后分人该分类号 下的文献,如果不了解IPC修订导致分类位置发生的上述变 化,会导致大量文献的遗漏因此,IPC的数据库和分类表的分离给检索带来了很大 的不便性和漏检的风险,审查员不仅需要了解当前的IPC分 类号,还需要了解该分类号的修订历史,为了全面检索,需 要使用修订前后的分类号分别进行检索才能遍历所有应当 检索的文献(3) ECLA由审查员进行动态修订,始终保持实用性ECLA从创建之日起就在不断地调整,其分类表平均每 1〜2周修订一次,文献也随着分类表的变化同步进行调整, 这种调整包括对于IPC中定义不清楚或分类不适于有效检索 的分类条目进行调整。

同时,为了提髙检索效率和准确性, 对各个分类主题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增加分类条目,避免 了某一分类主题下的文献量庞大,以提高检索的查准率分类表的调整是由审查员启动的,审查员是检索和审查 的主体,审查员最了解技术发展水平、检索的需要,由审查 员对分类表进行修订使得该分类体系的实用性更强结语建立完善的分类制度,对专利文献给出正确的分类号, 是高质量专利检索的起点ECLA分类体系的这种集分类表的 制定、修改、分类、检索、审查、纠错于审查员一体的“六 位一体”的分类制度,以及数据库与分类号联动的分类模式, 保证了专利文献分类的准确性,提高了检索和审查质量作 者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光电技术发明审查部光学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