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扶正抑癌方配合氫氮刀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扶正抑癌方合氫氨刀、化疗治疗中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探 讨该方法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①中药治疗:自拟扶正抑癌方辨证加减内服,每日1剂,30 天为1个疗程②氫氨刀治疗:刀尖温度达-130—150C, 持续15〜20min,热融温度升至20〜30C,重复1次术后 患者定期复查CEA.CT或X线③化疗:诺维本(NVB)25mg / m2dl〜d8,顺钳20〜30mg/m2dl〜d5,外周静脉滴注,21天 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观察近期疗效、临床证 候变化、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近 期疗效,总有效率为80%,稳定率为93.3%;临床证候变 化,总改善率为93.3%;生活质量变化,治疗前与治疗后 KP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Ocm 2例;化疗前血象均在正 常范围(WBC24. 0X109/L, Hb^95g/L, PLT^IOOX 109/L), 生存质量KPS评分均在60分以上;30例病人均为无手术适 应症、不能耐受常规手术或病人不愿意接受手术,预计生存 期在3个月以上者。
1、2仪器设备美国Endocare公司研制的第三代CryocareTM氮氮刀手 术系统(4刀型),并配有2、3、5mm插入式超冷刀1、3治疗方法1、3、1中药治疗 自拟扶正抑癌方:党参15g,黄茂 30g,茯苓15g,白术15g,川t 12g,当归15g,丹参15g, 熟地黄15g,赤芍15g,女贞子12g,山茱萸15g,黄精15g, 紫河车10g,阿胶(痒化)10g,陈皮10g,法半夏10g,半枝 莲20g,白花蛇舌草20g,甘草10g加减:痰湿咳嗽者,加 厚朴12g,杏仁10g;痰热咳嗽者,加贝母10g,桑白皮10g, 桔梗10g;阴虚咳嗽者,加麦冬12g,沙参12g,贝母10g; 局部疼痛剧烈者,加延胡索12g,郁金9g;呕逆者,加竹茹 10g,生姜10g,柿蒂12g;气短者,酌情加麻黄10g,杏仁 12g,前胡12g,苏子12g;便秘腹胀者,加瓜萎12g,郁李 仁12g,厚朴12g;声嘶者,加僵蚕15g,蝉蜕10g,百合12g, 北沙参15g;咳血痰者,加三七粉10g,蒲黄粉10g,白及粉 10g; 口干渴甚者,加北沙参12g,麦冬12g,日1剂,水煎 分2次服,30天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
中药治疗在氫氮 刀术前3天开始1、3、2氫氨刀治疗病人在入院后,完成常规术前检查,包括体检、血液生 化、凝血功能及心肺肝肾功能等检查所有病例均采用0.5% 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部分加强化麻醉)15例患者在CT 引导定位下进行手术,60例患者结合CT、B超定位,并在E 超引导下进行手术按需要体位,结合肿瘤大小选择不同规 格超导刀(单刀或数刀组合)、进针点及进针方向,常规消毒 铺巾,于预定穿刺点切开2〜5mm皮肤以18G带内芯穿刺 针穿刺,经CT或B超探测证实穿刺针达到肿瘤预定部位后, 去芯引入导丝,去针沿导丝引入带外鞘的扩张管,到位后拔 出扩张管及导丝,沿外鞘引入氫氮刀,根据肿瘤大小将外鞘 从氫氮刀尖位置后移3〜5cm开启冷冻主机,刀尖区域30s 内降至-130C以下冷冻持续15〜20min,在B超监测下, 理想的冰球范围应超过肿瘤边缘lcm为标准,然后切换氨气 复温至20〜40Co重复以上冷一热循环,结束复温操作后, 拔除氫氮刀,将止血绫填塞肿瘤穿刺针道术后常规予止血、 抗菌素及保肝护肝治疗肿瘤直径大于10cm者需分2次手 术(第2次手术一般在第1次手术后2周左右进行)o1、3、3化疗(NP方案)诺维本(NVB)25mg/m2dl〜d8,顺卒白 20〜30mg/m2d 1 〜d5, 外周静脉滴注,21天为1个疗程,完成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化疗在氟氮刀术后1月内开始进行,部分非小细胞肺癌病 例行术前化疗1〜2个疗程)。
化疗期间辅以常规支持、对症 治疗,避免使用其他对免疫功能及疗效有影响的西药,并注 意血象及肝肾功能变化1、4观察指标(1)近期疗效:病灶大小变化参照WHO肿瘤病灶疗效标 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NC)、进展(PD); (2)临床证候变化: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 临床证候积分下降$2/3为显著改善,积分下降^1/3为部 分改善,积分值下降〈1/3为无改善;(3)生活质量评价(KPS) 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加210分者为改善,治疗后较治疗 前减少210分者为下降,变化〈10分者为稳定;(4)免疫指 标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各监测1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5)毒副反应参照WHO临床实验常见毒副反应分级标准;(6) 生存期:从治疗开始至死亡或末次随诊时间1、 5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总体生成率 采用Kaplan-meier分析,应用SPSS10. 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 处理2、 结果2、1近期疗效本组 30 例中,CR11 例(36.7%), PR13 例(43.3%), NC4 例(13.3%), PD2 例(6.7%);总有效率(CR+PR)80%;稳定 率=(CR+PR+NC/CR+PR+NC+PD) X 100% =93. 3% ;中位生存期 16. 5个月(6〜24个月)。
2、2临床证候变化本组30例,显著改善16例(53.3%),部分改善12例(40%),无改善2例(6.7%),总改善率93.3%2、3治疗前后生活质量KPS评分对比治疗前(65. 358. 6)分,治疗后(80. 227. 32)分,经 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P<0. 05) o2、4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比较结果见表1O治疗后2周T淋巴细胞亚群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 05o2、5术后并发症本组30例无大出血、伤口感染、穿刺道转移及手术死 亡等并发症术后1周内出现咳血痰或低热11例(占 36.7%),经予对症处理后上述症状消失;术后12〜48h出 现气胸6例(占20%),其中轻度5例,无须特殊处理,中度 1例,经置胸腔闭式引流后症状消失11例疼痛患者治疗后 有5例局部疼痛消失,6例疼痛减轻2、6化疗毒副反应由于配合使用止吐治疗,本组未见发生明显消化道不良 反应,化疗后骨髓功能抑制情况结果见表2与单纯化疗治疗的文献报道比较,本组在提高生活质 量、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等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文献报道的疗效3、讨论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杀 手之一。
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85%,有50%〜80%在确 诊时已存在临床或潜在的播撒而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因而探 索中晚期肿瘤的最佳综合治疗方案已成为临床研究工作的 重点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已成为 晚期肿瘤的主要治疗目的,而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在 实现这个目标上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肺癌属于中医“肺积”、“肺萎”、“肺痈”等病证范 畴中医认为,肺癌是由于长期外感风寒邪气致肺脾气虚、 肺肾阴虚所致脾虚则水湿不化,痰饮内生,气虚则气行不 畅,气滞血瘀,痰湿瘀互结,痞积而成,气血郁久则致气阴 两虚、阴阳两虚由此可见痰结、湿聚、气滞、血瘀、郁热 是肺癌的主要病机自拟扶正抑癌方中陈皮、法半夏、茯苓、 白术化痰散结祛湿;川時、当归、丹参、赤芍、半枝莲、白 花蛇舌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党参、黄英、熟地黄、女贞 子、山茱萸、黄精、紫河车、阿胶、甘草理气健脾、补肾填 精,全方攻补兼施,共奏化痰散结祛湿、活血化瘀解毒、理 气健脾益肾之功,切中病机,故获良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 理气健脾益肾中药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不仅可以减轻化疗 的毒副反应,保护骨髓造血功能,而且可以改善临床症状 延长生存时间,从而提高疗效。
氮氮刀冷冻消融是近年新兴起的肿瘤局部微创治疗技 术,它通过超低温冷冻和极速升温双重治疗,使局部肿瘤组 织彻底摧毁氫氮刀术后局部有形癌肿已彻底破碎坏死,但 对局部处理后需要一段较长的修复过程,既注意清除、回避 外在致病因素,更重视调动和提高人体自身的抗癌能力,从 而达到预防肿瘤复发转移,阻断癌前病变的目的配合中药 内服治疗就是充分发挥中医中药治病求本的优势,实现这一 目标的途径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M 氮刀只是局部治疗的一种手段,而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大多 数已存在临床或潜在的播撒,这也是局部进行治疗后恶性肿 瘤还容易复发和转移的主要因素术后化疗对防止术后复发 和转移,以及对III、IV期患者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起 着重要作用但其引起骨髓功能抑制和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毒 副作用,却又常影响病人坚持治疗的信心和生活质量因此, 笔者配合应用自拟扶正抑癌方,根据术后及化疗过程中出现 的各种毒副反应进行加减治疗,减轻手术损伤及化疗毒副反 应,并能增加化疗敏感性的作用,使化疗得以顺利按时进行, 从而提高综合疗效本组30例治疗结果显示,经中药合氫氨刀化疗治疗, 患者在证候变化、生存质量及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较治疗前 均有明显改善和提高,而且临床毒副反应轻,明显优于单纯 化疗治疗文献报道的疗效。
提示自拟扶正抑癌方合氫氮刀、 化疗治疗中晩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提高 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并发症少的综合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