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实验操作规范

上传人:窝*** 文档编号:204123541 上传时间:2021-10-2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8.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电路实验操作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模拟电路实验操作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模拟电路实验操作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模拟电路实验操作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模拟电路实验操作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拟电路实验操作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路实验操作规范(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OGO实验规范操作模拟电路实验室模拟电路实验室 编编1、尊重行业内共同遵守的规则与习惯;2、安全;3、便于同行理解;4,带来测试的便利;一、为什么要按照规范操作?1、认识常用仪器连接线;2、仪器连接线或输出线的颜色与极性:红色、绿色、黑色各代表什么? 开开路路BNCBNC线线线线,其,其BNCBNC头头头头可可与与任一任一仪仪仪仪器上的器上的BNCBNC插插口口相相连连连连接,主要用接,主要用来来传输传输传输传输信信号号。连连连连接接时时时时,先,先将插将插头头头头与插与插口口对对对对准,准,按下后按下后顺时针顺时针顺时针顺时针旋旋转转转转至至卡口卡住卡口卡住为为为为止,以此保止,以此保证连

2、证连证连证连线线线线的的稳稳稳稳固。拆固。拆线线线线操作操作则则则则与与此此相反。相反。 BNCBNC线线线线的黑的黑夹夹夹夹子通常作子通常作为为为为“ “地地” ”使用,例如信使用,例如信号号源、源、毫伏表、毫伏表、电电电电路板的路板的“ “地地” ”,因因此此两个两个BNCBNC线连线连线连线连接接时时时时,应应应应注注意意红夹红夹红夹红夹子子连红夹连红夹连红夹连红夹子,黑子,黑夹夹夹夹子子连连连连黑黑夹夹夹夹子子。 示波器探示波器探头头头头,专专专专门门门门用于示波器的用于示波器的连连连连接接,其可伸,其可伸缩缩缩缩的探的探头头头头,功能,功能与与BNCBNC线线线线的的红夹红夹红夹红夹

3、子子类类类类似,黑似,黑夹夹夹夹子接地用。子接地用。 示波器探示波器探头头头头具具有有X1X1和和X10X10两种两种衰衰减减方式,分方式,分别别别别具有具有不同的不同的输输输输入阻抗,入阻抗,当当使用使用X10X10档档测测测测量量时时时时,应应应应将将测测测测量量结结结结果再果再乘以乘以1010倍。倍。电电电电源源连线连线连线连线: :插插头头头头插插在在电电电电源源的接的接线线线线柱中,柱中,另一端接在另一端接在实实实实验验验验装置或装置或测测测测试仪试仪试仪试仪表的接表的接线线线线柱柱中。另一中。另一种种电电电电源源线线线线与与此此结结结结构构相似,相似,但其一但其一边为鳄鱼边为鳄鱼边

4、为鳄鱼边为鳄鱼夹夹夹夹,其用法,其用法与与本本电电电电源源线线线线相同。相同。二、线颜色的意义、连接线的使用本课课程学习习网站市市电为电为电为电为交流交流50HZ50HZ的正弦波的正弦波电压电压电压电压三三个个相相线线线线A相(火线线)任意相任意相与与相之相之间间间间为线电压为线电压为线电压为线电压 380V380V任意相与零线之间为相电压 220V零线线(中线线)地线线(大地)B相(火线线)C相(火线线)单单单单相三相三线线线线制制零线、保护地线及电路地线的区别零线-交流电中的中性线,不能用作地线。保护地线-为了防止仪器机壳带电造成触电事故,把机壳与电源地线 相连的一根导线。电路(信号)地线

5、-是指电路的参考点,包括交流地线、直流地线、模拟地线、数字地线、零线线与地线对调线对调会怎样样?由由两种两种或或两种两种以上以上仪仪仪仪器器构构成的成的测测测测量系量系统统统统,接,接线时线时线时线时要注意要注意“ “共地共地” ”。为为为为什什么么? 实验实验实验实验中的很多中的很多仪仪仪仪器器属属于不平衡式于不平衡式输输输输入入方式的方式的仪仪仪仪表表,它它的其中一的其中一个个输输输输入端已被定入端已被定义义义义为为为为参参考点的考点的输输输输入入线线线线(地(地线线线线),),与与仪仪仪仪器外器外壳壳相相连连连连的地的地线线线线,另一端,另一端为为为为信信号号输输输输入入线线线线,因此只

6、能,因此只能测测测测量量电电电电路中任意一点路中任意一点对对对对地的地的电压电压电压电压,而不能,而不能测测测测量任意量任意两两点点间间间间的的电压电压电压电压。测量VR1=? VR2=?,可用那些仪器测量,应怎样测量?3、仪器连接线应该怎样连接?3、仪器连接线好坏的检查。1、利用示波器的自检信号检测。2、利用万用表的二极管测量档检测。3、利用万用表的电阻测量档检测。三、常用设备的规范操作1、万用表使用(1)要根据测量项目正确选择万用表的输出接口,不同的万用表有不同的接法;(2)要根据测量项目正确选择万用表的量程。用模拟万用表测量5.1K的电阻,应该怎样操作?1、输出接口;2、机械调零;欧姆调

7、零用数字万用表测量10uf 的电容,应该怎样操作?本课课程学习习网站华华南理工大南理工大学学电电工工电电子子教学教学实验实验中心中心用万用表测量电阻或在线电阻时的正确操作方法R/RR/R手手错误错误R/RR/R手手正确正确注意:被检测检测的电电阻从电电路中焊焊下来,至少要焊焊开一个头头,以免电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对测试产对测试产生影响,造成测测量误误差。2、稳压电源使用(1)稳压电源对电路供电时,应该怎样规范操作?A、用电源输出线连接电路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调节电路所需电压。B、打开电源开关,调节电路所需电压,用电源输出线连接电路电源。 为为什什么么?(2)电路电源一接通的瞬间,应该怎样操作?A

8、、看电源电流表头,判断有无短路现象;B、看电路有无冒烟等现象。短路时,电压减小,电流变大遇遇短路、冒烟现象时应怎样做?快速关电C、打开电源开关,调节电路所需电压,用数字万用表校准电源电压, 最后才用电源输出线连接电路电源。切忌反复开关电电源!应应怎样样做?3、函数信号发生器与示波器的使用 (1)信号输入通道的选择; (2)仪器显示的信号是否是输入信号的判断。4、采用间接测量法测量某一指标时应该用同一种仪器测量。A、测量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时,Vi直接从信号发生器显示屏读出,再 用示波器测出Vo,由AV= Vo/ Vi求出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B、测量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时,Vi直接从信号发生器显示屏

9、读出,再 用毫伏表测出Vo,由AV= Vo/ Vi求出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C、测量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时,Vi和 Vo都用毫伏表测出,由AV= Vo/ Vi求 出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为为什什么么?1、面包板的结结构凹槽,凹槽上下不连连通电电电电位器位器电电电电源接入源接入插插孔孔电电电电源源输输输输出接口出接口电电电电位器位器输输输输出接口出接口信号输输入接口信号输输出接口第一块块面包板第二块块面包板 实验实验箱内电电位器、电电源接入插孔、信号输输入、输输出接孔内部互不连连通,使用时时需用导线连导线连起来。为为了避免干扰扰,安装时时用第一块块面包板。 提醒:提醒:每列有5个小孔且互相连连通,但

10、每列之间间的小孔不连连通。两行插孔,每行插孔中的小孔互相连连接,但两行绝缘绝缘,可作为电为电源线线或地线线使用。四、用面包板搭建电路横横的五孔相的五孔相连连连连列列的的五五孔孔相相连连连连对于比较复杂的电路,接线前应先画好布线图,以免发生差错。2 2. .布布件件的原则的原则(1 1)按主电路信号流向的顺序在插按主电路信号流向的顺序在插座板上直线排列,座板上直线排列,一般插板左端为输入,右端为输出。 (2 2)一般以集成电路或三极管为中一般以集成电路或三极管为中心,心,各级元器件围绕各级的集成块或晶极管布置,以适当的间距来安排其他元件,一般不能太密,以方便检查和调试电路;同一块插板上的同类元器

11、件应采用同一组装方式,距离插板表面的高度应大体一致,(3)元器件型号或标称值应朝同一方向,并能看到其极性和标志以便检查。所有集成电路缺口朝左,引脚必须插在面包板中央凹槽两边的孔中。(4)元器件的引线一般不宜剪得过短,以利重复使用。 3 3. .布线的原则布线的原则(1)布线要有步骤地进行,一般是先布电源线与地线,然后按组装图从输入级、中间级到输出级依次连接好各元器件。在此条件下,尽量做到接线短、接线少、测量方便,尽量使电源线和地线靠近电路板周边。(2)为便于检查,尽可能采用不同颜色的导线;尽量在器件周围连线,并不允许导线在集成块上方跨过,或从三极管下方穿过。(3)查线无误,才能接通电源。查线时

12、仍以集成电路或三极管的引脚为出发点,逐一检查与之相连的元件和导线。2、各类布局样例分析标准型2、各类布局样例分析无短路线型2、各类布局样例分析地主霸占型2、各类布局样例分析蜗居型2、各类布局样例分析复杂而有序五、实验测量指标的表格设制1、写出测量指标的公式;2、根据公式写出要测量出这些指标必须的条件。例: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2、Vi和Vs、Rs各指什么?是交流信号还是直流信号?3、如是交流信号,电压=?、f=?1、实验电路供电电压是多少?静态电压或电流是多少?在输输入频频率f=1kHz,电压电压Vi10mV的信号条件下,测测量ICQ在0.5mA时时的Av、Avs、Ri和Ro ,记录记录于表4-3中。RSVs (mV)Vi (mV)Ri测 试 值表4-3 Ri的测试测试数据Vi (mV)Vo (mV)VoL (mV)AvRo测 试 值五、实验测量数据的分析祝同祝同学学们顺们顺利完成利完成设计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