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手段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4117990 上传时间:2021-10-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手段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手段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手段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手段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手段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手段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是改进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 的重要途径,不仅是当今初中体育教育创新和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z,而且也 是而向二十一世纪初中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需要。体育学科作为体育课程改革和全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紧跟吋代的潮流,要根 据初中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遵循现代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终生体育的思想,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 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课 改 体育教学 创新教育引言新课标下,初中体育创新教

2、育是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手段。初中生创新能 力的培养,是改进传统教学方法与于段的重要途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不仅是当今初中体育教育创新和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II也是而向二十一 世纪初中休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需耍。二、初中体育创新教育的意义与作用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 族兴衰存亡的高度來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 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迎接21吐纪挑战,培养跨壯纪人才的战略 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

3、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改变“应试”教学为全而索质教学,创 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体育学科作为体育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耍组成部分,应紧跟时代的潮流,耍根 据初中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遵循现代教学观律,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终生体育的思想,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 素质,有肴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2. 1、创新教育的概念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 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2. 2、创新教育就是注重智力开发的教育智力就是人的认识能力

4、和创造能力;智力是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总和。较为统一的认识是: 智力是人脑功能的衣现,是人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 人的智力发展虽然主要依靠智育來完成,但人体发育智力的器官机能却有赖于体育活动,体 育创新教育就是注重智力开发的教育。2. 3、体育创新教育是自主性的教学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耍努力地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的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启发学生独立地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要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24、体育创新教育是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课程改革、教学不断创新的今天,体育课

5、教学也应以创新为主,面向未來、面向社会。不 应再是以教师为主的传授性教学为主,而应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尝试性教学为主,要根据学生 的身心发展特征、兴趣和水平目标来安排课的内容。创新教育就是倡导、鼓励学生求界创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地 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 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鼓励学生白山发农独创见解、 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多种参与形式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强调 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教师要有意识地组

6、织 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它对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学生情感树立终生休育的思 想,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31、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创新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白觉性和积极性的强化因素,只有当学生対体育学习感兴趣时,他 才积极主动而有愉快地投入,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内容中挖掘其新颖性和情趣因索,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偶发兴趣。 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很多,如组织竞赛、设置愉快活动等。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投身活动 的活动中,逐步强

7、化学生的参与的热情,从而保持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思维保持活跃的状态, 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发的创新意识,为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作好心理铺垫。3. 2、营造紧张的学习环境,构建学生健康的创新心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刻意安排营造紧张的气氛,培养学生沉着冷静、机 智果断,构建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在培养学生健康体眈的同时,积极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有效地蜩造他们的健康人格。体育运动可使学生,对在运动中被认可的自我价值的表现,止确认识自我,増强自信心,使 自C的价值在运动中被认可。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修止自L1的认识和行为,进行健康的心 理调节,止确对待成功与失败,从IJ构建初中生健康向上

8、,积极进取的创新心理。33、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良好的心境和情绪积极的情感对学生的发展有柑当重要的积极作用。初中生的心理较稚嫩, 容易受到课堂氛围的影响。课堂上常常有笑声是体育课的特色,如果教师把课堂管得严肃有 余,活泼不足,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只有还快乐于体育教学 课堂,营造出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才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情,有利于他们健康成 长,从而培养学生文明的行为规范和髙尚的道徳修养。所以,体育教师要迎合初中生的心理需求,教学内容与练习方法上,力求娱乐性和趣味性, 多用激励性的语言触发学生主动体验的意识,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來。只有还快

9、乐于课堂,培 养学生学习体育的愉悦感,积极发挥体育教学应有的功能,才能促使学生保持积极参与教学 活动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34、用激励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球类比赛、合作游戏、垫上器械等体育的活动中,学生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失败的气馁 与沮丧、胆怯与自卑等衣现各不相同。作为教育者,应迅速抓住学生思想行为充分暴露的有 利时机,因势利导,教育学生止确地对待成功与挫折。教师应通过运用激励的语言、积极的心理暗示等教学于段,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励 他们勇于战胜困难,克服不利身心健康的挫折心理。让学生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体育活 动过程中,增强自尊和信心,提高良好的白我心理调节

10、的能力;促使学生在经过失败到成功 的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保持情绪的稳定、积极向上的心境,增强创新的能力。35、对不同的个性要采用适宜的方式去引导和培养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识别、承认每个学生的个性,强求一律是不可収的。要培养发展 个性,第一步耍发现辨认他们的个性。青少年个性制帘隐藏在他们的优点和缺点背后,体育 教师应该善于从那些优点和缺点背后识别出学生的不同个性。体育教师在了解、掌握学生的不同个性后,加以引导和教育,鼓励和支持不同个性。针対学 生的不同个性要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的个性能向更加成熟、 完整的良好方向发展。创新教育就是倡导、鼓励学生创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

11、立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 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教育获得最大的效益。3. 6、有针对性地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敢于创新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挫折教育,列为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感性地让学生在教学活动 中体验挫折教育,使学生在参与挫折教育的过程中,克服困难积极进取,树立健康的心理意 识。教师只有加强对初中新生进行挫折教育,引导学生止视挫折,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战胜挫折的 信心,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初中新生的抗挫折能力和情绪的调节能力,对学习与生活 有较全而的适应性,这对有效地调适初中新生畏惧困难的挫折心理,有着积极的作用与效杲, 从而全而提髙初中新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地实现

12、索质教育的和谐与统一。结论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 兴旺不竭、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素质,促进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代教育的指 导思想,是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 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型教育模式。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耍休现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就是积极地倡导、鼓励学生求界创新,强 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创新教 育的根本就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教育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点培养

13、初中生的创新思维能 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教育最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积极地运用创新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对 学生健康的创新人格的养成、良好的心理品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从而达到现代教学中,树 立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初中生自我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力,真止地实现素 教育的和谐与统一。参考文献: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纽织编写走进新课程.北师大学出版社.2001年.2.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心理学.人民体育岀版社2000年.3. 陈建嘉体育、体育与健康一教育实施指南.华中师大出版社.2001年.4.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5. 柳夕浪中学人际交往指导.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 卞国华主编 当代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