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附分子在ACS、颈动脉易碎斑块发病中的意义以及中药治疗研究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4115964 上传时间:2021-10-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黏附分子在ACS、颈动脉易碎斑块发病中的意义以及中药治疗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黏附分子在ACS、颈动脉易碎斑块发病中的意义以及中药治疗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黏附分子在ACS、颈动脉易碎斑块发病中的意义以及中药治疗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黏附分子在ACS、颈动脉易碎斑块发病中的意义以及中药治疗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黏附分子在ACS、颈动脉易碎斑块发病中的意义以及中药治疗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黏附分子在ACS、颈动脉易碎斑块发病中的意义以及中药治疗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黏附分子在ACS、颈动脉易碎斑块发病中的意义以及中药治疗研究黏附分子在ACS.颈动脉易碎斑块发病中的意义以及中药治疗研究摘耍:黏附分子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作用已被证实,与 易损斑块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索,其在ACS及颈动脉易损斑块发病 中具有重耍意义。目前中药对TCAM-K VCAM-1干预研究显示中药在 降低其标志物水平,阻断白细胞黏附、聚集,稳定斑块方面有着良好 疗效,并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研究的热点。关键词:黏附因子;ACS;颈动脉易碎斑块;TCAM-1 ; VCAM-1; 中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是一种以冠 状动脉硬化斑

2、块损伤或破裂,引起血小板聚集、黏附、活化,并形成 血栓,导致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为病理生理学基础的一组急性临床 综合征。很多的证据支持局部和全身炎症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 生、发展的全过程,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斑块的稳定性和自然进程。 而黏附分子在其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着相似的发病机制和共 同的危险因素,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窗口1。很多研究显 示颈动脉与冠状动脉之间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密 切关系,通过对颈动脉检测可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及临床风 险。因此,黏附分子与ACS及颈动脉易碎斑块的相关机制、作用及如 何干预成为研究热点。黏附分

3、子分成五大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合素家族、选择 素家族、钙黏素家族、和CD44家族)。此外,还有一些尚未归类的黏 附分子。这些黏附分子在细胞的炎症反应、血栓形成、损伤修复等生 理及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耍作用。细胞间黏附因子TCAM-1和血管细 胞黏附因子VCAM-1是两种重耍的黏附因子,同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成员。共同介导炎症发生前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的黏附、聚集及侵润过 程。它们在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耍的作用。 本人就ICAM-1和VCAM-1与ACS及颈动脉易碎斑块关系研究进展作一 综述。1 ICAM-K VCAM-1 与 ACS炎症导致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是AC

4、S的重要基础。作 为AS重要的始动因子,ICAM-1与VCAM-1在AS斑块形成和破裂的过 程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黏附分子在动脉粥样 硬化患者脂纹和斑块中大量表达,并与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有关。 Saito 0等2报道,黏附分子介导口细胞黏附增加,可促进斑块的 不稳定性,削弱斑块处的纤维帽,加速其破裂,血栓形成,导致不稳 定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生。不仅证明了 ICAM-1与VCAM-1在颈动脉易 碎斑块形成中的关键作用,也为AS的机制及药物作用靶点提供了相 关依据。2 ICAM-l、VCAM-1与颈动脉易碎斑块炎症参与颈动脉硬化过程的可能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多数 研究认为血

5、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是颈动脉硬化的始动环节。ICAM-1 和VCAM-1作为血管内皮黏附中的关键性黏附分子,介导的黏附机制 参与了单核细胞浸润及迁移的整个过程,促进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 发生、发展的过程。证明了 ICAM-1与VCAM-1在颈动脉易碎斑块形成 中的关键作用,也为AS的机制及药物作用靶点提供了相关依据。3针对ICAM-1与VCAM-1的中药治疗3. 1单位中药及提取物王茜等3研究发现淫羊董昔可减轻或抑 制高脂饮食造成的早期As,使血浆TC、LDL、TG降低,并使上调的 ICAM-1表达降低。马轶文等4试验证明:银杏内酯B能够明显降低 血清VCAM-1的表达,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6、赵薛旭等5试 验研究发现:B-七叶皂昔钠干预治疗后脑缺血区ICAM-1. VCAM-1蛋 白显著减少。姜开余等6研究发现:丹参素VCAM-1 . E-selectin 表达增加可产生抑制作用。朱海燕7应用黄罠多糖干预治疗后,可 以明显降低ICAM-1. VCAM-1的表达。周晓慧8黄苓茎叶总黄酮可通 过调血脂,抑制血管内皮细胞VCAM-1. ICAM-1的表达,抑制AS过 程中炎症反应。李克明等9实验表明粗粉组和水蛭微粉组的ICAM-1、 VCAM-1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表明水蛭微粉可以减少炎症因子的产 生,减轻炎症反应。32中药复方 董秋立10运用脑心通(水蛭、地龙、全蝎、川 劳、丹参、赤芍

7、、红花)。临床观察发现,脑心通能改善冠心病不稳 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抑制VCAM-1蛋口及基因的表达,并改善内 皮细胞的功能,从而降低心血管的并发症的发牛。刘艳等11通过球 囊拉伤加高脂饮食建立兔AS模型,探讨通心络胶囊抑制炎性因子表 达以防治AS的作用,结果显示通心络胶囊组血清中血管间VCAM-1、 ICAM-1和hs-CRP的浓度显著降低,斑块内ICAM-1和VCAM-1表达 减弱。袁征等12应用加味茸 汤干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观察到加味 苇 汤含药血清降低内皮细胞分泌的ICAM-1. VCAM-1 ,升高内皮细 胞分泌的PS,从而调节血管内皮的黏附功能。马爱玲等13观察到 一罠丹通脉片各

8、剂量组可以不同程度地下调血管壁内黏附分子VCAM-1 和ICAM-1的表达。4结论TCAM-K VCAM-1参与了白细胞聚集、黏附,血栓形成、斑块形 成、破裂等过程。黏附分子及颈动脉易损斑块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 险因素,ICAM-1. VCAM-1发挥着重要的作用,ICAM-l、VCAM-1水平 升高能促进斑块局部炎症反应程度,通过阻断ICAM-1与VCAM-1,以 达到稳定斑块、干预AS的作用,进而治疗ACS的目的,这些都为我 们预防和治疗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治疗靶点。参考文献:1 李艳秋,穆红艳超声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 J东南国防医药,2010, 12 (3):

9、196.2 Saito 0, Saito T, Okuda K, et al. Serum adiponectinand markers of endothelial injury in h 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J Clin Exp Nephro, 2008;12(1): 58-641. 3 T.茜,林焕冰,程玉芳,等淫羊蕾廿对高脂血症大鼠黏附分子基因表达的 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8, 16 (1): 4-6.4 马轶文,马东明,卢斌,等银杏内酯B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 模型血清CRP和主动脉VCAM-

10、1 inRNA的影响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 29 (2): 84-86.5 赵薛旭,孙国兵,李作汉B-七叶皂苗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 血再灌注后NF-kB、ICAM-1. VCAM-1表达的影响J 中风与神经疾 病杂志,2007, 24 (5): 540-5446 姜开余,顾振纶,阮长耿丹参素对CDllb、P-selectin、ICAM-l、 VCAM-l、E-selectin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0, 16(6) : 682-6857 朱海燕,陈立新,朱陵群黄英多糖对缺氧再复氧后人心脏微 血管内皮细胞ICAM-1 VCAM-1表达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8, 35 (

11、2): 293-295.8 周晓慧,任立群,高玄,等黄苓茎叶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兔 主动脉VCAM-1、ICAM-1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 11(30): 3124-3126.9 李克明,武继彪,隋在云,等水蛭微粉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ICAM、VCAM、PDGF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9, 3(20): 136-137.10 董秋立,张绪洪,杨亚陪,等脑心通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 管细胞黏附分子-1影响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8年,35 (4): 394-395.11 刘艳,张蕾,张运,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性因子表达及 通心络胶囊的干预作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 41 (12): 54-6.12 袁征,徐文娟,彭伟加味苇 汤含药血清对ICAM-1. VCAM-1 和PS含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 , 9 (7): 838-839.13 马爱玲,王宗仁,郑瑾,等罠丹通脉片对实验性动脉粥样 硬化大鼠动脉壁ICAM-1. VCAM-1基因表达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 学报,2004, 25 (4): 355-358.编辑/肖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